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62287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位专业型教师 听张涛主任论“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有感 3月27号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张涛主任执讲的“让教学走向专业“学术报告,收获非常大。张涛主任是生物教研主任,每一次的省市级优质课、教研会,他都会发言,而每一次我都会在专业知识上有很大提升,”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理论本身就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需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次能够详尽的了解这一理念,让我激动不已。 我们是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这就和张主任提出的“生命化课堂“不谋而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生命化会给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一活力也必定让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让课堂变得生

2、动、有趣且人性化。但是”生命化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极高的,要求教师做一位“专业型教师”。我是一名专业型教师吗?答案很显然,还不是。那么怎么让自己称为一名专业型教师呢?张主任为我们做了解答。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

3、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 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

4、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张主任的报告有理论有实践,以实际课堂为依托为我们分析了教学中如何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这本身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而言,就是“生命化课堂”。归纳起来,怎样做到“一致性”?就是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目标就是这一节课的灵魂、指明灯,并且通过“前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手段来反馈目标的达成度。 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它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每上一节课都需要目标的指引。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太多的课堂模式,太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一切改变都离不开一个灵魂,那就是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有所得,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