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7761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6242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实习报告7761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产实习报告7761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产实习报告7761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产实习报告7761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产实习报告7761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实习报告776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实习报告776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知识分享快乐生产实习报告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班级:1314012学号:姓名:刘聪指导教师 :李跃进丁瑞雪李娅妮实习时间 :12.24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一、 工艺原理1.氧化SiO2(氧化层)作用: 杂质扩散掩蔽膜和离子注入屏蔽膜; 器件表面保护或钝化膜; MOS 电容的介质材料; MOSFET 的绝缘栅材料; 电路隔离介质或绝缘介质。制备氧化层方法:热氧化;热分解淀积;CVD;阳极氧化;蒸发法(溅射法)。热氧化优点:SiO2 (氧化层)质量好,掩蔽能力强。热氧化种类: 干氧氧化:高温下,氧气与硅片反应生成SiO2特点速度慢;氧化层致密,掩蔽能力强;均匀性和重复性好;表

2、面与光刻胶的粘附性好,不易浮胶。 水汽氧化:高温下,硅片与高纯水蒸气反应生成SiO2特点氧化速度快;氧化层疏松,质量差;表面是极性的硅烷醇易吸水、易浮胶。 湿氧氧化:高温下,硅片与携带一定量水汽的氧气反应生成SiO2特点氧化速率介于干氧和水汽之间;氧化层质量介于干氧与水汽之间;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氧化剂分压;氧化温度;硅表面晶向;杂质;2.扩散扩散目的:将所需的杂质掺入半导体基片规定的区域内,并达到规定的数量和符合要求的分布。扩散定义:将掺杂气体导入放有硅片的高温炉中,从而达到将杂质扩散到硅片内的目的。方法:按掺杂源的形态分类:固体源扩散:BN;开管扩散、箱法扩散、涂源法扩散;液态源扩散:PO

3、Cl3气态源扩散:PH3, BH3按扩散形式来分类(杂质源硅片)气相固相扩散(三种源都可用)固相固相扩散液相固相扩散按杂质扩散进入硅片后的分布形式分类:恒定表面源扩散分布(余误差分布)和有限表面源扩散分布(高斯分布)按扩散系统分类:开管和闭管两大类。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恒定表面源扩散:在扩散过程中,Si片表面的杂质浓度始终不变;特点在一定扩散温度下,表面杂质浓度Ns为由扩散温度下的固溶度决定;扩散时间越长,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进硅片内的杂质数量越多;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扩散深度越大。有限表面源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杂质源限定于扩散前淀积在晶片表面极薄层内的杂质总量Q,硅片内的

4、杂质总量保持不变,没有外来杂质补充,也不会减少。特点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越深,表面浓度越低;扩散温度越高,杂质扩散得也越深,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Q 保持不变;表面杂质浓度可控。两步扩散工艺:在较低温度(800 900)下,短时间得浅结恒定源扩散,即预淀积(预扩散);将预淀积的晶片在较高温度下( 1000 1200)进行深结扩散,最终达到所要求的表面浓度及结深,即再分布(主扩散)。3. 光刻光刻: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光刻版(mask)上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刻蚀:通过腐蚀,将光刻胶上图形完整地转移到Si片上。光刻三要素: 光刻机 光刻版(掩膜版) 光刻胶主要步骤:涂胶、

5、前烘、曝光、显影、坚膜、刻蚀、去胶。两种基本工艺类型:负性光刻和正性光刻。涂胶方法:浸涂、喷涂、旋涂。前烘作用:促进胶膜内溶剂充分挥发,使胶膜干燥;增加胶膜与SiO2 ( Al膜等)的粘附性及耐磨性。曝光方式:接触式(硅片与光刻版紧密接触);接近式(硅片与光刻版保持5 50um 间距);投影式(利用光学系统,将光刻版的图形投影在硅片上)。显影作用:将未感光的负胶或感光的正胶溶解去除,显现出所需的图形。坚膜作用:使软化、膨胀的胶膜与硅片粘附更牢;增加胶膜的抗蚀能力。刻蚀方法:干法刻蚀(腐蚀液是活性气体,如等离子体);湿法刻蚀(腐蚀剂是化学溶液)。去胶方法:干法去胶(O2 等离子体);湿法去胶(负

6、胶H2SO4、正胶丙酮)4. 金属化金属化:金属及金属性材料在IC中的应用。分类:(按功能划分) MOSFET 栅电极材料MOSFET器件的组成部分; 互连材料将各个独立的元件连接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模块; 接触材料直接与半导体材料接触的材料,以及提供与外部相连的接触点。常用金属材料:Al 、 Cu、 Pt 、 Au 、 W、 Mo 等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常用金属性材料:掺杂的 poly-Si;金属硅化物PtSi 、 CoSi2 、 WSi2 ;金属合金AlSi 、 AuCu、 CuPt 、 TiB2 、 SiGe 、 ZrB2二、二极管制作1. 工艺流程N/N+衬底氧化生

7、长光刻窗口P 型扩散光刻接触孔金属淀积AL 反刻合金测试2. 工艺条件工艺名称工艺条件氧化温度 T: 1150时间 t : 5(干) +50(湿) +10(干) min流量 O :80 ml/min2光刻一t( 曝光 ) : 3.7st (显影): 2.5min腐蚀 t ( sio2 ) :3min16s去胶 t : 10min硼预淀积温度 T:920 时间 t : 23min流量:80 ml/minN 2硼再扩散温度 T:1150时间 t : 15( 湿 )+10 (干) min流量 O2:80ml/minN 2: 0光刻二t( 曝光 ) : 3.9st (显影): 2.5min腐蚀 t (

8、 sio2) :5min5s去胶 t : 9min金属化T( 衬底 ) :100真空度: 0.38Pa溅射时间 t : 3min光刻三t( 曝光 ) : 3.8st (显影): 2min30s腐蚀 t ( sio2 ) :1min47s去胶 t : 9min3. 测试结果62V、 61V、 63V、 63V、 62V、 62V、 63V、 61V、 63V、 62V4. 结果分析工艺结果dox:365nmR:562888R:37.750.6dAl : 150nm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分享快乐氧化过程分析:根据热氧化原理的计算结果,该参数下生长出的氧化层厚度与理论值相近。硼预淀积过程分析

9、: 预淀积后的方块电阻较大,可能是扩散时条件不稳定导致此次恒定表面源扩散后的硼浓度较低。硼再扩散过程分析:再扩散后的方块电阻较之前小了很多,说明掺杂浓度较之前大了许多。光刻结果分析:光刻的结果从显微镜下观测的图案很清晰完整,虽然有部分不和谐的划痕击穿电压测试结果分析:对随机挑选出的PN 结进行了击穿电压的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工艺条件较为稳定,所制得的产品参数也有比较稳定的表现。三、实际收获与建议通过学院这次生产实习,我们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认真学习了三极管的部分工艺程序,了解了部分仪器的使用原理,也更加深入理解了工艺流程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技巧,我很幸运参与了扎探针和涂胶的实际操作。 总体来说, 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实际了解了工艺流程, 深有感悟,最后谢谢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