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 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5217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 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 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 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 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和发扬菇菌文化促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扬帆易菇网讯:2011年9月 9日,首届中华菌文化节(平泉)暨中国北方食用菌发展联谊 会在平泉召开之际,我国知名食用菌学者、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韩省华总经理作客易菇 网会客厅,接受易菇网的专访。韩总在接受采访时首先介绍了我国菇菌文化的现状,他说:中国食用菌、菇菌文化有着 五千年的历史,只不过没有人专门把它整理成系统的资料,菌文化在农耕文化、医药文化、 历史自然文化中一直贯穿在汉文化之中,近几年由于食用菌栽培、饮食文化的发展,菌文化 以专门的学科、理念提出来,应该是从事食用菌的科学家、学者、基层人员等的幸事,把它 提升到产业上对食用菌发展、菌类文化的促进有一

2、个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对菌文化总结主要 表现在:一是所有写书的人在序论、前言部分对菌文化都有一个大概的描述,一般在中国一 些古典的诗词、诗歌中有体现,以灵芝为主;二是医药文化,如神农本草经;三是古代的齐 民要术、菇类必要等一些传统的书籍,还有一些传说,如白娘子盗取仙草的传说,国外的凯 撒大帝人生中与菌类有联系的历史故事。另外,我国一些地方如浙江庆元、辽宁岫岩、河北 平泉,以及一些企业如上海大山合、江苏安惠生物等,还有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如华中农业大 学、福建三明研究所等都不同程度的创办了博物馆或陈列馆等,对发展菇菌文化起到了推动 作用。但是真正意义上这些博物馆与国家要求的博物馆有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

3、图片太多实 物太少,能系统宣传产业文化厚度的东西较少。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建馆却收藏了很多标本, 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收集的十几万种标本,对外开放力度不够,没有起到科普宣传 的作用。韩总还分享了他的从业感受,他说:从8 岁开始接触认识菇类,几十年来陆续在陕西、 浙江等地从事菇菌的研究,国内许多生产菇的地方、有菇类文化的地方基本都去过。一个产 产业如果仅仅靠产品本身去打动人,它只是一般性的产品,比如中国的茶叶,它跟食用菌一 样也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是茶叶被引申为一种文化,通过品茶可以延伸到茶本身和所有与 茶有关问题的遐想,如果菇类文化得以提升,将在加工价值、产品包装等各方面起到带动作 用。近年

4、来对菇菌文化的关注也在加强,并且写了一些菌类的诗词,如咏香菇、鸡腿菇,参 与建立位于浙江庆元的中国第一个香菇博物馆,协助上海大山合建立中国菌菇博物馆。在菇 菌文化方面将会更加用心,努力为我国食用菌文化做出贡献。对于发展菇菌文化的建议,韩总提到:目前菇菌文化在各个政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全行 业的共识,希望把菇菌文化提升到一定水平。建议从事菇菌及相关产业的政府、企业在资金 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把菇菌文化放在日程上,第一做好菇菌文化的科普宣传;第二了解菇菌 文化的潜在内涵,找出它的美感、艺术感、文化厚度,把菇菌产业搞好。更希望在国家、政 府支持下,在大学里设立菇菌文化专业课,俄罗斯有一本叫蘑菇王的小说写的很好,期 待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也能创作出以菇菌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