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62687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阅读 七律 长征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学习者分析: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然而对当前的小学生来说就有些遥远了,单靠老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是无法让未经风雨的学生体会出长征的艰辛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前教师以长征的视频、图片、长征线路图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听觉上、视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实现语文教学的

2、潜移默化。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理解诗意、感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教学策略 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引导感悟相结合,适时补充相关影像或其他资料,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长征有关资料,通过借助工具书,预习诗文。 2.教师:查找长征相关资料,准备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或画面,准备视频电视剧长征及歌曲长征。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解题。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史上这

3、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教师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2、 学生介绍解释“七律”知识及时代背景。(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3、播放了视频电视剧长征的片段及歌曲长征。设计意图题目入手,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先了解了长征的历史,学生了解了红军当时的境地是上有敌机,下有追兵,敌强我弱,所以我们必须长途跋涉,在转移中寻求生存,我们只能走无人能走的地方,可谓“绝地求生”,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整体感知。出示阅读提示(请一位学生读,明确要求):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

4、和感情。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诗歌描写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三、品“万水千山”体会“远征难”。请同学们画出体现“远征难”的词语,谈谈”难”在哪里?明确:万水千山: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困难多,艰险多。A那么红

5、军战士们渡过了哪些河呢?请你在诗中找出来。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谁来读一读写水的诗句。B、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过哪些山呢?找出:五岭、乌蒙、岷山。谁再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C、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让你感受到什么?2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设计意图以“万水千山”为突破口,通过“万水千山”的理解,一方面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一方面结合课文语境,学习词语,增加词汇量,使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起来。B、品“只等闲”:请同学们画出体现“只等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1、“腾细浪”、

6、“走泥丸”1)、说感受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2)、看图。师板画图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 引导: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3)、学生练读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主席和

7、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男女合作读,再齐读。(5)这两句诗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暖”与“寒”过渡:还能从诗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红军的勇敢?(1)请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暖”。 引导: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高兴呀!再读(2)看影片飞夺泸定桥,理解“寒”(心惊胆寒)。不要说攀着铁索过桥,就是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3)预答:害怕 (这就是寒)读 心惊肉跳 (这就是寒 )读毛骨耸然( 这就是寒

8、)读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预设: 惨烈、激烈(这就是寒)你读! 惊心动魄 ( 这就是寒 )你读(3)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红军的“不怕”(4)从一暖一寒这对反义词你感受到当时红军战士的心情怎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组朗读)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这一暖一寒再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读;这一寒一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红军把困难视为“等

9、闲”的乐观精神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悟“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质疑:更喜?读读前面的诗句,细细琢磨。(有过哪些喜?)2)、他们翻越了五岭和乌蒙,他们渡过了金沙江,夺下泸定桥,这一切他们都曾乐观的面对,虽然如今面对的大雪山终年积雪,绵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他们依然乐观;不放在眼里)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谁不高兴呢?所以,毛泽东看到的是“三军过后”(生接)“尽开颜”3)师:是啊,红军是英勇的,红军是乐观的,难怪毛泽东会那样豪情万丈地赞道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四、渲染气氛,激情总结 同学们,红军长征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还有很

10、多很多,诗人毛泽东颂扬红军的诗篇也有很多很多,长征这首诗,感动了无数人,多少文人学者为它赞叹,多少音乐家为它高歌,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歌曲长征。2再次播放歌曲长征,指名配乐朗诵。设计意图结尾欣赏长征,指名配乐朗诵,意在创设情景,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五、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师:同学们得到的启示很大。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以后同学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妨想想红军长征,一定会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让你勇敢地战胜它。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最大收获。2、拓展延伸交流所搜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长征诗词,说说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11、。六、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 大渡远征难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不 更 怕 喜 只等闲 尽开颜 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教学反思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年,对于我来说也并不熟悉,为了教好这一课,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关于长征的画面,深深体会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贴近作者的心,感受到长征的艰辛,领略到乐观的精神,感悟到必胜的信念。这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这首诗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细析教材,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我的设计了扣住“远征难”和“只等闲”,运用背景资料、音频等

12、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到长征难,体现在“千山万水”这个词中。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寻找诗中写到的“山”和“水”,再利用课件以图引路,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红军战士中的一员,要翻越这样的崇山峻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心里会怎么想?”利用学生的换位思考以达到进一步感受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说在预设与生成这点上效果还好。教学中我还非常注重朗读指导,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将读贯穿于教学始终,读诗对语言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同学们还从中认识到诗歌的二四六八句押韵的特点,可谓是意外收获。但是教学中也留下了遗憾,教学中放手仍然不够大胆,自己的指导过多。修改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