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6206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大食品工艺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工艺学: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的一门科学。食品的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食品加工的目的:延长食品的储存时间,增加多样性,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素,为制造商提供利润。食品保藏原理:1.维持食物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2.抑制食物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3 应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4 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1)微生物的影响(2)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3)呼吸(4)蒸腾和失水(5)成熟与后熟

2、(6)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水分活度大小取决于:水存在的量;温度;水中溶质的浓度、食品成分、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水分活度对食品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食品的稳定性(腐败、酶解、化学反应等)与水分活度是紧密相关的。(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 (3)水分活度与酶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关系干燥曲线: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时,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时直线下降,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达到平衡水分。食品干制过程特性干燥速率曲线: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然后稳定不变,此时为恒

3、率干燥阶段,此时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速率食品温度曲线: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即加热转化为水分蒸发所吸收的潜热;在降率干燥阶段,温度上升直到干球温度,说明水分的转移来不及供水分蒸发,则食品温度逐渐上升。曲线特征的变化主要是内部水分扩散与表面水分蒸发或外部水分扩散所决定;食品干制过程特性总结:干制过程中食品内部水分扩散大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或外部水分扩散,则恒率阶段可以延长,若内部水分扩散速率低于表面水分扩散,就不存在恒率干燥阶段。外部很容易理解,取决于

4、温度、空气、湿度、流速以及表面蒸发面积、形状等。食品辐射保藏定义:食品辐射保藏就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粮食、水果、蔬菜、调味料、饲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后熟等处理。辐射保藏的优越性(意义、特点) 1.食品在受辐射过程中温度升高甚微,因此,被辐射适当处理后的食品在感官性状如色、香味和质地等方面与新鲜食品差别很小,特别适合于一些不耐热的食品和药品。2.射线穿透力强,在不拆包装和解冻的情况下,可杀灭其深藏于谷物、果实或冻肉内部的害虫和微生物,也节省了包装材料,避免再污染。3.射线处理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与化学处理相

5、比是一大特点。影响食品辐照的因素:如含水量、pH、温度、食品的化学成分、照射时环境的温度及含氧量等。1.温度:在接近常温范围内,温度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冰点以下辐射间接作用不明显,微生物抗辐射性增加,但冻结使细胞受损后辐射敏感性会增加;对于肉类等辐射后易产生“辐射味”的食品辐射处理最好在低温下进行。2.氧含量:氧存在时辐射氧化作用加强,一般情况下杀菌效果因氧的存在而加强。防止氧化可采用抽真空和充惰性气体包装。3.含水量:干燥状态下游离基移动受限,辐射间接作用降低,辐射作用显著减弱。4.添加物:抗氧剂可减少辐射氧化,氯化钠等“敏化剂”可加强杀虫杀菌效果。辐射应用类型:食品辐射处理取决于保藏的目的

6、。由于食品种类不同,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也不一样,根据食品处理后所要求达到的保藏期,常有三种方式。辐射阿氏杀菌(辐射完全杀菌)、辐射巴氏杀菌(消毒)、辐射耐贮杀菌(防止繁殖)微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为了表示某种微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就通常以每杀死90%微生物所需用的戈瑞数来表示,即残存微生物数下降到原数的10%时所需用戈瑞的剂量,并用D10值来表示。诱感放射性 :一种元素若在电离辐射的照射下,辐射能量将传递给元素中一些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激发反应,引起这些原子核的不稳定,由此而发射出中子并产生-辐射,这种电离辐射使物质产生放射性(是由电离辐射诱发出来的)诱感放射性。毒性问题:大量动物实验将经

7、过50kGy剂量照射过的食品,不要说急性毒性就连慢性毒性也没有发现,未发现产生有毒、致畸、致癌物。辐射的基本原理:辐射类型:1辐射指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在电磁波谱中,根据能量相应的大小,可使电磁波分成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线,和射线。2通常根据辐射的作用形式可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类型。通常按辐射的频率来划分。现有保藏技术优缺点:1食品冷冻保藏低温。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减少酶活。优点:能够较好保持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缺点:能耗大,需建立冷藏链。2食品罐藏提高温度杀灭微生物和酶。优点:绝大部分杀灭微生物,可以长期保藏;缺点:热对风味组织结构和色泽有影响。3食品干藏降

8、低水分活度,控制微生物和减少酶活。优点:简便宜行,重量减轻或体积变小,食品可增香变脆;缺点:自然脱水后的食品难复水,易变色。4化学保藏通过外加化学物质抑制微生物及酶等作用。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缺点:化学物质残留。发酵保藏的原理:发酵保藏食品利用能够产酸和酒精的微生物的生长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1.有利菌一旦能大批生长在它们所产生的酒精和酸的影响下,原来有可能被腐败菌所利用的食物成分将被发酵菌作利用2.有利菌的产物如酸和酒精等对有害菌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得有害菌得生长不能大量进行,而保持食品不腐败。3.有利菌一般能耐酸,大部分腐败菌不耐酸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1. 改变食品的风味和香气1)蔬菜2)

9、牛乳3)制酒4)肉类5)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和氨基酸,非蛋白质氮含量增加;6)脂肪水解产生香味醛类等,如多脂鱼腌制后的风味胜过少脂鱼;7)分解物就成为成熟腌制品风味的来源2. 提高营养价值:纤维素被降解为低聚糖类;产生维生素12;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易吸收和有活性功能。3.改变组织质构1.蔬菜脆性的变化2.发软:豆腐乳干酪3.疏松:面包4.色泽的变化:肉的发红色;蔬菜变色(绿色或黄色)控制食品发酵因素:酸度、酒精、酵种、温度、氧气供应量、盐。液态烟熏剂制备:液态烟熏剂(简称液熏剂)一般由硬木屑热解制成。将产生的烟雾引入吸收塔的水中,熏烟不断产生并反复循环被水吸收,直到达到理想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后

10、,溶液中有关成分相互反应、聚合,焦油沉淀,过滤除去溶液中不溶性的烃类物质后,液态烟熏剂就基本制成了。这种液熏剂主要含有熏烟中的蒸汽相成分,包括酚、有机酸、醇和羰基化合物。液态烟熏剂的优点(1)产品被致癌物污染的机会大大减少,因为在液熏剂的制备过程中已除去微粒相;(2)不需要烟雾发生器,节省设备投资;(3)产品的重现性好,液熏剂的成分一般是稳定的;效率高,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带有烟熏风味的制品。(4)无空气污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5)液熏剂的使用十分方便安全,不会发生火灾,故而可在植物茂密地区使用; 液态烟熏剂的使用方式(1)作为配料成分直接加入到食品(如肉乳胶体)中;(2)将制品浸入液熏剂中;

11、(3)将液熏剂喷洒在制品上;(4)将液熏剂雾化喷射到烟熏室内;(5)将液熏剂置于加热器上蒸发;(6)以上方法组合使用。 使用时配方:使用商品液熏剂一般要先用水稀释,常加些醋或柠檬酸。2030份液态烟熏剂加5份柠檬酸或醋,6575份水;酸对于生产去肠衣的肠制品时,有促进制品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外皮的作用;有利于上色和保藏烟熏保藏的原理:烟熏成分及作用: 酚(形成特有的烟熏味;抑菌防腐作用;有抗氧化作用) 醇(醇的作用中,保藏作用不是主要的,它主要起到一种为其它有机物挥发创造条件的作用,也就是挥发性物质的载体。)有机酸(有机酸能促进肉烟熏时表面蛋白质凝固,使肠衣易剥除。) 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与

12、肉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烟熏色泽。) 烃类(与防腐和风味无关;这两种物质一般附着在熏烟的固相上,可以被清除掉。)熏烟产生的条件:1较低的燃烧温度和适量空气的供应是缓慢燃烧的条件;2熏烟成分的质量与燃烧和氧化发生的条件有关;3相对湿度也影响烟熏效果,高湿有利于熏烟沉积,但不利于呈色,干燥的表面需延长沉积时间。烟熏装置:简单烟熏炉;强制通风式烟熏房;连续式烟熏房;液态烟熏剂式烟熏。食品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生产和储运过程中适用化学制品来提高食品的耐藏性和尽可能保持原有品质的一种方法,也就是防止食品变质和延长保质期。化学保藏:就是在食品中添加化学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推迟

13、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它是在有限时间内才能保持食品原来的品质状态,属于暂时性保藏;由防腐剂只能延长细菌生长滞后期,因而只有未遭细菌严重污染的食品,利用化学防腐剂才有效。抗氧化剂也是如此,在化学反应尚未发生前。并不能改善低质食品的品质,即如果食品腐败变质和氧化反应已经开始,则决不能利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将已经腐败变质的食品变成优质食品。特点:简单、经济化学防腐剂:用于食品保藏的抗菌剂可以区分为无机和有机的两大类,CO2,SO2,H2O2,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脂肪酸、酒精等为常用的抗菌剂。无机类:1.SO2、亚硫酸盐类漂白作用和还原作用减少植物组织中的氧气,抑制褐变反应。抑制

14、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变,比如多酚氧化酶的反应。可与有色物质作用而漂白,比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用于苹果、马铃薯、果脯原料等。用于防止非酶褐变,如藕、土豆片等。抑菌作用、抑制昆虫可以强烈抑制霉菌、好气性细菌,对酵母的作用稍差一些。亚硫酸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其存在状态有关,亚硫酸分子在防腐上最有效。毒理学评价及可能的危害无致癌和不影响生殖,对某些细菌有致突变作用,高计量下,哺乳动物细胞中可导致染色体损害,但在当前的适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无害。关于其危害,主要对过敏的哮喘者有诱发的可能。2. 过氧化氢:因具有氧化还原作用而具有杀菌效果,特别对厌氧芽孢杆菌杀灭效果好。工厂用于无菌包装容器及塑料容器的

15、消毒处理。3. 卤素(氯):食品工厂设备清洗及加工用水等广泛采用次氯酸钙(钠)或直接加氯进行消毒。消毒原理次氯酸加氯处理时,水中存在能和氯反应并使它失去杀菌效力的物质,例如H2S和有机杂质等,只有这些物质全部和氯结合,即满足了水本身需氯量而有残余游离氯出现后,才具有有效的杀菌能力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的能力,此时水的加氯处理达到了转折点氯转效点。4. CO2:高浓度的CO2能阻止微生物的生长,高压下,CO2溶解度比常压下高,因而高压下,防腐能力也大碳酸饮料的防腐;CO2也常和冷藏结合在仪器用于水果保鲜、气调保鲜减缓呼吸作用。5.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两者都有延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后者由于靠酶转化或

16、亚硝酸盐而起作用,用量大一些,抑制梭状芽孢杆菌有效。抗氧化剂: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食物蛤败(油脂氧化)和褐变。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的一种方法。水分活度对食品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食品的稳定性(腐败、酶解、化学反应等)与水分活度是紧密相关的。(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干藏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