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63597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期中试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期中考信息技术试卷分析一、 试题概括1. 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合理。基于当前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了选择题40道,每题2分共80分,填空题15空,共20分。(2)考试内容分布基本得当。考试内容包含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编码,网络基础知识与网页设计与制作基本操作。2.试题基本特点(1)考点知识比较全面。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不回避重点、难点知识。(2)注重水平考察,特别是操作水平的理解。(3)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和信心。二、 成绩分析及答题情况分析1. 考试成绩分析信息技术

2、高一段平均分班级高一(1)高一(2)高一(3)高一(4)高一(5)平均分74.2475.0872.1672.4574.83班级高一(6)高一(7)高一(8)高一(9)高一(10)平均分73.0073.8679.6280.3979.49本次考试,段平均分为75.45,其中平行班平均分73.65,重点班79.84,在区分度上还行,但不是很明显。全阶段90分及以上17名,80-90分128名,70-80分199名,60-70分102名,60分以下23名,其中5名为缺考,两名50分以下。本次卷子的题目基本在上课的时候都有叙述过,仅仅学生在平时的操作练习中仅仅学会操作,对于基础知识却不甚了解,造成其对于

3、知识的片面性。今后我们组内需要在操作练习中增强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2. 答题情况分析因为高一(2)班的平均分最接近段平均分,所以我对高一(2)全体学生的试卷实行了各题得分率的统计,得到如下图(其中1-40为选择题,41-44为填空题)。高一(2)班信息技术期中卷各题得分率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得分率51.02%73.47%93.88%85.71%79.59%85.71%22.45%57.14%38.78%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得分率89.80%65.31%71.43%77.55%83.67%87.76%22.45

4、%61.22%40.82%第19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第23题第24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得分率83.67%48.98%95.92%53.06%91.84%71.43%93.88%95.92%67.35%第28题第29题第30题第31题第32题第33题第34题第35题第36题得分率100.00%100.00%71.43%85.71%95.92%67.35%83.67%83.67%95.92%第37题第38题第39题第40题第41题第42题第43题第44题得分率85.71%87.76%59.18%69.39%85.71%96.94%83.67%52.55%从上图能够看出,第7题,第9题,

5、第16题的得分率最低,分别为22.45%,38.78%,22.45%。第7题考查学生对于ASCII码的理解,第9题考查数制的运算,第16题考查网页中对于表格属性的理解。该几题都是选择题。第7题是属于概念理解型,说明学生对于ASCII码还是不甚了解。第9题是数制的运算,本题错误率较高说明了学生一是对于数制的转换还是云里雾里,并未能有效掌握,二是说明学生的数学运算水平较差。第16题的错误,说明了学生仅仅知道如何操作,但是对于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属性设置的具体意义,却存有理解上的误差。填空题41-43比较简单,从最后的得分率上也看出了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其所考查的知识点。但第44题的得分率只有52.55%,

6、该题有8空,失分最多是第2、6、7、8四空,其中第二空较大的错误率是因为“_private”前面的下划线未写,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之前未接触过以“_”开头的文件夹名,以致学生担心这个符号可能是用来迷惑他们的,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们对于文件夹命名规则的不熟悉。第6空的错误说明了学生对于超链接的理解还是存有着一些误区。第7、8空的错误说明了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网页属性、表格属性以及单元格属性不能有效的区别开来。从最后的答题结果来看,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常识方面的知识理解较好,对于以前接触较少,练习也不多的模块还存有着概念模糊不清的理解。三、试卷特点分析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考核。命题的依据是教学

7、大纲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些试题使同学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正常发挥。这无疑对教学中依据大纲和教材、夯实基础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2.题目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考核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信息的获取方式,可信度?信息的检索,QQ等聊天软件的特点,使用等等。3.加强能力考核,贴近实际操作,较多题目要求解题时学生在脑海中回忆当时学习时的操作过程。4.难度适中,选择填空都比较容易,重在体现新课标要求,对有关知识与能力不作拓展与提升。四、存在问题与反思1.运算能力不够,在数制转换、计算的题目上,错误率很高,这些都要我们在后续的教学中倍加关注。2.从选择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后很少复习,考试临时突击所致。3.对于操作题,只知操作而不甚了解,对于各种属性设置分辨不清,理解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操作部分,更应加强概念的讲解,并让学生多加练习,加以分辨。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4.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