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2981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三资”管理制度(7篇).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三资”管理制度一、加强_“三资”管理的主要任务(一)加强_资金的管理1、建立完善制度。各村要建立健全财务预决算、银行存款账户管理、_资金审批领用、收支结报、票据使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档案等财务制度。制订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出差、用车、通讯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2、规范票据管理。村各种收入款项必须开具县统一的收款收据,并及时入账,不得使用自购收款收据;村各支出款项必须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并须写明用途或事由,严格审批手续,严禁白头_入账。(二)加强_工程建设项目和资产资源交易项目管理1、加强_工程项目管理。开展_工程项目建设首先要考虑_经济承受能力,防止

2、村_经济超负荷运行。2、加强_资产资源交易项目管理。_资产及资源承包、出租、转让和大额批件物品采购等事项必须经村班子_讨论后,提交村社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形成书面决议。3、加强项目合同签订和结算兑现管理。_工程项目和资产资源承包、出租、转让及大额批件物品采购等必须签1订书面合同(协议),合同(协议)要内容完整、条款齐全合理、手续完备。对工程建设项目和物品采购项目,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支付工程项目资金,不得擅自支付工程款;工程_必须由工程建设单位开具全额的统一税务_。对村资产资源承包、出租和转让等,要建立合同台账,按合同规定及时足额收交承包款(租金、转让款),防止_资产流失。(

3、三)加强资产资源的日常管理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盘盈盘亏均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做到账实相符。2、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建立债权债务明细登记簿,对村各项债权债务,按其类别和用途,将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数量及经手人、证明人等情况登记入簿,切实掌握村债权债务明细情况。同时要及时催收各项应收款。对确实已成呆账的,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坚决制止新增不良债务,严禁举债垫付各种税费,严禁借新债还旧债,严禁举债盲目上工程建设项目。3、加强资源管理。重点加强法律规定属于村_所有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杂地、荒地、滩涂、水面等)的管理

4、。要进一步规范村_土地发包或征用程序,2完备相关手续,建立村_土地征(占)用台账,对村_土地征(占)用单位、征(占)用时间、地块、面积、价格、补偿资金总额、实际到位总额等情况及时记入台账。加强对村_非农建设用地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村_非农建设用地备查登记制度,对非农建设用地的取得、使用情况在备查账中进行详细记录,并向村民公开。农户承包土地依法征用后,要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做好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权证的变更工作。二、完善“三资”监管机制(一)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村民主理财小组须实行按月理财,逐笔_财务收支

5、原始凭证,并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手续不全或不合理的开支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村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落实。对村重大“三资”管理事项实行全过程监督,真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二)加强考核检查乡党委加大对_“三资”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加强对各村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货币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票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制度执行情3况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4村“三资”管理制度(二)一、加强_“三资”管理的主要任务(一)加强_集体资金的管理1、建立完善制度。各村要建立健全财务预决算、银行存款账户管理、集体资金审批领用、收支结报、票据使用

6、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档案等财务制度。制订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出差、用车、通讯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2、规范票据管理。村各种收入款项必须开具县统一的收款收据,并及时入账,不得使用自购收款收据;村各支出款项必须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并须写明用途或事由,严格审批手续,严禁白头发票入账。(二)加强_工程建设项目和资产资源交易项目管理1、加强_工程项目管理。开展_工程项目建设首先要考虑_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村集体经济超负荷运行。2、加强_资产资源交易项目管理。_集体资产及资源承包、出租、转让和大额批件物品采购等事项必须经村班子集体讨论后,提交村社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

7、定,并形成书面决议。3、加强项目合同签订和结算兑现管理。_工程项目和资产资源承包、出租、转让及大额批件物品采购等必须签1订书面合同(协议),合同(协议)要内容完整、条款齐全合理、手续完备。对工程建设项目和物品采购项目,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支付工程项目资金,不得擅自支付工程款;工程发票必须由工程建设单位开具全额的统一税务发票。对村资产资源承包、出租和转让等,要建立合同台账,按合同规定及时足额收交承包款(租金、转让款),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加强资产资源的日常管理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盘盈盘亏均要查明原因,及

8、时处理,做到账实相符。2、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建立债权债务明细登记簿,对村各项债权债务,按其类别和用途,将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数量及经手人、证明人等情况登记入簿,切实掌握村债权债务明细情况。同时要及时催收各项应收款。对确实已成呆账的,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坚决制止新增不良债务,严禁举债垫付各种税费,严禁借新债还旧债,严禁举债盲目上工程建设项目。3、加强资源管理。重点加强法律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杂地、荒地、滩涂、水面等)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村集体土地发包或征用程序,2完备相关手续,建立村集体土地征(占)用台账,对村集体土地征(占)用单位、征(占)用时间、地块、面积、价格、补

9、偿资金总额、实际到位总额等情况及时记入台账。加强对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备查登记制度,对非农建设用地的取得、使用情况在备查账中进行详细记录,并向村民公开。农户承包土地依法征用后,要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做好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权证的变更工作。二、完善“三资”监管机制(一)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村民主理财小组须实行按月理财,逐笔审查财务收支原始凭证,并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手续不全或不合理的开支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村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落实。对村重大“三资”管理事项实行全

10、过程监督,真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二)加强考核检查乡党委加大对_“三资”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加强对各村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货币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票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制度执行情3况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4村“三资”管理制度(三)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坚持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和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建立内控制度,以村建账,独立核算。实行预、决算管理和成立监督管理,履行“双签双审”,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凡属集体资金必须全额纳入村集体账内核算,重点监管货币资金,不坐收坐支,不设“小金库”。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或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将

11、村集体账务资金委托给镇农村会计中心代管。集体资产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产权登记、财务会计、民主理财、资产报告等制度。涉及集体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民主讨论决定。2、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管理的,采取招、投标或其它公开方式,按市场原则确定承包(租赁)经济指标及承租人,同时做好承租合同的签订、兑现工作。签订合同时,要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承包者利益关系的原则下,合理确定承包金和折旧等指标。3、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按照稳健经营、确保收益的原则,建立并落实股权代表人制度。4、实行自主经营的,制定村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经营目标,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接受村民监督。5、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拍卖、联营、股份合

12、作、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确保资产保值增值。6、加强对所属企(事)业集体资产运行状况的监督,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挪借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管理制度1、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在的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受国家法律保护,其所得收入归属于村集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集体土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3、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经营方式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的有关规定。4、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征地补偿费的管理,

13、有关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案、青苗补偿费与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的分配方案、土地补偿费的有偿使用方案、安置补助费的分配标准与分配方案、土地补偿费收益的分配方案等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意见,交村民(成员)代表会议认定,报镇里审批。5、享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人员的资格,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确定,并报镇政府备案。6、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监管,实行专户专账,专项管理。7、加强对集体资源性资产的承包(租赁)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承包(租赁)人,发包(租赁)收入要全额纳入集体账内核算。8、征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及时将批准征地机关、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

14、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向村民予以公告。9、主动接受镇政府对集体资源性资产发包收入和征地补偿费的收支情况的内部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列入村务公开内容,接受村民监督。村“三资”管理制度(四)为加强和规范农村_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农村_资金管理制度(一)现金管理制度1、严格实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不准坐收坐支,不准白条或预领条抵库。除按规定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外,村各项经济往来收付款均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严禁设账外账、小金库、公款私存或挪用、多头存款和大额现金支付等,严禁违规出借_资金或用_资金参加商业保险、购买股票、

15、期货或基金等,严禁为任何人或单位提供担保。2、制订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出差、用车、通讯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财务收入管理制度1、村级收入必须列入年初预算,经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认后,报乡镇农经站备案。2、村级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经批准的“一事一议”筹资;“四荒地”、机动地等闲置固定资产拍卖、租赁、承包及有偿使用收入;_统一经营收入;转移支付资金;土地补偿费;上级部门拨付专款(救济扶贫款、其它_);_统一收取的谁受益谁负担资金;其它收入(清收历年欠款、各种代收款、利息收入等)。3、村级收入必须使用交城县统一制定的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收取的资金必须在_日内缴存农经中心统管资金专户。对不及时缴存的村委会、自然村、村民小组,镇财政所、农经中心暂停划拔村委_有工作经费及项目经费。4、各村所收各种款项,由村报账员收取和报账,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收取。乡镇农经中心与村报账员要定期核对银行存款、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账实相符。(三)财务开支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