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融合媒体平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454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融合媒体平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广播融合媒体平台:是指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的广电“媒体云平台”,平台将基于融合发展云架构,通过能力建设、开放接口、流程重构, 支持广电敏捷生产和新业务的弹性部署,在满足传统业务流程的同时,满足传统媒体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多业务流程,满足新业务运营的基础性要求,能够为新业务提供 统一的内容支撑、技术服务、数据分析、运营计费等服务一体化技术业务平台。共享邀馮广播电台E广播电台Nrm辅出产品耳联网希有云输出产品-隼俏息乘隼信息乘毎畫材广播台网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科研项目组起草了广播电台 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旨在加强顶层设计,为各

2、级 广播电台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推动各级广播电 台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业务形态、服务模式、产业格局等多方面开展 创新实践。广电行业业务复杂度高,而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 系统工程,整体投资高,技术难度高。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 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发展 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为创新生产开辟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云 计算技术的业务与主机松散耦合、高效资源利用、业务灵活适配、运行效 率提升、弹性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特征,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间密不可 分的联系,与其他行业基

3、本相同的体系构架,正好契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将给广电融合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将帮助广电 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 传播提供强大支撑,实现改变以往单一的采编、传播方式,向“台网”融 合、“多屏”融合生产转变,以基于融合媒体内容库的“融合生产”为核 心,形成融合媒体运作的新业态。1平台特征各地广播台网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各 类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 联,形成了全台统一、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为解决 广播业务融合媒体化的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广播业务的融

4、合生产、 运营、管理,即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及主要特征如下:(1)资源的有效管理与配置:广播融合媒体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硬件资源 的有效管理与配置,更能实现采编播人员、节目内容等资源的有效管理与 配置。(2 )各平台快速的交互: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将各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 各平台之间将不再受交互的限制,互相变得通明与开放,利于内容的快速 交互与二次开发。(3 )业务的高速部署:云计算的应用可使融媒体的各个平台的业务得以快速灵活的部署。(4)全面准确的用户据分析: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将用户的各个信息有效整合,得到全面的用户数据,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媒体发展的方 向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媒体的竞争力。(5)系

5、统安全的分级控制: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实现根据业务不同及平 台的不同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再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进行分级安全控制。2发展趋势在当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广播台内原有的生 产模式已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鉴媒介融合的发展,广播融合媒体平台 应向以下三方面发展:(1 )业务形态多样化在融合媒体时代,以内容生产、调整传播、反馈融合为一体的“同步” 模式,将成为常态。融合式媒体业务,要求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生产要素 的有效整合,除传统媒体的自制内容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UGC内容及 互联网汇聚的内容进行生产;要求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 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传播体系,资源

6、在生产过程中应以各媒体形态、 各生产平台共享的形式存在;要求对于不同的媒体形态,具备统一指挥过 程,对各平台的生产流程进行集中管控,而在生产过程中,相近的业务功 能聚合,实现一次处理,多平台呈现;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等 新兴信息传播渠道进行内容分发,并充分发掘其互动能力,获取用户的需 求和反馈;要求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 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要求适应即时传 播、海量传播的特点,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高度重视首创首发首播,在 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还要求针对细分观众的信息传播需求,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2)生产流程

7、敏捷化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在业务形态、业务工作流程、业务提供方 式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基本沿袭“采、编、 播”单一直线式流程,而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节目制作人员和用户都有 可能同时作为内容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系统流程执行经历了复杂化的变 迁,失去了明显的指向性,业务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充分模糊,制 播系统与用户共同构成了共享“结构”。因此,融合媒体所具有的流程多 样性和易变性系统特征与传统媒体的系统设计需求完全不相同。有必要采 用开放、高效、可扩展的多元化技术架构,取代过去板块或岛式作业模式, 通过智能流程引擎的构建,对打散、分散的功能模块进行快速组合,高效 建

8、立简洁、多样化、高适应性的生产流程,使多种媒体业态在业务流程上 融合贯通,支持融合媒体内容采制、融合媒体业务融合、融合媒体多终端 适配等核心环节的融合。(3 )技术平台信息化广播台网整体架构成熟、稳定性好、实现了全台各功能网间的互联互 通。但是也存在着管道式建设模式扩展性不好;系统建设复杂程度高、建 设周期长;运维管理难度大;资源重复投入、资源利用率低;难以支持传 统媒体与融合媒体的有机结合等众多不足。因此,除了考虑传统广播在面 向融合媒体生产的业务更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还需要从整体上来设 计,以满足资源、内容生产、内容运营,用户服务等方面的业务需求。 面向资源整合:融合媒体强调用户主导、需

9、求驱动、按需服务、即用即 给,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显著的成本优势,顺应了降低费用、提高业务 灵活性等方面的需求,驱动广播电台从以往自建自用的模式向整合资源服 务的模式转变。 面对内容运营发布:融合媒体平台要求建立广播节目内容资源池,提升 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海量存储、数据共享以及超强的检索挖掘能力,从而 实现媒体资源的充分汇聚和高效分发。 面对终端用户服务: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未来用户的个人终端将呈逐 渐“瘦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在用户的终端硬件配置不高的情况 下,提供高质量的用户服务时融合媒体平台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向统一业务管理:传统IT系统资源占用多、成本高、难以适应业务 部署速

10、度的要求,且业务稳定性和可靠性低、网络维护难度较大,融合媒体平台应逐步开始建立和推行总体规划、统筹建设、集中整合的方法,促 使统筹考虑、按需分配业务资源,既能节省投资,又可加快业务部署速度。 面向平台运维管理: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能效问题越来越成为数据中心突 出的矛盾,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应采用相关技术,用以提高广电 机房自动化运维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减排,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多媒内容优势公信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 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播电视部门适应媒体 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 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