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62501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沫若诗两首现诗三首作者:日期:(第11讲)初二语文同步辅导教材教学内容郭沫若诗两首现代诗三首天上的街市、静夜目的和要求】一、体会两首诗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二、理解作者在诗中利用联想和想象表现的思想感情。三、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重点和难点】一、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教材分析与拓展】一、背景说明1.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均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五四高之后依旧冷酷如 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

2、暗的现实,向 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 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 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 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例如:污浊的上海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仰望)啊啊,天光渐渐破晓了,/群星消沉,/美丽的幻景灭了。/晨风在窗外呻吟,/我们日日朝朝新尝着 诞生的苦闷。(苦味之杯)彷徨,彷徨,/欲圆未圆的月儿/已高高露在天上。/旷渺无际的光波! /旷渺无际的海洋!海 上)雨后的宇宙,/好像泪洗

3、过的良心,/寂然幽静。/有两三灯火,/在远远的岛上闪明一一/初 出的明星?(雨后)郭沫若所写的“星空”,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大多为晴空,二是大多为晚上。“星空”构成了郭沫 若诗中独特的意象,诗人赋予了星空以渺远、清寥、可望不可即的特征,表达的是一种缥缈、空虚、寂 寞、孤独、忧郁的思绪。但苦闷感伤中依然有着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例如:唉,我仰望着星光祷告,/祷告那青春时代再来! /我仰望着星光祷告,/祷告那自由的时代再来!(星 空)天上的街市也是如此。二. 诗歌解读1. 天上的街市写作思路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 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

4、,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 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像的基础。这一节 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 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第二节,写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 和街市的繁华、美丽,想像丰富而自然。天上是那样繁华而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美好幸福。这里诗人 连用两个“定然”,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

5、,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存在的。这就暗含 了一种反衬,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但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 街市是不可能有的,诗人犹如做梦,明知是假,却不愿面对,反认是真,这不是无知,而是迫不得已, 欲躲进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忘却烦恼人世。第三、四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由街市进一步联想到民间传说, 写天上神仙的生活。此时此刻,诗人自然联想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但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是不自由、不幸福的,他们受着王母娘娘的管制,只有每年七月七日之夜才能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一次。 而在这首诗中,诗人一反传统的说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

6、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诗人的想 像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在浅浅的天河中,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往。他们的生活是那么幸福“我 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里,专制的王母 娘娘不复存在,自由的生活展现在他们面前。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地在美丽的 街市上闲逛,多么自由!多么舒畅!在诗人奇妙的想像中,引进了流星,由流星联想到灯笼,情致动人。 流星那灿烂的光芒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天上的街市越发神奇美妙,令人向往。这两节诗中,诗人接第二 节中两个“定然”,仍用两个“定然”一个“定能”,表达对牛郎织女天上生活的坚信不疑的态度,表现 诗人

7、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写作特点联想的自然,想象的丰富,意境的美妙,语言的优美,是这首诗的特色。(1)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勾画出美好的意境。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再由天上 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使在这一加串的联想当中展现而比喻是联想中的“中介” “远远 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章点着无数的街灯。”两个比喻,两层联想, 把人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 天上的街市美丽属于想象,由街市再想到人,想象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更是

8、进一步 的想象。这样,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2) 美妙的意境。街灯与星星都远远地在夜色中放明,视觉感受极相近似,诗人由此落笔,把地上天上融成一片,进 而放纵想象于星空,十分自然;第二节用轻巧的笔触略加点染,幻想出天上世界美妙而朦胧的背影,第 三节推出人物,想象更为具体、真切;第四节写流星,这一飞驰苍穹的光点,使全诗境界顿显活跃。诗 人象是采用了我国绘画中层层皱染的传统技法,使画面越来越清晰,幻景越来越动人。结尾一句那怕是 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给读者一幅历历可见的牛郎织女游乐图。这也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全新诠释。这个 反传统的创造,形象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

9、追求。(3) 全诗语言朴素,用词准确。在描写天街生活时,作者只写了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于浅浅的天河两岸,最后也只写了他们 提着灯笼在走”。内容和语言都很朴素,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过多的描写,却刻画了一幅淳朴和平的生 活图景。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诗的第一节,作者用了两组词来表现明星和街灯。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 因为街灯是在黑暗中亮起来的,是人们使它亮起来的,所以用点表现它的出现;而星星本来就存在的, 只不过随着夜色的加浓而越来越明显,因此用了 现来表现它的出现。又因为街灯亮了之后,不再发生 明显变化,因此用明来表现它的状况,而星星

10、却不停地闪烁着,所以用闪来表现它的状况。虽然是 几个常用词,但用得恰当、准确。诗中最巧的是一个朵字。一般说,星的量词颗。这里为何用了朵呢?因为流星是星际间分布的一 些固体尘粒,它们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由一固体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 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象花,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用一个朵字给流星 描了一幅画2. 静夜 写作思路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 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 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

11、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第二节,写天上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 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 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 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 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 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 也可视为诗人的

12、“流珠”吧。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两出对于祖国、 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 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3. 两诗的比较这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社对现实的失望、 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敞开了自己的胸怀一一此时, 现实不复存在,宇宙在他心中。两诗都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就像那闪闪的星光,那淡淡的月色。但两诗 比较,前一首诗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更为明朗一些,对故事喜剧化的改造使诗歌结尾略带一点亮色,读 者

13、淡淡的忧伤之余带一点淡淡的喜悦一一毕竟牛郎织女有着自由美满的生活;而后一首诗则是一个令人 感叹的悲剧性场面,鲛人孤独地对月流珠,他何尝又不是在对月流泪?他为何那样孤独,那样无望?他 的亲人、朋友、伴侣呢?他一定很想回到温暖的人间吧诗作留下的空白尽可由读者自己填补。这两首诗结构严整,想像新奇,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感情愉悦流畅。郭沫若的研究者孙党伯说这 两首诗“虽不能使人激动,却令人喜爱”。三. 朗诵:分清节奏、把握重音。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彳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彳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

14、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现代诗三首教学目标要求1. 理解“纸船”的含义,体会纸船塑造的优美意境。2. 理解我是一条小河的诗意。3. 体会色彩中蕴含的哲理。4. 背诵这三首诗。简单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知识重点、难点1. 学习诗歌托物寓情(纸船)、移情于景(我是一条小河)、寓抽象于形象(色彩)的表现手法。 诗人的感情是抽象的。抽象的感情借助于具体形象表达出来。理解诗歌中具体形象所传达出来的丰 富的浓烈的思想感情。

15、2在优美的意境中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教材分析与拓展1纸船诗中的“纸船”是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1923年8月,冰心乘海轮赴美留学,面对茫茫大海,漫长的旅程,她倍感孤独,这时,她最思念的亲人 便是母亲。于是她便“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执着地抛下海里,以寄托对慈母的思念,虽然有的 被吹卷到舟中,有的沾在船头。她目送纸船远去,回想着母亲的音容笑貌。作者把这种思念寄托在“叠 一抛一望一想”的过程中,表现了浓郁的思念情境。诗的第三节诗人利用奇特的设想表达出她祈求纸船 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身边的真挚感情。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 在。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但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就显得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 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想协调。2. 我是一条小河这首诗是冯至早期的作品。他作为“五四”以后觉醒了的知识青年,一方面想投身到火热的战斗生 活中,一方面又未能突破个人生活的圈子,因此在对青春、爱情作热烈的赞美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衰 愁和苦闷的情调。作者把青春(美好事物)拟作“你”借“我”一一小河和“你”的邂逅思念,表现出 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前三节尽情地赞美青春的美丽,后二节表现了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