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63712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教学前思: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总分构造是本文构段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感受景美来体验情美。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客观景物所带来的物境之美,通过理解、想象感悟主观情感形成的情境,情景相融,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完成意境再创造的过程。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3、

2、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详细的构段方式。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场,北大荒的秋天就来了。(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那就美美地再读课题。二、复习字词。出示词语:第一组:北大荒 转眼间 哗啦啦锦缎 明镜 波纹 脸庞大豆 顿时 映照 抖动演唱 银灰 挺拔 赞美自由读,指名读(正音),小教师带读。第二组:山岭 摇铃fn ye yn do翻 山 越( ) 掩 耳

3、盗( )读后选字填空。齐读。第三组: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齐读。用这三个词语说说北大荒的秋天详细美在哪儿?指名交流,结合答复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设计意图:总分构造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抓住【关键词】:p 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梳理过程。抓住课文的关键句,更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自读二、三、四自然段,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呢?选一处最喜欢的风光多读几遍,找找美的语句并画下来。交流汇报:预设一:(一)北大荒的天空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1)“一碧如洗”这里的“碧”指碧蓝,天空一片

4、碧蓝好似洗过一样干净。(2)欣赏图片,指导朗读。2、如今去欣赏只有在黄昏时分天空才会出现的那几缕流云吧。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2)、流云有哪些颜色?“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特点是什么?指导读出流云的多彩。(3)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学习这种构词方式,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出示图片欣赏后,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的色彩。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指名读,指导读好这个句子,注意顿号的停顿和“转眼间”这个词语的指导

5、。5、指导背诵。6、小结:听了你们的背诵,我仿佛看到了北大荒那如锦如洗的天空。难怪作者要感慨道: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板书:流云似锦)预设二:(二)北大荒的小河1、静之美(1)哪句话写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吗?出示句子: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理解“如同”。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3)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一种静静的美,指名读、指导朗读。2、动之乐(1)活泼的小鱼游来了,它打破了这样的宁静,带来了另一种美。出示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小鱼多淘气,它顶着水游过来,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_

6、变红:顶 漾)漾在这里指什么?换成“荡”字比拟。看着欢快的小鱼,荡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2)小鱼的出现,使小河有了勃勃的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3、动静相宜(1)假如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那么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2)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我们一起来读:(女生读静静的小河,男生读快乐的小河。)4、小结:就在这一静一动中啊,我看到了小河不同的美,作者也看到了,所以作者要感慨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板书:清澈见底)(设计意图:写景文

7、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情与景之美是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拟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来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全面进步语文素养。)预设三:北大荒的原野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要求:这段话围绕那句话来写的,画上“”,分别写了哪些事物,圈出来。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3.交流:你读到声音

8、了吗?(1)预设1:(我听到大豆在欢笑。)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吗?。出示图片及句子: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这里的“铃”指的就是豆荚,大豆摇铃摇来什么?(丰收、喜悦、快乐、财富)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这一句?(2)预设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出示图片及句子: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4.在作者的.笔下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一起来读。5.而这时山

9、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风光呢?出示图片及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引导:其实把人们的心燃烧起来的并不仅仅是榛树叶子,那还有什么呢?出示丰收图,说感受。看到那么美的榛树,看到原来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怎样?(快乐、冲动、兴奋)这种快乐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_变红:燃烧)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5.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详细展开写出了怎样热闹。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楚。师生合作按总分构造读。6.真不愧是东北的大粮仓啊!难怪作者要感慨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7、北大

10、荒的原野一眼望不到边,作者无法把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的热闹景象一一写出。看!原野上还有哪些热闹景象呢?出示课件,欣赏田野里、草地上、果园里、花园里的各种景象,而后学着写几种景物,做到有拟人、比喻、声音、色彩或动作。(设计意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目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与欢乐相连的。”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劳作,文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劳动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景中有情、景中有理。在教学中透过自然美感受情感美是重点。)8、小练笔点评。四、总结。处处皆风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

11、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用他们的双眼发现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也让北大荒的秋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五、布置作业:1、完本钱课写字课堂。2、背诵一到四自然段。3、课外自由阅读得意的草塘。板书设计:天空 流云似锦北大荒的秋天 美 小河 动静相宜原野 热闹非凡教学反思: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4段:秋天来了、风光真美、物产丰富、赞美之情。其中,第二局部是重点,通过对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的描绘到秋收的喜悦,写尽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

12、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进展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利用课件,展现情境儿童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儿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调动儿童积极性的契机。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北大荒的天空图,一下子带学生走进了北大荒,感受到了天空的一碧如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接着,我又通过课件出示了流云的图片,看着“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学生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甚至还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然后,结合教学过程,我将北大荒的小河、原野等图片及文字一一呈如今学生眼前,以此

13、丰富学生对于北大荒的感性认识,在详细可感的画面面前,进一步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相机进展语言文字训练。二、以读为本,培养才能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让学生掌握根本的语文才能,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风光,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是一篇很合适用来训练朗读的教材。本堂课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比赛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

14、那种简练而又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欢快的逆水而游。精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p 语,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活力。这时,假如说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是一种宁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那么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要在读中细细品味。首先,我示范读。接着,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我再指名读。最后,全班齐读。这一段,学生朗读时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丰富想象,说写训练首先,我让学生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北大荒的原野美在哪?这时,学生纷

15、纷答复,有的说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还有的说听到了挺拔的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大豆为什么欢笑?高粱为什么唱歌呢?榛树叶子为什么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呢?体会原野之美不止在于风景,更美的是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之情。然后展示图片,展开想象,你能不能也学着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方式来说几句呢?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训练了语言表达,培养了想象才能,又能进一步稳固课文的内容。四、段式训练,感知构造段式训练是三年级的一个重要的学段目的。而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为段式训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我让学生在段中找出中心句,并且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就是为了体会总分这种构段方式。缺乏之处:1、课堂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导致拖课了。原因有几点:课堂容量大了一些,抓的点过多;复习生字词太细,费的时间太多;有几处细节反响不够机智,例如,在教学2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气氛比拟沉闷,没有给足学生朗读的空间。这也导致延误了时间。2、过高估计了学生的才能。比方要求学生用三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课文的内容,在我备课时以为这会是很容易的,结果卡壳了。比方要求学生写写秋天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