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64439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笔记时荣华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笔记绪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1、 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场论、精神分析学理论(2)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角色理论(3)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文化决定论、文化相对论2、 研究对象与内容:(1) 对象:处于社会背景下的个体或群体(2) 内容: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包括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 2、社会交往心理和社会行为 包括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社会行为3、群体心理 包括

2、群体的竞争与合作、群体内聚力5、研究方法: (1)观察法 一般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公开参与、隐蔽参与) (2)实验法 实验室/自然/模拟实验 (3)调查法 访谈、问卷 (4)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第二节 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一、 哲学思辨阶段二、 社会经验阶段1、 德国的拉扎勒斯和施泰因塔尔提出的民族心理学民众精神2、 法国的塔尔德、迪尔凯姆、黎朋提出的民众心理学模仿理论3、 英国的麦独孤提出的社会行为本能理论个体行为的动力理论社会心理学有三大直接的理论的来源,即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

3、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它们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注重的是民族的风俗习惯,企图通过研究民族精神所产生的语言、风俗、宗教、神话、艺术、法律等社会现象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揭示民族精神生活的规律。(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以群众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众和公众的时尚、风俗、舆论、传说等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行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的心理现象是由于暗示与模仿的结果。他们企图用暗示与模仿来解释人们一切社会行为和心理特征。(暗示与模仿学派) (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路线,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麦独孤把他的社会心理学

4、体系完全建立在本能的假设上,他认为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于社会的认识、情操、兴趣行为等。三、 实验分析阶段 1924年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论美国的谢里夫进行了似动错觉的实验研究德国的勒温进行了群体动力学实验美国的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2.2、社会心理学的现状1、西方:美国 西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代表 取向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3、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人突破行为主义框架建立起来的。强调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认知因素、观察学习以及自我调节等因素对个体社会心理的作用二、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所创立。弗氏以其人

5、格理论来阐明人、社会心理学现象,认为驱动个体行为的动力是本能。新精神分析理论反对他的生物学倾向,认为社会文化、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等因素是人格理论的重要基础。 三、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认为认知是个体以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对新知识加以改组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并改造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归因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四、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来源于社会学家米勒的思想。认为人们的心理是一种符号行为,通过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把人心理上的相互作用理解为符号交换。 第二章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 罗斯:社会化即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

6、、规范与社会角色的过程。 荷顿、韩特:社会化为个人将其团体内在化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才有自我的出现以区别个人的独特性。总之,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二、社会化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学习分享(学前儿童);预期社会化学龄时期成人仪式; 发展社会化责任与家庭;反向社会化在某些方面向年轻人学习;再社会化。青年期:前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中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后二十二三岁至二十七八岁12、13岁心理断乳期 成人仪式的作用(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成人”的过程中,去感受成人的意义,引导学生建立和强化自我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

7、,教育学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反向社会化,比如学习先进的技术、网络操作等再社会化,从一个位置、环境过渡到另一个位置、环境,如退休三、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具体而言,学习基本生活的技能、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确立人生的信念和目标、正确的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非主流或主流文化、社会潮流、交往竞争、舆论 如朋克文化,重金属音乐 2、家庭的影响 环境、父母的文化素养教养方式 3、学校的影响 教师的威信、期待和方式 4、其他(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第三章

8、自我意识一、概念: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 特点:意识性、同一性(前后一致)、社会性(受社会标准的影响)、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调节、改变)二、自我意识的结构美国的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组成,其中客观自我包括物质客我、社会客我、精神客我。(示弱有时候利于生存)结构要素:1、认知自我感觉、观察、评价 2、情感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 3、意志自力、自主、自制、自信、自律、自卫作用:1、自我调节自我认识、辨析、监督、控制 2、自我导向动机层(需要、动机、兴趣);方向层(理想、信念、人生观)内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观念:现实/投射(想象当中的

9、人对自己的看法)/理想自我(个体期望达到的境界)三、自我意识的矛盾1、主管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在观察、认识方面自己已观察未观察别人已观察AB(有矛盾)未观察C(产生自卑、压抑感)D(产生挫伤心理)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统一类型; 自我矛盾型再统一较困难型(自我调节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自我否定型消极地统一类型(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 自我扩张型消极地统一类型(对现实自我过度高估、白日梦、自吹自擂); 自我萎缩型危害性强(缺失理想、不满现实、自卑心非常严重,自我拒绝)四、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通过评价自我而获得2、自我体验通过自我价值

10、的判断而获得的自信、自卑、自责等 自我价值感=成就/抱负3、自我控制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成功=价值观+态度+行为五、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1、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第一阶段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第二阶段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四到六岁是学前期。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

11、,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要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第五阶段 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第六阶段 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第七阶段 获得创造力感,避

12、免“自我专注”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第八阶段 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2、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 P162六、自我意识的功能1、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班杜拉提出的“自我功效论” 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他将其行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结果期待: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预期。效果期待: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1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个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塞里格曼的电击试验 塞里格曼效应:永远对绝望说不 。只要自己不跪着,没有人会比你高!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兰格和罗汀的治疗方法研究2、对学习和工作的推动作用 自尊心、自信心第四章 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概念1、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断和判断的过程。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通过“货币实验”发现:知觉过程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提出了“社会认知的新概念。2、特点:选择性、显著性、自我控制性 经验价值观造成人的认知不同;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表现出认知的明显性;随

14、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意识增强,社会认知的自我控制性增强。二、社会认知的分类1、对他人的认知: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今儿去而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的认知。快乐与痛苦的表情认知 PP,女性能够通过表情判断情绪认知的能力是男性的8倍2、人际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对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3、自我认知:物质、精神】社会的认知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的特点2、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对自身的否定与对他人的否定是不同的 肯定现在的我与否定过去的我四、社会认知的图式的作用(图式个体对已有的认知经验加以组织)1、图式的种类 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社会事件图式2图式的作用 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对社会信息的记忆、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影响人们的行为五、社会认知的偏差1、偏差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2、原因 推论中抽样误差、未能充分利用的基本信息、框架的作用六、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人们对他人和自己的所做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其原因的过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