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2568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3C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模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讯会议系统建设方案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 月目录1需求分析51.1项目总体需求51.2设计依据标准51.3设计十大原则72系统设计102.1系统配置102.2系统组网图112.3系统配置说明112.3.1多点控制单元- H3C ME5000112.3.2主会场分体式终端 H3C MG6060143系统功能及应用163.1点对点远程会议163.2多组会议同时召开163.3多画面会议173.4双流会议173.5多种会议模式193.6图像轮巡功能193.7会议控制功能193.8终端掉线重邀193.9全路混音及闭音203.10简体中文界面204系统可扩展性设计204.1系统扩容204.2级联

2、功能215系统安全性设计225.1电信级双机热备235.2MCU安全性235.3终端安全性236网络适应性设计246.1系统的QoS保障256.2支持混速256.3带宽优化256.4跨网段组会266.5支持防火墙、NAT穿越267会议室设计建议287.1视频会议室总体设计要求287.2视频会议室类型,大小与环境287.3会议室的布局307.4会议室的照度317.5会议室的声学要求327.6传输条件327.7会议室实例338典型案例介绍341 需求分析1.1 项目总体需求本工程完成后,能在XXX视频会议系统内实现交互式会议、及时交流,远程培训等功能。该视频会议系统应该是一个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

3、能优秀、扩展灵活、标准开放的系统,并且能够综合考虑到该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等各个方面适应未来视频会议和多媒体应用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已有的投资。(请加入招标书内的系统需求)1.2 设计依据标准(1)国家标准: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2006年1月开始实施)(2)国际标准ITU-T协议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IITU-T H.231:用于2

4、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ITU-T H.281:在视频会议中应用H.224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ITU-T H.282:远端设备控制逻辑通道传输ITU-T H.283:多媒体应用的远端设备

5、控制协议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ITU-T H.331:关于视频会议系统单向接收的通讯规程ITU-T T.120系列建议:视频视听系统用户层数据协议T.121:常规应用模板T.122: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多点通信业务T.123: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网路特定传输规程T.124:通用会议控制T.125:用于声像会议和视听会议的多点通信工程的详述T.126:多点静止画面和注解协议T.127:多点二进制传输协议T.128:多点应用程序共享ITUT G.703:数字系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ITUT

6、G.704:用于一次群和二次群等级的同步帧结构ITUT G.735:工作在2Mbit/s并提供同步384kbit/s数字接入和/或同步的64kbit/s数字接入基群复用设备的特性ITUT G.711:话音步率的脉冲编码调制ITUT G.723:语音双速率编解码标准ITUT G.722: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PPCM)的语音编码标准ITUT G.728: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3)国内标准YD/T5033-20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15839-1995 641920kb/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暂行规定)GB/T16858-1997 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

7、机控制规程TZ020-95 641920kb/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T822-1996 P64kbit/s会议电视编码方式YD/T927-1997 用于音像和视频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YD/T936-1997 音像和视频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协议YD/T948-199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通用应用模板YD/T970-1998 通用的会议控制YD/T971-1998 多媒体会议的特定网络的数据协议栈YD/T995-199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YDN077-1997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N075-1998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范YDN090-

8、1998 多媒体会议型业务技术要求(窄带会议型业务)1.3 设计十大原则基于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华为3Com公司提出了对视频会议系统的选型 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先进性、标准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灵活性、易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1先进性系统设计达应到业界领先水平,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关的规范要求;采用当今最新和尖端的IT、通信、多媒体处理和视频会议等的成熟技术。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且整体系统设计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2标准性会议电视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ITU-T的一系列有关会议电视的国际标准的制定。 系统设计应严格按照

9、国际和国家标准设计。具体包括:遵循标准的整体协议框架,提供标准接口,使用标准的音视频协议,支持标准的视讯与数据协同工作方式等。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能够与其它国内外主流厂家的设备系统平滑级联或互通。基于H.323标准,在IP网络基础上构建视讯系统,可以和其它业务共享带宽,实现三网合一,充分利用资源,符合标准性原则。3实用性建议系统设计既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根据国内用户实际需要进行系统配置;系统设计应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的特点,具有多种管理方式:终端图形界面、WEB界面;并能支持中文会场名,会议主题、会议临时通知等文字提示,可以使视讯会议发挥更佳的临场效果。 4集成性从易维护

10、的角度考虑,系统应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功耗低;同时在高度集成小型化前提下,应具有多种功能。 5可扩展性系统设计要考虑今后网络和业务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方便地实现视频系统的扩展与升级。系统设计要考虑今后网络及视频的发展,应具有较强的扩展性;MCU采用10/100/1000M以太网接口的连接,最好具有二个以上网口;能为用户提供网络负载均衡的功能。6灵活性要求系统参数配置少,调整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要求MCU支持Web 远程管理方式。Web 管理方式要比Client 端软件管理方式灵活很多,可以实现移动会议调度,如当领导到外地视察,需要开现场视讯会议,假设采

11、用Client 端软件管理方式则需要在外地会场再安装一套Client 端管理软件,而采用Web 管理方式,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管理软件,任意一台PC 都可直接通过浏览器管理调度视讯会议。 7易操作性MCU和终端都应采用基于WEB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全中文人机对话模式,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终端具备一定的会控功能,便于使用者用遥控器进行操作。8安全性系统应具备系统级安全性,用户级安全性,维护级安全性。系统级安全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硬件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有效抵制网络病毒和黑客等的攻击。用户级安全性:MCU应具备多级密码保护;终端应能提供配置数据安全功能。远程控制和维护安全:终端远程Telnet

12、、WEB Server功能,应为每种业务分配用户名和密码。9可靠性系统结构集成度高,能够长期稳定工作,保证7*24小时不间断地稳定可靠运行,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强,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考虑到管理人员误操作或非正常断电或设备意外故障的情况,MCU应能提供双机热备技术。备份MCU将及时接替原MCU将会议继续召开,保证了重大会议持续稳定地召开,减轻会议管理人员的负担。 10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包括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系统运行后经济效益预算的可能收益;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

13、用;系统的免费升级。2 系统设计2.1 系统配置为构成*视讯会议系统,在中心会场配置1台ME5000。ME5000可通过模块叠加,扩展到更大规模容量,并支持最高4M的高清终端接入。ME5000系列MCU支持支持16画面分屏显示,并可提供语音激励模式、导演模式、主席模式、连续出席模式等多种会议模式,从而为用户在会议的调度和控制管理上提供极大的方便。ME5000的具体信息可参见附件中的产品说明。在主会场,分会场配备H3C高清视讯终端MG6060。H3C MG6060终端支持H.263、H.264等视频编解码协议,并采用了专有的视频前、后处理技术,使得图像质量大大提升,在周围环境光照较差或者会场颜色

14、搭配不甚和谐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得到清晰、自然的图像。视频功能主要特色功能包括动态4CIF高清图像、H.239双视频流传送、画中画(PIP)、双屏显示、分屏显示、VGA输入、VGA输出、桌面传送、图像屏蔽、图像参数调整等。有关H3C MG6060终端的详细信息参考附录中的产品说明。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地点MCUXXX中心机房终端XXX会场终端XXX会场终端XXX会场 2.2 系统组网图H3C MG6060管理台主会场H3C ME5000H3C MG6060分会场H3C MG6060H3C MG60602.3 系统配置说明2.3.1 多点控制单元- H3C ME5000H3C ME5000多媒体服务器是华为3Com 于2006年推出的最新款视频会议MCU产品,产品特性包括多达16画面的多画面切分切换控制、中文字幕功能,更具备H.264视频编解码的四分屏使多分屏画面更加清晰。整个产品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制作完成,性能卓越,稳定,突出强调视频会议实时、稳定、安全、流畅召开等特点。H3C ME5000多媒体服务器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独创特性双机热备:H3C ME5000支持MCU双机热备技术的使用,完善地解决了视频会议召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意外情况造成工作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