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650114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小”制作的具体要求供参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四类“三小作品” 制作的具体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师:现把四类作品的不同要求发给你们,请大家认真阅读,按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并按时交给相关的负责人,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询问相关负责人。需要帮助、指导(少量)请即及早与相关负责人联系。各负责人名单:类 别主要负责人主要协助人员小发明小创造类吴 彬机械制作类胡伟锋阮观良科普小论文王利利孙菊芬工艺美术类朱剑钢胡金撄小发明小创造制作类一、什么是小发明小创造发明就是创造新的事物或新的生产方法。这些新事物和新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或者是对原有的事物,原有的方法的改进。小发明创造就是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劳动当中,对那些感到用起来不称心、不顺手、不方便的东西和

2、方法,用自己学过的科学技术、设计制作出目前还没有过的更称心、更顺手,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新东西,创造出新的方法,或者是对现有的东西,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给自己或别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劳动带来了方便,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小发明具有四个特点:首先,小发明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这是最主要的特点,而不是重复制造原来已有的东西;其次,小发明的特点是“小”,小发明的课题往往是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劳动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而不是去搞那此高深、尖端、难以办到的科研项目;再次,小发明是在自然科学范畴里的发明创造,而不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第四,小发明要具有实用性,搞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

3、够应用,而不是为了陈列和摆样子。 二、作品要求小发明创造不论它的成果大小,都是利于人类生活,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新生事物。能不能成 为发明创造,发明创造的水平怎样,主要看它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性”的程度如何。新颖性指的是前所未有,或不同于旧的事物;先进性指的是与同类事物相比,在某一方 面或某些方面,甚至全面进步的事物;实用性指的是能够被人们理解、接受、,并且能制造 制造、使用或应用的事物。在整个发明创造活动中,力求达到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发明创造追求的目标。请各位辅导老师从这三方面入手,有目的地进行辅导。三、制作类别建议小发明小创造本无类别可分,凡属以上要求的,各种类别都可,但考虑到

4、学生的实际,建议各位辅导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入手。1、学习用品的改进。学习用品是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对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都了如指掌,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用起来不顺手的学习用品进行改进,创造出使用更方便学习用品即可。2、把学生玩具与其他物品结合。有些学生的玩具比较多,特别男同学,爱玩电动玩具,将玩具上的有些装置运用到有些物品中就是很好的小发明。比如把遥控电动机装在行李箱上,就成了能自动行走的行李箱了。3、根据材料而定。做木工,竹篾匠,开五金店,广告店的一些家庭中,可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实用的工具或器物。4、对家里物体的改进。对家里的茶杯,剪刀、菜刀、水果盘、扫把、拖把等物品进行改进。四、案例介绍1、怎

5、样才能使防盗门关上时的声音轻一点 我家的楼下有一扇防盗门。人们每次进进出出都要拉开这扇门。但这扇门关上时会发出“砰、砰”的响声。有些人为了避免响声就小心翼翼地关门,但是这声音还是轻不下去。所以,住在一楼的居民们晚上连觉也睡不好。他们常常抱怨,有时干脆将防盗门拉开,用钩子给钩上。虽然响声是没有了,但是防盗门却起不到防盗的作用了。于是,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怎样才能使防盗门关上时的声音轻一点?我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在防盗门锁的旁边安装上两块橡皮,使关门时,不是金属门之间在相互敲击,而是橡皮之间的敲击。接着,我又把自动门上的闭门器的速度调慢一点,起

6、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当你在关门的时候,防盗门就慢慢地自动关上了,不再听到先前那“砰、砰”的响声了。 经过我俩的一番改进,防盗门关时的声音还真是轻了不少。大家对这项改进十分高兴。人们不再抱怨了。一楼的李奶奶还笑着说我是个好孩子。我想:以后的科学越来越发达,一定能实现我现在实现不了的许多想法。2、吸盘文具盒等这些小发明,都是小朋友在生活、学习、劳动中,对某一物品的不足之处,作一定的改进,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它们不仅要科技竞赛中获得了大奖。而且还获得了专利呢!可见,小发明并不神秘,它就在你身边,人人都可以搞。关键是同学们对身边的物品要善于观察找“毛病”。善于思考克服“毛病”。五、一般采用的方

7、法1、 改进法,在原来的东西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2、 合并法,把两样东西进行合并从而发明新的事物。3、移植法,把一样东西的其中一项功能突出后,运用到其他领域。六、活动的步骤。1、 在11月8号前做好宣传介绍工作。2、 在11月15号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有目的地选取人员,并确定发明项目,准备好所需材料。3、 在11月25号前,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作品。25号上交。发明创造社 吴彬科普小论文类活动宗旨: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是时代所赋予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要求。论文要求以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对独特的科学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论

8、文形式:(一) 科学观察小论文即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例文:爸爸的咳嗽(第六册语文教材)讲爸爸经常咳嗽,他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发现了风向与爸爸咳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查出了罪魁祸首-湖南橡胶厂的大烟囱里飘来很多烟气,里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闻到它,咽喉部就产生过敏反应,反射性地引起咳嗽。 (二)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指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例文:某同学通过观察发

9、现爬山虎爬墙与爬山虎的触角有关,接着他测算了平均每一米长的爬山虎茎干上有25个吸附在墙上的触角,并作了触角的拉力测定和吸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三) 科学考察小论文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察等考察形式,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并把考察结果整理成文,还可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需要时还可配以图片说明。(四) 科学说明小论文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

10、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例文: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作者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坚持记录整理贵阳和昆明两地的天气和温度;二是利用现成的科技成果中国气候图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庆、北京的气温情况来同贵阳、昆明相比较;三是从书上查证昆明与贵阳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进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论文主题:本次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具体如下:一、 亲近自然天地宽1、 动物世界面面观动物世界纷繁复杂,却又妙趣横生,蚂蚁是否真像人们眼中一样勤劳、诚实;壁虎是否真如它的外形一般丑陋可怕?让我们尽情搜索生活中的小动物,走进它们的世界,去窥探它们的秘密。可以是它的成长记录,可以是对它生活

11、习性的真实描绘,自选角度,深入挖掘。2、 植物世界的小记录。3、 江南气候的小调查。可对我们这一带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如梅雨、台风等,展开调查,探询原因,追究危害。二、 健健康康我成长关注青少年成长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驼背,近视,“老年病”的过早出现等;关注外来诱惑对学业的影响,如游戏机、网吧开设的利和弊三、 巧手创出新世界1、 可以是一次自己发明创造的记录过程,内容可包括设想的形成和制作过程。2、 可以是对成语、谚语的质疑和探究。(在科学论文小方法中有具体说明) 四、 科幻海洋任遨游即科幻作文,用已有科普知识和丰富的想象来构建故事。(补充:除以上所列内容外,还可结合主题自选题材

12、)科学小论文选题方法供大家选题时参考。偶然发现法。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

13、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也可以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如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据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

14、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员同学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论文上交时间:11月20日格式:均采用电子文稿,A4纸打印,题目为四号宋体,加粗,学校、姓名、班级为四号宋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注:一年级学生的论文可用拼音写。附例文,仅供参考。还可查询http:/61.177.60.228/sfls/ziran/xizuoyou.h

15、tm摩擦力和惯性的小实验 放学回家后我玩起了心爱的小汽车,小汽车在下斜坡时,惯性很大,直往前冲。突然,我想起今天在自然课上学习的摩擦力。这一定是由于摩擦力太小的缘故吧。如果我增大摩擦力会怎样呢?于是,我就找来一块大木板、一片木片,准备做这个有趣的小实验。我先把大木板斜放,然后把小木片放在大木板的尾端,再让小汽车顺着木板往下开,没想到小汽车碰到木片停也没停,反而把木片给撞翻了,看来,轮子和光滑的木板表面接触果然摩擦力太小,使小汽车的车速很快,惯性也增大了。第二次,我在木板上用小刀挖了很多小坑,小汽车走走停停,一碰到小木片就停住了,再也走不动了,这说明轮子在粗糙的表面上滚动时,摩擦力真的变大了,它阻碍了车轮的下滚,车速慢也,惯性也就小了。由此我想到要提醒大家在雨天开车千万要慢速!因为下雨后,地面会很滑,车轮和地面的摩擦力会减小,速度一快,急刹车时会由于惯性大而导致往前快速滑行,容易造成车祸。我发现了蜒蛐虫的秘密 去年暑假,我去家住乡下的爷爷家玩。晚饭后我帮爷爷在厨房洗碗,突然我在水池上方的墙上看到一条长长的银白色的亮光条,我非常好奇,问爷爷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亮?爷爷笑着说这是蜒蛐虫爬过的痕迹。我问蜒蛐虫是什么东西呀?爷爷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