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工艺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2798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装配工艺规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装配工艺规程JMDQ/ZY-01/3-2017共 3页第 1页的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制造的主要工序是电气装配,为了确保其装配有序、规范,保证装配质量,制定本工艺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的电气装配。工序流程装配前准备电器件装配次配线二次配线接地保护电路的连接仪表校对及电器元件整定出厂检验装订铭牌加施标志包装入库(出厂)据依图纸、电气元件安装使用说明书和GB7251.1 标准。工序检验记录一般工序过程自检,不作记录。但是,如发现电器元件、母线、绝缘导线和绝缘支撑件的不合格情况,应报告检验员。具体工艺要求工序步骤工艺质量要求使用检具工验设备装配前准备报检;自检; 2.互检

2、; 3良好的工作习惯: 1.熟悉装配图、电气原理图和二次线路图,了解清楚产品的结构形式与用图,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技术参数, 确 定安装工序和次序。有疑问及时报车间主任。接收柜箱壳体、柜内结构件、安装板、安装梁等部件,检查其各部件尺寸及开孔等是否与图纸相符合, 面表是 否有画线、 刮花等现象。领用电器元件、母排、绝缘导线、绝缘支撑件等所需元件和材料,检查器件、绝缘导线、绝缘支撑件的外观有否损伤,其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等是否与图纸符合。其中有附件的元器件应特别注意,如断路器操作把手,储能把手等,有缺少及时汇报。谁组装的元 器件,谁就要保证附件不缺少。 ,:伏特,常见电压规格: 24V ,3

3、6VVUE: 额定电压,(额额定环境条件IN:220V110V , 380V 。额定电流,定电压、温度、海拔、安装条件等) 下,电气设备长期连续工作允许通过电流; A:安培 准备安装用工具。这里多说一句,我们二次的压线钳是不是不好用,如果不好用及时汇报,该买买。这种多台开关排列的开关柜组,如GCS/KYN28A-12柜型在排列之前注意排列的方向与顺序,其实最简单的环节是最容易麻痹大意的。 自检在安装各种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元器件时,除应满足有电器元件 #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尚须符合元件本身的技术要求,安装否则就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 阅读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明确其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其实在

4、我的工作中,也有大部分的时间在看使用说明书,就看怎么运用。 阅读装配图,明确该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和隔离距离。对于某些开关(如DW15 断路器),应保证足够的间隔距离 (大于开关的飞弧距离) ,防止电弧引起的短路现象。 发热元件安装应考虑到对相邻元件的影响。 电器元件应可靠固定,经常受到振动的元件,应采取防松措施 ;设备投入运行后,需要定期小修或大修,不能因元件安装位置的不妥造成维修的困难,如:熔断器的安装应顾及更换熔芯时四周保持安全距离;动力配电箱上元器件,建议采用单面螺钉定位安装,以方便用户日后维护和更新。 真空断路器动静触头应特别注意,触头应保证最低咬合距离要求, 1525 毫米; 电流互

5、感器应特别注意,互感器二次侧在运行中绝对不可以开路,如果在开路状态下运行,电流互感器就变成一台变压器,产生高压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至少有一端接地;安装互感器的时候应注意电流变比与电流方向。电压互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短路,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防止一次二次击穿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安装卷尺自检板手改锥电压互感器的时候应注意电压变比。装备配结束清除与设备运行无关的一切杂物,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电器元件安装前, 应先安装电器元件支撑固定梁或板,它们的安装要求如下: 根据已确定的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和隔离距离,确定前后、左右、上下构构架梁的安装次序和各构架梁的安装位置和距离。依据各构架

6、梁的安装次序和安装距离, 顺序安装各构架梁,保证各构架梁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安装位置和距离符合装配图纸要求。 对于不影响后续安装的构架梁应予以紧固;影响后续安装的构架梁的固定螺栓应带上,可不别马上紧固, 待安装好后续电器件后,再予以紧固。对于安装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小断路器等小型电器的支撑固定安装板,或者对于安装仪表的安装固定板,应先开好安装孔;依据方便性,可先将电器件或仪表安装在安装板上,然后,再整体将安装板安装固定在柜内构架梁上;也可先将安装板固定在柜内构架梁上后,再安装电器件。 要求:将支撑构架梁和安装固定板,与柜骨架用螺钉紧固牢靠,注意加螺钉防松垫。 在确认电器元件支撑固定梁或板安

7、装好后,依据电器元件安装工艺规程要求,对各电器元件实施安装。 常用接地接零技术。正常情况大部分电器设备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但是由于绝缘老化、失效导致外壳带电,人触及外壳导致触电。接地接零技术就是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电气装配工艺规程JMDQ/ZY-01/3-2017共 3 页第 2 页具体工艺要求工序步骤工艺质量要求使用检具工验设备一次# 母主回路母线的选配、制作和安装连接,应按一次配线弯排自配线线制铜排及主要说明如下:工艺规程和产品设计要求进行。机检作和导线按照国标截面积,环境平均温度35 度选择。根台钻安装据装配图要求和额定电流容量,确定母线类型和规格。手板及一根据装配图、主母线安装位置及一次

8、回路元件安装锥改次回位置,准确确定各段母线的长度,并进行母线的制作。路的在母线安装前, 应先按照装配图的位置和间隔距离母线连接夹在柜内安装好用于母线支撑固定的母线框、要求,这些母线绝缘支撑件额定绝缘电板和绝缘支撑子。注意:压等级和爬电距离应满足要求。 标准的配 GB7251.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对于符合应与出线回路其中性母排上的接线连接端子数目,电箱,数目相同。 安装负载接线端子和负载出线口。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一次线装配注意事项 1.电气元件及 .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2.如有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3. 4.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

9、松托。 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 两个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 5. 束的固定。 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电抗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6. 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柜内的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的热影响。 7.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内其他发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主令操纵电器元件及整定电器元 8. 热元件的对流方向。 按钮而误动作或动件的布置应避免由于偶然触及其手柄、 整定装置一般在整定完成后应以双螺作值变动的可能性,系统或不同工作电 母锁紧并用红漆漆封,以免移动。 9. 熔断器、使用中易于

10、10. 压电路的熔断器应分开布置。 应不经拆卸其他部件损坏、 偶尔需要调整及复位的零件, 铜排搭接面应平整, 以便于更换及调整。 11. 便可以接近,的铜排应在搭接面压花。开孔应确保没有毛刺,大于 50*5 注意互感器安 12. 铜排弯曲较严重的应校直再进行加工。 或者装装位置, 不要铜排做好了发现互感器没地方装了, 一次铜线禁止直角弯曲, 压接线上互感器没法接线。 13. 鼻应用专用的压线钳。 二次# 二在二次配线前, 应先按照二次接线图纸的要求, 确定二次剥线自检配线次配按照连接走线绝缘导线的型号规格、长度、根数和标号;钳线的二次配线工艺规按照路程,确定二次绝缘导线的长度;压线制作绝缘导程

11、制作二次绝缘导线,以备二次布线用。注意:钳线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得低于各电器元件的额定工作电压。打号旋钮这些设备不管图纸上这里特别说明,信号灯,按钮,机柜的指有没有要求做标识牌都必须安装标识牌。对于JP二次线在弯曲跨板时示灯图中另外说明是否需要标识牌。讲解为什么不能直不能折成锐角,应自然平顺弯曲过度。角弯曲。二次线不能直接接在螺栓上。端子标识应清晰,无遗漏。顺序一致, 无遗漏;导线标号应清晰, 顺序正确,接线鼻压固定件在最后都应自己检查。端子隔板、挡板、母线紧,保证牢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高压柜电缆室、接线之前检查二次元器室等舱室严禁使用粘板固定导线。件是不是符合图纸。接线在主要电器件安装完毕后,

12、 应接着安装固定中间接线端保板手自检行线护接线端子和行线槽等二次布线辅助件或者一些小子、固改锥辅助定要求安装间隔距离适宜, 型电器件整体固定安装板。牢件安固,排列整齐,便于接线和走线。装二#按照二次接线图要求,进行二次回路(包括辅助回路和改锥自检次布控制回路)各电器元件、仪表和中间端子之间的接线连接。万用线二次回路的接线、走线、绑扎固定等,应严格按二次表配线工艺规程要求和电器元件制造商说明书要求进行。要求接线正确,排列整齐,固定紧密,接触良好。保护接地回应按产品设计和保护电路装配工艺规程要求,实现板手自检路的连接主接地螺钉与所有应接地部件之间的连通,形成完整的保改锥护电路。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可能涉及的需接地连通的部件,包括金属柜壳体骨架、门、隔板、盖板、各电器元件接地部位、 抽屉壳、保护接地导体等。对于依据GB7251.1标准的配电柜,如产品设计未作明确规定,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