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62495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极管的工作原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

2、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

3、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结构与操作原理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如图所示,可有pnp和npn 两种组合.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miter,E)、基极(base, )和集 极(colle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图中也显示出 n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n型半导体, 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 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图1 np(a)与pn(b)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符号。 三

4、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n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 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v),在此区EB极间的n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极间的pn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 都以此方式偏压。图2(a)为一n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 E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电洞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 故本身是不导通的.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 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n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

5、其间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 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pnp三极管为例, 射极的电洞注入基极的型中性区,马上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 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当没有被复合的电洞到达BC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电洞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IC。I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 关系不大.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电洞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rec,与由基极注入 射极的电子流IB? E(这部分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InB?E在射极与与电 洞复合,即InB?rec。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

6、主要的电流种类可以清楚地在图3(a)中看出。 图()一p三极管偏压在正向活性区;(b)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 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比较。 图3 ()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b)电洞电位能分布及 注入的情形;(c)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注入的情形. 一般三极管设计时,射极的掺杂浓度较基极的高许多,如此由射极注入基极的射极主要载体电洞(也就是基极的少数载体)p? B电流会比由基极注入射极 的载体电子电流B? E大很多,三极管的效益比较高.图(b)和(c)个别画出电洞 和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载体注入的情形。同时如果基极中性区的宽度B愈窄, 电洞通过基极的时间愈短

7、,被多数载体电子复合的机率愈低,到达集电极的有效电 洞流pE? C愈大,基极必须提供的复合电子流也降低,三极管的效益也就愈高。集电极的掺杂通常最低,如此可增大C极的崩溃电压,并减小B间反向偏压的pn接面的反向饱和电流,这里我们忽略这个反向饱和电流. 由图4(a),我们可以把各种电流的关系写下来:射极电流 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2010年3月08日星期一11:07三极管截止与饱合状态截止状态 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仍是处于下列两种状态下工作. 。截止(cu of)状态:如图所示,当三极管之基极不加偏压或加上反向偏压使极截止时(BE极之特性和二极管相同,须加 上大于.7V之正向偏

8、压时才态导通),基极电流IB0,因为IC=B,所以IC=I=0,此时C极之间相当于断路,负载无电流。 )基极(B)不加偏压使 基极电流IB等于零(b)基极(B)加上反向偏 压使基极电流IB等于零(c)此时集极(C)与射极(E) 之间形同段路,负载无电流通过 图5 三极管截止状态饱合状态 饱合(satution)状态:如图6所示,当三极管之基极加入驶 大的电流时,因为ICIE,射极和集极的电流亦非常大,此 时,集极与射极之间的电压降非常低(VC为0.4以下),其意义相 当于集极与射极之间完全导通,此一状态称为三极管饱合。 图6 (a)基极加上足够的顺向()此时CE极之间视同偏压使IB足够大 导通

9、状态晶体管的电路符号和各三个电极的名称如下 图7 PNP型三极管图8 NPN型三极管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 图2 ()是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它表示Ib随Ue的变化关系,其特点是:1)当Uce在0-伏范围内,曲线位置和形状与Uce有关,但当Uce高于伏后,曲线Uc基本无关通常输入特性由两条曲线(和)表示即可. )当beUbe时,IbO称(0UbeR)的区段为“死区当beUbeR时,Ib随e增加而增加,放大时,三极管工作在较直线的区段. 3)三极管输入电阻,定义为: re=(b/Ib)Q点,其估算公式为:rbe=r+(+1)(6毫伏/Ie毫伏) r为三极管的基区电阻,对低频小功率管,b

10、约为0欧。 2、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表示I随Uce的变化关系(以b为参数)从图9(C)所示的输出特性可见,它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截止区当Ub0时,则Ib0,发射区没有电子注入基区,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集电集仍有小量电流通过,即Icceo称为穿透电流,常温时ceo约为几微安,锗管约为几十微安至几百微安,它与集电极反向电流Icbo的关系是:cbo=(1)cb 常温时硅管的Icbo小于1微安,锗管的co约为10微安,对于锗管,温度每升高2,Icbo数值增加一倍,而对于硅管温度每升高8, Ico数值增大一倍,虽然硅管的Ic随温度变化更剧烈,但由于锗管的Icb值本身比硅管大,所以锗管仍然

11、受温度影响较严重的管,放大区,当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于反偏工作时,Ic随Ib近似作线性变化,放大区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区域。 饱和区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偏状态时,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失去了放大功能。根据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偏置情况,可能判别其工作状态。 图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直流参数 (1)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o,发射极开路(I=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cbo约为11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培

12、,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穿透电流)基极开路(Ib=)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压ce时的集电极电流. Ice大约是Icbo的倍即Ieo=(1+)Ib o Ic和Io受温度影响极大,它们是衡量管子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性能越稳定,小功率锗管的Ice比硅管大。(3)发射极-基极反向电流Ib集电极开路时,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它实际上是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4)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或hEF)这是指共发射接法,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输出的直流电流与基极输入的直流电流的比值,即:1=Ic/I 2、

13、交流参数 (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或e)这是指共发射极接法,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输入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即: = c/b 一般电晶体的大约在10-20之间,如果太小,电流放大作用差,如果太大,电流放大作用虽然大,但性能往往不稳定。 (2)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或hb)这是指共基接法时,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是Ic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即: =IcIe 因为Ic0.9就可以使用 与之间的关系: /(+) = ()1/() (3)截止频率f、当下降到低频时0.07倍的频率,就什发射极的截止频率;当下降到低频时的0。7倍的频率,就什基极的截止频率o f、f是表明管子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

14、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f (4)特征频率fT因为频率上升时,就下降,当下降到1时,对应的fT是全面地反映电晶体的高频放大性能的重要参数。3、极限参数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当集电极电流c增加到某一数值,引起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这时的Ic值称为ICM。所以当超过ICM时,虽然不致使管子损坏,但值显著下降,影响放大品质.(2)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O当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O。 (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BVEO当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O。 (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O当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使用时如果VBVe,管子就会被击穿。(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