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4190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今天,能有幸在这与各位一起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的得失,我感到无比高兴,对我而言,说不上是“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走出去、请进来”,“取它山之石,补我之需”的机会。我任职以来,本着“为学生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一训三风”建设,朝气蓬勃、健康有序地朝着“环境优美、管理有序、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前进以“师生为根本,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下面,我就学校管理的一些作法与各位同仁探讨:作为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清晰的管理思路“该干什么,该怎样干”是成功的开端,通过多次培训,政治学习

2、和业务研修,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我认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校长的管理亦就是对人的管理”。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时时事事都在育人,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位老师,其根本任务都在于育人。打开校长管理网络,从校长班级教师学生,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所以教育管理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而从管理上又离不开“校长本身的自我管理,中层干_伍的建设管理,普通教职工的培养管理,学生的教育管理”这四个基点。一、强化校长自我管理意识,时时事事做师生的表率“要求别人容易,要求自己难”,作为一校之长,他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把自己摆在“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位置

3、上非常容易,而真正要作为一切规章制度和一切工作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就非常难,自调入王居小学,时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架子校长”、“荣誉校长”,力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对老师信赖而不依赖,对学生严厉而不放纵,对自己严格而不出格;所以一直来,我坚持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始终把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营造了“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的良好教育氛围。二、狠抓中层干_伍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一个好的领导者绝不是将所有的工作揽在自己的肩上,也不需事必躬亲,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而这个部门与机构就涵盖了班子成员

4、、教导主任、班主任等,这就是学校的中层干_伍。从个体讲,每一位中层干部,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能独当一面,而抓好整个干_伍的建设,就能有效推动全面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重心,把它作为一个攻坚目标,讲求“大胆放权,分工合作”,倡导“以人为本、情法并治”,通过各种“联系会”、“座谈会”、“讨论会”、“教研会”、等形式,采用不同渠道,不同措施,不同方法和他们架起了情感关系的桥梁,并以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使部门和老师的工作运转有章可循、有序可依、有的放矢,增强了整个中层干_伍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亲和力和威慑力。三、当教师的贴心人,深化教师主体意识通过多年

5、的教育教学经历和管理经历,我深知,一个校长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与教职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只有具备较强的亲和力,才能对教职工有较强的吸引力。一直来,我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礼敬人”的管理理念,经常与教职工交流,视他们为朋友,通过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不断换位思考,以忠诚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自己的关心热爱去感召他人,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与全体教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工作中,我立足校情,抓教学,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备、上、批、辅、考、”五环节,认真贯彻“把每一位教师当作良师来看待”的校园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了解教师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兴趣、

6、特长等,认真落实“五必访”(生病、婚丧喜事、家庭纠纷、退离休、重大困难)让老师们真正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自觉投身到工作之中。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表现欲和向心力。四、以学生为根本,强化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活动中,一切管理的效应和表现都落脚在“生”上,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校之长,当然不可能把全校学生的一切情况都了解,但也不可能都不了解,所以我始终以“不能离开学生谈管理”的管理理念,通过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尖子生和进步生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档案,通过走访、交流、询问等

7、形式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进行严格管理。同时针对“中间”部分的学生,每班都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周期计划,通过抓典型,带动和影响全体学生。学生的成长是全体学生全面的成长,它不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发展,更是学生能够和谐生存、和谐做人。几年来,我始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广泛开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节日庆祝活动、心理教育讲座、德育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让他们学有所长,从“学会”达到“会学、乐学”。同时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学生,以“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人才来培养”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近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团结拼搏,学校先后被评为教学质量节节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