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63845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摘要: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重政治和重伦理两大特征,形成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文化特质。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教育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以道家为主要代表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则倡导以个人为本位,它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思想出现了重视学西学和关注个体人的发展两大趋势,使个人本位的教育观得到彰显,从而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大变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合理的发展。关键词: 教育思想 特征

2、 探讨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众所周知,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的特点是受整个文化传统影响的,教育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非宗教倾向,反对消极出世,主张积极入世,是其一大特点。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出于易传,易传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行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停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就是入世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

3、目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刻苦磨练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所喷发出来的进取力量,造就了历史上大批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便呈现出重政治的突出特点,即教育为政治服务。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国三要素之一(庶、富、教),认为教化万民比政令和刑法对巩固国家的统治更为重要和有效,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就是

4、说,通过教育以孝悌之道影响政治,这便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孟子则把教育看成是“得民心”的根本措施,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教育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必要条件。礼记 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用16个字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教育的政治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提出:“教,政之本也。”此后,历代教育家都主张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将教育作为统治万民的重要工具。于是便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重政治的特色。 除了重政治的特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二大特点是重伦理,即以德育为核心。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整体和谐,儒家学者将社会看作是一个

5、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无数个体的人集合而成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整体之中,他不具有独立性,只是整体中的一个细胞,必须依附整体。如果社会的整体和谐被打破,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个体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整体,这样才能保持社会整体生活的安定。强调整体和谐,就必须重视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因而就非常注重伦理道德,以增进人与人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离不开整体。重视伦理道德,势必要加强自我修养,因而修身便成为儒家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天下所有人都能自觉的修身,社会才能和谐安定,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要以“修身为本”。孔子将学生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其中德行居于首位,因为在他看来,“

6、君子义以为上”。而要做到义,就必须“修己”。提高道德修养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孟子继承了孔子重德教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即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守道德准则。董仲舒则建构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编织了一张宗法伦理的大网,对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代教育家在人才培养中均突出德育。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5又说:“立学校以教其民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弟忠信而无违也。” 6王守仁也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7他们认为,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 从先秦到明清的儒家学者都特别重视

7、德育,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在他们看来,思想道德品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所谓“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说过,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此,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重政治与重伦理这两大特点是相互联系并统一的,因为儒家的政治强调“德治”和“仁政”,从而使民众安居乐业,使社会安定,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处理好伦理关系,重伦理是手段,重政治才是目的。古代教育家之所以重视道德教育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这种道德教育说到底还是政治教育,这种重政治与重伦理的统一,便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典型特征: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在此

8、基础上产生了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这种思想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价值,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只讲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不讲个人的平等和权利,从而束缚了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自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便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既然有主流思想存在,就必然有非主流的思想。在我国古代非主流思想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最重要的一派。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以自然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他们彻底否定儒家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表面上

9、看,他们否定一切,但实际上,否定是手段,超越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反对用人为的精神枷锁来束缚人,强调顺应自然,按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引导人,让人们能够自由的发展,以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批判的态度和超越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东汉的王充继承了道家的批判精神,高举起“疾虚妄”的大旗,对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向儒家的权威公开宣战。在严守师法家法的年代,他写出数十万字的“距师”之作,在中国教育史上揭开一大波澜。王充敢于批判,善于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标志着人的精神的觉醒,从而开启了魏晋新思

10、想之先河。以嵇康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远承先秦道家的传统,近受王充思想的影响,吹响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号角,将儒家学说批判得体无完肤、臭不可闻,在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它标志着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新时代的到来。明代中叶的王守仁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提出不能以孔子或朱子的是非为是非,每个人都应当独立思考,这种反权威、反偶像崇拜的观点,具有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意义。他反对程朱学派用规矩束缚儿童,主张顺应自然,适合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在愉快的情境中促进儿童的发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在王学的影响下,批判了以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要求的

11、、求实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教育中非主流和反主流思想的存在,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使教育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清新、活跃的空气,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升了受教育者作为大写的人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致使以个人为本位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得不到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教育原本所具有的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功能就体现不出来,这种状况直到近代才逐渐开始有所改善。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冲突从物质文化层面,到制度文

12、化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在西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逐渐由过去的重义轻利到关注个人的合理需求与正当利益,由习于专制统治到民主意识的萌发,由维护等级制度到要求人人平等,由因循守旧到开拓创新。总之,中西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使传统观念产生变化的外在因素,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则是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因。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势力迅速崛起,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物质利益,要求民主与平等,人的主体意识日渐显露。这一变化和当时占统治地位

13、的程朱理学这个精神枷锁,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于是一场理学革新运动就出现了。以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批判程朱理学,反对恪守教条、迷信权威,主张独立思考,他们提出了人的价值和潜能问题。如陈献章强调“立心”以建立“自我”;王守仁对自我批判,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独立人格的赞赏以及对个人巨大潜能的推崇;王艮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欲”的多重性予以充分肯定;李贽的“童心”说突破了“名教”的束缚,就连程朱学派的罗钦顺、吕楠等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欲”,并给其以合乎人性的位置。这一革新运动,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个性解放、“人欲”解放和思想解放的迫切需要。 在这场革新运动中,王守仁学

14、说的发展与演变,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突出的作用。王守仁是心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心即理”,这个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它无须外在的强制性束缚,人人都能自我控制,于是理就从天上降到了人间,由客观精神(天理)转变为主体意识(良知),而主体意识,即人的精神离不开物质的躯壳,因而这个具有物质性的东西心,就成为性和理的依据和基础,在程朱理学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客观精神实体天理,在王学中反而成了心的引申和派生物。这样一来,过去的从理性心,现在便反转过来,变成从心性理,这就使王守仁的学说中潜藏着某种近代的倾向,即由理性统治向感性统治的转化,它日益倾向于否认用外在的规范来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由理到

15、心的发展,必然导致由心向欲的过渡。因为“心即理”的理逐渐的由外在规范变成内在的自然、情感,甚至欲求了。“理在心中”必将演变为“理在欲中”,王门后学正是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的,到陈确的时候便提出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的观点。这样它就走向了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情欲、需求和欲望。发展下去就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从而促进了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它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垒起了最初一级台阶。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使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于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与古代教育思想相比较,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视学西学。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明智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后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一观点的提出,冲破了传统思想的“坚冰”,在长期以来以“中学”为唯一体系的思想界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方资本主义的许多新事物不断渗入进来,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最早的新式学堂诞生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派遣了,许多西学书籍被翻译出版了,这些新事物的出现逐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时尚,从而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