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632013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前 言武安市承国选厂领导经过市场调研并结合武安市铁矿资源优势,决定引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建设年产50kt铁精粉项目。拟建厂址位于武安市午汲镇温村北800m处。项目占地面积10566m2,其中生产区4610m2;拟选生产区南侧的荒沟作为尾矿库,面积为5956m2。按照国家、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邯郸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附专项报告,为此武安市承国选厂委托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厂及周围环境状况进

2、行了实地踏勘,搜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武安市承国选厂年产50kt铁精粉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审版)。 10月20日,邯郸市环保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该专项评价进行了审查,我所根据审查意见对专项报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编制完成了本项目专项评价报批版。在专项评价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邯郸市环境保护局、武安市环境保护局和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环评工作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总论1.1评价依据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经过, .10.28); 1.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3、例(国务院(98)253号令);1.1.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经过, .6.29);1.1.6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12);1.1.7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经过,1996.12.17);1.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第14号令, .7.19);1.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1.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1.1.11防

4、治尾矿库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令第11号发布);1.1.12武安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中长远规划(武安市环境保护局,1999年10月);1.1.13武安市承国选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武安市水利局);1.1.14“武安市承国选厂年产50kt铁精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1.15武安市承国选厂年产50kt铁精粉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专家审查意见。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2.1评价目的1) 经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掌握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状况;2)经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查清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排放量;按“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工程采用的

5、工艺、设备、物耗、能耗等环节进行分析。3) 经过分析和计算,预测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断其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4)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用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加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5)从环保法规、产业政策、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综合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的对策和建议。1.2.2评价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为指导,全面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坚持“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

6、等环保政策法规。2)坚持环评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三服务”方针,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为环境管理、决策和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3)在保证环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以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评价工作;环评内容、深度和方法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4)针对主要问题,坚持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1.3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3.1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包括:工程分析;区域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厂址合理性分析;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结论与建议等。1.3.2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环

7、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1.4.1评价范围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丘陵地区,距环境敏感点较远,本评价只对大气污染物进行达标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不再确定评价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1.4.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建设项目厂址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分析,厂址附近最近村庄为温村,与厂区相距800m,因此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温村,保护级别为二级;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为厂界,保护级别为二级。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1。表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离功能区环境目标环境空气温村南800m二类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声环境厂界2类满足相应标准要求1.5分析因子根据

8、建设工程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的分析因子见表1-2。表1-2 分析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分析类别分析因子环境空气污染源分析粉尘声环境污染源分析、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固废污染源分析尾矿砂、废石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植被变化、水土流失1.6评价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本次专项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1)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

9、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3) 控制标准:尾矿处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相关标准。以上相应标准值见表1-3、表1-4。表1-3 评价采用标准值一览表项目因子标准值依据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TSP(日均浓度)0.30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LeqdB(A)昼60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夜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粉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厂界噪声LeqdB(A)昼60dB(A)工业企业厂

10、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夜50dB(A)表1-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70552 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东距京广铁路邯郸站26.5km,南距邯长铁路600m,东北距石家庄150km,距北京400km。武安市承国选厂位于武安市午汲镇温村北800m处,西北距上泉村2km、上泉选厂1.5km,北距下泉村1.5km、下泉选厂1.0km,西距贾庄2.5km、武安热电厂和文丰钢铁有限

11、公司3.0km,正西1.3km为上泉村型煤厂。厂区南侧为尾矿库,尾矿库系荒沟,设计库容47700m3,服务年限为3.6年。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关系示意图见附图3。2.1.2地貌武安市地形较为复杂,全市地形总体趋势为西高东低,逐级下降,自西向东各类地貌呈阶梯状分布,高差较大,间有山区、丘陵、盆地、平原、洼地、沙丘等多种类型。境内最高点为武安市境内的青崖寨,海拔1899m。山区平均标高海拔500m;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50m;区域总耕地面积为93.3万亩,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4.4,土壤主要为淋溶褐土、褐土化潮土、潮土及盐碱土等。温村位于武安市区西南3.5km处,属西午汲镇管辖。全村耕地面积2

12、800亩,人口1300人。2.1.3地质 武安市所处地带为古生界二叠系地层,由砂岩、炭质、粘土质页岩、泥岩及其它砂岩、灰岩组成,属陆海过渡相与陆相沉积,厚约881m994m。下部的山西组与下伏石炭系太原组为连续沉积,也是主要的产煤层。2.1.4气象气候武安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鲜明。其主要的表现:昼夜温差较大,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是四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600h,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低气温为-19.9,极端最高气温为42.5,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为26.3;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3.2。年平均相对湿度6

13、2,年平均降水量629.1mm,年最大降水量为1472.7mm,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56,12月次年1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8。武安市盛行风为季候风和地形风两类。季候风:冬季受北方干冷气团控制,盛行寒冷的西北风;春季多为偏南风;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控制多为东北风;秋季多为偏西风。地形风:县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地势高峻、气温偏低,东部盆地地势低,气温偏高。冷热空气对流形成地形风。县境自西北向东南有南北洺河两条河谷,形成天然风道。四季之中,屡起西北、西南及西风。春季因气温变化较快,特别盛行。多年平均风速2.6m/s,极端最大风速29m/s。2.1.5地表水武安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洺河、北洺河两

14、条季节性河流。北洺河全长62.3 km,河床平均宽约400m,流域面积513.5km2,属季节性河流。南洺河发源于武安市阳邑,全长80km,汇水面积660km2左右。上游到车古有常年地表径流0.20.3m3/s,到下游逐渐渗入奥陶灰岩,成为峰峰泉群补给来源之一部分。北洺河发源于活水一带西北山区,流经团城、至武安市区与南洺河汇合。在活水以上亦可见常年地表径流0.21.0m3/s,到灰岩地区即渗入地下补给灰岩含水层。2.1.6地下水武安市地下水主要是第三纪及第四纪地层空隙水。在第三纪地层中夹有松散的砂、砾岩透镜体,厚度不大、个别地区由于构造层位等关系,地下水具有较大的压力,为承压水。由于第三纪地层

15、主要由较厚的弱透水粘土构成,故夹于其中的砂砾岩透镜体中水量甚少,有的甚至无水,而且补给条件也较为困难,因此没有开采价值。第四纪冲积、洪冲积空隙水,岩性依次往下为黄褐色、棕黄色的亚粘土、砂砾石、卵石、粘土含卵石、卵石含粘土等沉积物堆积而成。水量较为丰富。地下水的流向自西向东,补给主要来自南部及西部地下水径流。水位埋深大多在200m以下。地下水水质矿化度小于2g/L,其中盐碱度很小,属好水范围,适合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选厂所在地区地下水埋深在200m以下,远低于选厂尾矿库的底部标高。2.1.7土壤武安市境内土壤资源较为复杂,全市分布大致为棕壤和褐土两个种类。2.1.8植被 武安市境内属半旱生森林丛草原、草甸植被区,植被资源丰富,植被结构复杂,现查明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均有一百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