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63959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3.认识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清晰重点难点 重点1.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2.电荷量及单位。 难点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图片,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还有屏幕上的静电竖发,脱毛衣事件以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夜景。 师:这些都与什么有关?那么,你们想了解电的有关知识吗?好!这节我就带大家进入电的世界。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

2、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师:摩擦后气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师:对!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问题电荷。(板书) 探究一 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合作实验一:探究电荷间相互的作用(请写出注意事项和小组的心得)。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可以将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时,仿课本P32页图)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用和上述相同的方法探究,以下相同) 3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相互 。 观察上述三个实验现象,思考一下,你能不能把下面的结论补充完整: 这说明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同时也说明了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合作实验二:探究验电器的构造和使用(请写出注意事项和小组的心得) 观察课本P33页图,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验电器。 4.验电器的原理是 ; 5.验电器的用途是 ; 探究二 电荷的定向移动 6.验电器的构造有 。 7.根据你预习的内容观察课桌上准备的实验器材,(橡胶棒、玻璃棒、丝绸、毛皮、带铁夹的铁架台、验电器、金属棒)思考一下,你能够设计出哪些

4、实验?在进行实验时,你能想到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小组活动 8.摩擦起电 (1)原因: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 9.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 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 导电; 2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板书设计 1.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斥,乙球带负电,则(C) 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 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ZK) 2.专门用来运输汽油

5、的油罐车,它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条,这是因为(B)A.雨天路滑,可以增大摩擦,使汽车不打滑 B.汽车行驶时,油罐中的汽油随车的振动摩擦起电,铁链使油罐表面与大地相连,使油罐中的电荷不断导入大地,不致静电引起的油罐爆炸 C.铁链在汽车行驶时与地面撞击,可以发出响声,使其他车辆行人让开,避免车祸 D.可以使汽油不遭受雷击 3. 当某物体去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金属箔片张角变大了。则这个物体带正电,如果金属 稍后片张角先变小,后变大,则这个物体带负电。 4.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静电,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5.甲、乙两同学在学习

6、了本节知识后,共同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站在靠近自来水管处的由四个蜡块支起的木板上,如图所示,乙同学站在地上,手持毛皮在甲同学的背上朝各个方向用力摩擦10余次,这时让甲同学的手指指向并逐渐靠近自来水管,将会看 到水向手指靠近;木板用四个蜡块支起的目的是为了与大地绝缘。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请举一个事例: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小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第2节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2、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 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

7、危害。 4、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5、 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3 2、 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三)教具:电池两节,电灯、开关、电铃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块。 (四)教学过

8、程 一、电流 1、电流 (l)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用水流和电流做类比: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 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在这里还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制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电荷定向移动的微观图景,从而建立电流的概念) (2)电流的方向 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介绍这个规定是在19世纪初,在物理学家刚刚开始研究电流时,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什么电荷在移动时做出的,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9、这样的规定并不影响研究电流的有关问题,并且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因此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按照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流的符号、单位及换算 电流的物理量符号I,电流国际单位安培,符号为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uA)。 单位的换算: 1A=103 mA 1 mA=103 uA 2.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二、电路的构成 完整的电路必须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4部分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

10、,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如电铃、电风 扇、电视机等。 3.导线:起连接作用,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控制用电器的工作)。 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用电器内部断线; 4 3.短路:为不正常状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 连接一起。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

11、短路。 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这时整个 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 的(如右图)。电源短路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几乎为零,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局部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 会通过被短路的用电器,该用电器不会工作(如右图)。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三

12、、电路图 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示范:画出图1的电路图(图2)。 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变换一下图1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第3节串联和并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判断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会连接两个灯光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会画串联、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两个灯泡串联、并联的连接顺序和方法,做到快而准确。 2 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小灯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