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61706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段语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摘要】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识字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生字学习中时时碰撞出火花,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本文结合农村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及知识现状等学生特殊个情,在实验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传授给学生识字方法,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识字效率、拓展识字途径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

2、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所以,“识字”是小学生的一个难关。作为一个新教师,对于识字的教学显得非常困难。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会读会写生字,但是几乎每篇课文都有大量的生字,内容也较为枯燥。所以出现了“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的局面,而且学生还很容易忘却。如何实行识字教学一直是我思索的重要内容,经过多方阅读资料,请教他人以及自己的课堂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一、探索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以前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

3、喜欢的基础上实行,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放在了首位。但儿童识字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怎样把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能乐学,一直是教育者探索的热点话题。我主要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农村学生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吸取他人识字教学的先进经验,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入手,又辅以看图识字、拼音识字、游戏识字、谜语识字、多媒体识字、儿歌识字、阅读识字等方法实行教学。 1 .使学生乐意学习 。通常在授课之前,我会找出几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笑话、儿歌等,给他们朗诵,等他们养成要求老师每天都诵读的习惯后,告诉学生们,其实没有老师自己

4、一样能够诵读这些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多识字。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与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喜欢上识字,要使学生乐意学习汉字,实际上就是要激发其学习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汉字就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享受,从识字到阅读,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了识字的重要性与愉悦性,这是最好的老师。2高高兴兴玩游戏。 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根据这个特点我把识字与游戏融为一体,设计形象生动的认字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了“玩”的欢乐,丝毫不感到有学习的负担。“有益的玩就是学习”,游戏是以玩带学,以玩促学的最好形式。识字教学的机

5、械化、枯燥无味,孩子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好动好玩,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而汉字的掌握及识字水平的培养,只有在持续的练习中,才能得到巩固和熟练。所以,游戏成了很重要的学习形式。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提升了识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效果,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意识等。我参考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方法,设计游戏:找朋友、摘水果、动物找食等。3采用直观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的电教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也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做到了形象、生动教学的辅助作用。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使用直

6、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能够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升了识字的效率。二教会孩子识字方法,让孩子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为了教会孩子自己识字,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如下:1形象记忆法。在识记象形字时,我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比如:山、水等。学习会意字时,常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学习“春、夏、秋、冬”时,根据经验,知道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几个字

7、,于是准备帮帮他们。学“春”时,我问孩子们:“日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了,天气很暖和,很多人(用“三”表示)都出来玩了,是什么季节?”就把“春”分成了“日、三、人”三个部分,通过理解实行识记。学“夏”字时,用多媒体闪现红色的“目”,问“这是什么字?”(目)“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太阳太大了,于是人们用东西(闪现“目”的上面部分)遮住眼睛,想想这是什么季节?”对“秋”字,我是这样问的:“庄稼成熟了,农民把禾苗扛回家烧火做饭了。(多媒体出现相关图片)这是什么季节?”我指着“冬”的两点问:“下雪是什么季节?”又如:在识记“流”时,我几笔画出一条弯弯的河,加上夸张的手势告诉孩子们:“河里的水(指氵)在哗哗地流

8、动,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斜的,有时还会拐弯(指右下部分),这就是流水的“流”。这样就形象地利用“流“的氵和右下部分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像这样将字通过形象的分析、组合,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他们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质量。如:教学“草”时,我教孩子们念“早上长青草,草、草、草”;学“坐”时念:“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时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等。并由老师的编逐步过渡到引导孩子创编,

9、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3故事识字法。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4用比较法联系识字。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

10、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5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玩”字时,有的孩子用“元”字加“王”就变成了“玩”,有的孩子用“王”加“二”再加“儿”;学习“挂”,有的说把“蛙”的“虫”变为“扌”,有上说“扌”加两个“土”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

11、兴趣。6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识字。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识字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强化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

12、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开展各种识字实践活动。1小老师我来当。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神圣不可求的形象,学生对当老师是羡慕不已的事。每节识字课,我都让学生当小老师,让他来教,喜欢教哪个字就教哪个字,并用科学的方法说出识记这个字的方法。 学完一课生字,在巩固阶段时,请 “小老师”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可以轮流当,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成为了识记汉字的主动参与者,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对识字有很高的热情,识记的汉字在头脑中印象就很深刻,认字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2口语交际我能行。过去的“听话、说话”的

13、提法变成了“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因为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是一种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对我们藏区的学生来说,这可是难上家加难,日常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汉语言水平较差,这种能力的培养可融合在识字教学的环节中,使学生既学会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还认识了不少字。综上所述,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效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张 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