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4422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出学习体会应彩云(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出学习体会 应彩云 好听的声音 类型:小班活动 主讲:应彩云 光盘时长:dv4951” 【课程介绍】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sh。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

2、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

3、,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一步一步走啊走【专辑介绍】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1、绘本pt。 、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目标:prefixo=“urn:cemas-micr

4、osoft-:ofce:ofic” 1.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 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 活动准备: 1.pt、音乐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二、观察画面,模仿不同角色走路的动作,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 ()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 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 ()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 ()(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5、【观摩体会】 应彩云老师的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小班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 应彩云老师抓住了小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特点,安排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运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所设计的情境中。 尝试了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走路特点,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并使得幼儿从中积累了相应的数经验,理解了所学数“15”的实际意义,且初步尝试了有序排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

6、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 我的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能够说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这样的成语很不容易,应老师还在现场让孩子们模仿“虎年吉祥”的动作和笑容,应景,又自然推向高潮。 猜猜我有多爱你 【专辑介绍】 活动目标: 通过倾听故事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学会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还能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怎样爱妈妈。切身体会妈妈的辛苦,在生活中去关心他人。 材料与环境创设:一幅画,玩具小兔一只,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设计思路。根据主题“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进行开展,在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的基础上,表达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知道妈妈对我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激发幼儿关心他

7、人的良好品质。并且经过讨论完整表诉自己怎样关心妈妈,给妈妈减轻压力,为妈妈做点事。这样既养成了他们良好的习惯,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 1、出示图片 让幼儿知道图片上画了什么。这幅图片要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音乐,讨论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我们又将怎样爱妈妈。 、出示实物,讲述故事 倾听故事,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爱。 请个别幼儿述说自己听了故事的想法。 3、提出问题,增进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加以总结。 4、扩展延伸 幼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边听歌曲,自由讨论对妈妈的爱,回家以后该怎么样表达,让妈妈开心又快

8、乐。 晚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pt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背后还有什么。(白天的图片) 、教师变化图片,变什么了。(变晚上了)晚上怎么样。 二、观察画面,学说句子 1、图片一,从哪里看出是晚上。 2、图片二,这也是晚上,你看到了什么。 3、图片三,晚上你看到了什么。晚上青蛙在干什么。 4、图片四,晚上,家里干什么。 5、图片五,晚上是什么时候。 6、图片四,“晚上是开灯的时候”和“晚上是开灯才能看清东西的时候”哪句话好听。 7、“晚上是青蛙唱歌的时候”,谁能说一句更长的话。 8、“晚上是月亮出来的时候”说一句长的话,月亮是怎么出来的。晚上是什么样的月亮出来的时候。 三、完整欣赏散文诗 教师有感

9、情的朗诵一遍(配乐),晚上你还做什么。 四、结束 今天回去,仔细看看爸爸妈妈,晚上是你和他们干什么的时候,把话讲得长长的,下次再来说。 三只小猴子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并初步学习歌曲的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张;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个 、表现歌曲内容的图卡十二张、字卡:三只猴子 3、猴妈妈头饰五个、小猴胸饰十二个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猴子爬树 老师带上胸饰,做猴妈妈与孩子一起表演。 师。小猴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去爬树吧。小猴子

10、们可真乖,爬树的时候都会注意安全。可是,还有三只猴子可调皮了,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玩的吗。那就请你们看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 二、观看表演,组织讨论。 1、教师操作小猴玩具,通过表演演绎歌词内容。并念最后一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2、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 1)谁来说说三只猴子是怎样玩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简单归纳,并分别出示相应的图谱)分段练习说歌词。 2)教师示范念歌词。 师。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就变成一手好听的儿歌了,想不想听。如果你会的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引导幼儿学念歌词。 师:好听吗。你们要不要试一试。(跟着老师念一遍)师:好听的儿歌如果配上好

11、听的节奏,会怎样呢。听你们听一听。(跟着钢琴节奏念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好听的儿歌还可以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呢。仔细听好了 2、幼儿随乐学唱歌曲,重点练习第二句。 师。你们想试试吗。你觉得那一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重点练习) 3、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谁来学一学。妈妈在喊得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分句学唱) 2)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一起试试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师邀请三位幼儿合作示范表演。 2、分

12、组表演。 幼儿每四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着老师一起唱给他们听,好吗。(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们也要来让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乱跳,应该说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也想用歌声告诉他们,让我来试试看。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

13、做个开心的乖宝宝。” 百家姓 【课程介绍】 活动目标。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幼儿介绍。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陌生师生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姓“应”(出事汉字“应”)。你姓什么。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奏。 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3这里有多少姓。让孩子自己数,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活动中:幼:我没拿到师:你的姓,这里有吗。幼:点头。师:这里有多少姓。幼:个13个 2、共同的姓 1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嗳,你家里谁和你同姓。活动中:幼:爸爸和我同姓爷爷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姓妈妈和我同姓师: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如果班上没有与母亲同姓,就不说。)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老师,有和你同姓的吗。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活动中:老师:你有兴趣去打听打听,有谁和你同姓的。老师:有兴趣地去问问 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