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5135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制度汇总17范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制度汇总7范文 幼儿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 托幼园所是易感者集中的地方,儿童经常接触密切,一旦传染病传入,极易造成流行,必须加强落实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各项措施。 一、加强入园前健康检查。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定期洗澡、理发剪指(趾)甲,定期换洗衣裤被褥等。 三、定期检查炊事人员,厨房炊具食品卫生情况,确保饮食卫生。 四、儿童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换气,地面桌椅干净整齐,消灭四害,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五、定期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六、认真落实托幼机构的有关各项制度。园所内一旦发生传染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2、。 七、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 1 幼儿园疾病预防制度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二、按年龄和季节完成防疫部门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建卡率达到1%,凡有禁忌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三、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积极采取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爆发、续发。 四、传

3、染病续发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五、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制,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2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提要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幼儿园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南金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园长林锋为我园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副园长岳红为具体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疫情报告

4、人,幼儿园其她教职员工、家长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联络员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1、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 2、具体负责人负责指导卫生保健工作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全园幼儿的晨检、班级幼儿的出勤统计情况进行巡查; 3、各班班主任(疫情报告人)负责全园卫生保健工作,每天两次对师生做好晨间检查和全日观察。晨间检查时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全日观察中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园领导。凡发现法定传染病(甲类、乙类、丙类)、新发传染病和其他相关文件要求报告的传染病进行汇总后,向教育局、妇幼保健 3 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发现需要报告的传染病时,应立即完整、清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将报告卡送到X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的病人

6、、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在2小时内通知XX县区疾控中心疫情报告人员。 5、乙类传染病(除上述病种外),应在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丙类及其他要求报告的传染病,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7、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幼儿园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8、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

7、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县教育局、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幼儿、职工身体健康和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全校所有师生员工严格执行。 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必须加强预防。 二、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例共3种。甲例传染病:鼠疫、霍乱;乙例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丙例传染病:肺结核、麻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三、防

8、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组织领导。园长为领导,保育员、保健员具体工作。 、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严格疫情报告: 、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以及疑似病人、6小时内报上级防疫部门。 2、发现乙例传染病和疑似病人2小时内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3、发现丙例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卫生防疫部门,以上三条班内发现有传染病迹象、尽快报告家长和去医院诊断。 、凡患传染病的幼儿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入园。教师职工亦同。 6 幼儿园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

9、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锋 副组长:岳红 组员。吕清霞、段存凤、阿米娜。 疫情报告员:林锋 疫情排查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 疫情登记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 二、幼儿园疫情报告员职责: 、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

10、 、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 7 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午检也如此)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

11、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

12、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教育组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保育员-学校疫情排查人-校长-教育组-广东地卫生院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报告顺序:班主任或宿管员(2分钟)学校疫情排查人(2分钟)校长组织排查(分钟) (3)有事由校长按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报告,无事由学校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领导小组

13、报平安。 9 幼儿园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幼儿园建立幼儿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班主任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各班班主任要加强对本班幼儿的观察询问,如发现幼儿有发热、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在幼儿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有以上可疑症状的幼儿及时告知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幼儿因病缺勤情况登记日志上,传染病流行时做到因病缺勤人数每天上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14、。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加强晨检,由值班教师负责对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做到一看二摸三查四问,了解幼儿健康情况,对因漏检的幼儿,各班教师应及时反馈给保健医生。 4、如果幼儿在治疗后返回幼儿园,教师应主动询问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如经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幼儿,须查验治愈证明,并报告给园长,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入园。 10 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执行接种证查验制度,规范幼儿园、学校内预防接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应纳入报名程序,新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应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2、幼儿园、学校班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