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629709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主题 色彩 爱什么颜色教材分析 爱什么颜色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句,相同的结构段式勾勒了三副绚丽的色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第一幅画面描绘了碧绿的禾苗,碧绿的小草,碧绿的梦.这是对自己农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幅画面描绘了火红的朝阳,火红的枫叶,火红的队旗。这是作者对自己学习生活的热爱。第三幅画面描绘了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自己身着蔚蓝的军装驾船乘风破浪保卫边疆,这是小作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作者喜爱的碧绿、火红、蔚蓝三种色彩,实际上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胸怀。诗歌虽篇幅短小,但层次清楚。

2、每一小节都以“我”爱什么颜色起笔,然后交代喜爱的原因“因为”,最后落笔在自己身上,强调喜爱这种颜色的真正原因。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到亲切、自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部分优美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教法学法:学习抓周围美好的事物抒发自己情怀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读中想象的阅读习惯。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欣赏蓝天、白云、绿地、火烧云、彩虹。2.你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交流(也可展示资料)3.文中小朋友喜欢什么颜色?

3、(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自然界中绚丽的色彩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色彩世界,使学生感受美,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 三、自读感知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问、拼、查等)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3、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针对学困生)。 碧绿蔚蓝辽阔将来战士乘风破浪威武海疆 4、指名读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及识字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自读情况。) 四、细读感悟入情品读 1.轻

4、声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师相机板书:碧绿火红蔚蓝 2.你喜欢哪一节就认真读哪节并结合插图想想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懂?3.汇报、交流从哪儿明白了什么?怎样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4. 根据汇报交流情况板书:爱家乡爱生活有理想 5.教师参与读。 6.从这首儿歌中,我们看到了爱家乡、爱生活、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让我们把对他们的爱表达出来。 a自由读全文。 b这么美的诗歌想不想背诵?(设计意图:自学探究,了解诗歌内容。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深入理解诗歌,悟出情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想像。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体味诗歌蕴含的感情。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后,学生入

5、情的读文,把体会到的感情在读中充分表达出来。) 四、联系生活尝试创作 1.刚上课时,我了解到同学们各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仿照儿歌,借你喜欢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2.说给组内同学听。 3.学生如感困难,教师可以先编儿歌读给学生听。(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创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特色,提升对自然界中色彩美的情感体验,使爱家乡的教育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词1.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2.谁帮助他写这个字(结合词语)。 3.抄写词语碧绿蔚蓝辽阔威武乘风破浪(教师巡视指导)4. 鼓励学生摘抄描写色彩的词语;写出“碧绿火红辽阔威武”的近义词 (设计意图:互帮互学,化难为易,鼓励

6、积累) 六、实践作业:把自己编的儿歌配上画办一份手抄报。板书: 碧绿爱家乡 爱什么颜色火红爱生活 蔚蓝有理想课堂检测 1、比一比,组成词语。辽()将()战()乘()武()疗()江()站()诚()伍()2、填字组词,看谁的词语宝库最丰富!()绿()绿绿()绿()()蓝()蓝蓝()蓝()()红()红红()红()3、续编诗歌,你一定更精彩!我爱 颜色,因为 是 的, 是 的, , ,也是 的。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

7、处的意识。教法学法: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观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是什么颜色的?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片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据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三、 出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8、的意识。四、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小组长带领成员商量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扫除阅读障碍。2、教师帮助提出学习方法供学生借鉴。 (一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相互检查,相互提高。 (三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四、阅读交流,深化理解 1、指名交流初读收获,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仔细阅读课文,形式自选。边读边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同时完成“语文天地”的“图示蒲公英的变化”。读后全班交流。 3、再读课文,思考:“新发现”之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9、?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心里可能怎么想?找出有关句子,前后联系起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4、请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通过充分的读来表达内心的收获和想法。 5、总结:大自然多么有意思!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它的有趣和美好,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让自己的眼睛敏锐一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五、思考交流,深化认识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发表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六、学习生字,积累

10、词语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再写下来。课堂检测 1、比一比,组成词语,可要仔细分辨哟!第()住()反()开()弟()注()返()升() 2、按要求写词语,只有动脑筋才行。写近义词:随意()引人注目()写反义词:开心()合拢() 3、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花草,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再写下来。 五彩池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它的美丽神奇。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五彩池的成

11、因,感受其景色美丽。2、养成边读边想象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谈话:谁来告诉大家以前到哪儿游览过,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说自己的见闻。 2、导入:老师真羡慕你们,我们要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去观赏一下那里的美景佳画。板书课题,齐读。 二、汇报交流,初读课文。 1、组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或查阅的资料,告诉你的小组同学,通过资料,你对五彩池有了哪些认识,印象如何? 2、指名畅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师生及时点评鼓励。3、通过课前收集和查阅资料,同学们已经对五彩池产生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同学们想不想去欣

12、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课文,争取尽快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检查初读情况:(1)读字卡,检查字音。(2)读句段,检查课文。三、略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用稍快的速度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的五彩池与你课前认识的五彩池异同之处有哪些?课文描写的五彩池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 2、再请同学们略读课文,边读边搜寻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看谁是读书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下,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时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疑点,不要漫无边际地乱提一气。四、读书解疑,深化认识。 看得出,同学们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它的神奇与美丽表现在哪里呢?它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呢?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再来切身感受一下吧。(一)学习“五彩池的特点”。1、文章的哪些内容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标注重点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想一想这些句子描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的特点。 学生自学。 2、请学生把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