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61707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理科总复习【第七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数学高考教学资料+第十节抛物线(二)基础自测1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2y26x70相切,则p的值为()A. B1 C2 D4解析: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为x.圆x2y26x70,可化为(x3)2y216,则圆心为(3,0),半径为4.又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2y270相切,34,解得p2.故选C.答案:C2已知抛物线C:yx2,则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斜率为的直线l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A. B. C5 D4解析:抛物线C:x24y,则焦点F(0,1)直线l为yx1.由得x22x40.由韦达定理,得x1x22,x1x24.由弦长公式可得,截得

2、的线段长为5.故选C.答案:C3(2013东北三校第二次联考)若拋物线y22px(p0)上一点P到焦点和拋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6,则p的值为_解析:设P(x0,y0),则所以362p,即p220p360,解得p2或18.答案:2或184已知动圆过点(1,0),且与直线x1相切,则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_.来源:数理化网解析:设动圆的圆心坐标为(x,y),则圆心到点(1,0)的距离与其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易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24x.答案:y24x1(2013安徽卷)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

3、解析: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ya)2a,由得y2(12a)ya2a0.即(ya)y(a1)0,由已知解得a1.答案:1,)2(2013辽宁卷)如图,抛物线C1:x24y,C2:x22py(p0)点M(x0,y0)在抛物线C2上,过M作C1的切线,切点为A,B(M为原点O时,A,B重合于O)当x01时,切线MA的斜率为.(1)求p的值;(2)当M在C2上运动时,求线段AB中点N的轨迹方程(A,B重合于O时,中点为O)解析:(1)因为抛物线C1:x24y上任意一点(x,y)的切线斜率为y,且切线MA的斜率为,所以A点坐标为,故切线MA的方程为y(x1).因为点M(1,y0)在切线MA及抛物

4、线C2上,于是y0(2),y0.由得p2.(2)设N(x,y),A,B,x1x2,由N为线段AB中点知x,y.切线MA、MB的方程为y(xx1).y(xx2).由得MA,MB的交点M(x0,y0)的坐标为x0,y0.因为点M(x0,y0)在C2上,即x4y0,所以x1x2.由得x2y,x0.当x1x2时,A,B重合于原点O,AB中点N为O,坐标满足x2y.因此AB中点N的轨迹方程为x2y.1设抛物线y24x的准线为l,F为抛物线的焦点P为抛物线上的点,PQl,垂足为Q,若PQF的面积与POF的面积之比为31,则点P坐标是_答案:(2,2)或(2,2)2(2013江苏泰州二模)已知过点A(4,0

5、)的动直线l与拋物线G:x22py(p0)相交于B、C两点当直线l的斜率是时,4.(1)求拋物线G的方程;来源:来源:(2)设线段BC的中垂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求b的取值范围来源:解析:(1)设B(x1,y1),C(x2,y2),当直线l的斜率是时,l的方程为y(x4),即x2y4.联立得2y2(8p)y80,y1y2,y1y24,由已知4,所以y24y1,由韦达定理及p0可得y11,y24,p2,所以拋物线G的方程为x24y.(2)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来源:设l:yk(x4),BC中点坐标为(x0,y0),由得x24kx16k0,由0得k0,所以x02k,y0k(x04)2k24k,BC的中垂线方程为y2k24k(x2k),所以b2(k1)2,所以b2.即b的取值范围为(2,)高考数学复习精品高考数学复习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