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617061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化处理及镀铬毛化辊铬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这是大量冷轧工艺线辊子 采用镀硬铬表面层的主要原因。铬的硬度接近金刚石,莫氏硬度达9。 一般标准镀铬液中,在最佳条件下镀铬层硬度HV可达10001200。在所有镀层中硬铬层的耐磨性能最佳(是镀镍层的近10倍)。铬 几乎是已知金属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的。由于硬铬层具有的低摩擦系 数、高润滑性能给钢板通过创造有利条件。能够有效的减少磨损,大 大延长辊子的使用寿命。特别是轧辊镀铬后与被轧钢板之间在压力下连续摩擦时不会咬 死,使得轧制量可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但也是因为其低摩擦系 数低,为了防止带钢打滑,才发展出毛化处理工艺,并通过毛化粗糙 度来控制

2、其表面摩擦系数。毛化是在光滑的基体表面上,采用喷砂、喷丸、电火花、激光 等方法(简称毛化处理)加工成人为有序的凹坑,通过电镀、电铸、喷 涂、沉积等方法形成表面耐磨复合层,最后再进行表面削峰处理(磨 削、研磨、抛光、化学处理等方法)。其最大优势是一方面显著提高 表面摩擦系数,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划伤、擦伤带钢。辊面还要进行毛化处理,为什么对其研磨的要求这么高(一般研 磨后必须达到 Ra0.8 以下)?这是因为无论车削或磨削加工所形成的刀痕均是沿圆周方向, 这对提高辊面摩擦系数以及减少带钢擦伤无任何帮助,严重的话即使 经过毛化处理仍然清晰可见,且很难在后面加工过程中消除。这里所指的磨削过程所产生的

3、主要缺陷有:辊印短划伤振纹等。一般毛化镀铬辊在电镀后不能在进行任何机加工,而只是采取 研磨、抛光、削峰等处理,因此整辊的精度必须通过磨削来保证。磨 削后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圆度、圆柱度、跳动等)必须达到并高于图 纸技术要求。磨削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表面粗糙度,达到辊面毛 化电镀要求。一般要求磨削后最低应达到Ra0.8以上。对于磨削过程来讲,完全消除短划伤是不可能的。造成的主要 原因是磨床水平、砂轮质量、磨削工艺和乳化液的过滤等因素。但应 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内。1)不允许存在明显密集短划伤2)不允许存在明显有手感短划伤3)短划伤的长度一般不能超过 15mm。虽然整个辊面测量粗糙度达

4、标,但局部存在粗磨痕迹(严重时有 车削痕迹)未消除。这类磨削缺陷即使镀前抛光也无法去除,毛化电 镀后也不一定能够消除,可能会更加清晰可见。一般采用目测和粉笔检查,应没有连续、有明显规律的磨削振 纹(不允许存在明显圆周方向或螺旋状辊印)。如果目测即可看见明 显振纹(或侧光观察)视为不合格;如果粉笔检查可见连续、规律振纹也可判定不合格。该缺陷在毛化电镀后更加清晰可见由于磨削后已接近成品水平,一般均采用无损检测办法,常用的手段有:1 渗透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主要用于表面缺陷和焊缝检查)2 超声波探伤和 X 光射线探伤(主要用于内在缺陷探察,当然也 经常用于焊缝检查)3 目视检查:个别微小缺陷采用上述

5、检测方法仍有可能难以发现 因此还需要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进行肉眼检查,当发现材料上存在异常 点时,可以采用便携式金相显微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确认。4 粉笔检查:是日方专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特别是对磨削质 量检查行之有效(振纹、辊印等)。对磨削后的辊子具体要求如下:辊面成品毛化粗糙度要求Ra2.0以上,辊坯磨削粗糙度控制Ra0.8 以下辊面成品毛化粗糙度要求 Ra2.0 以下,辊坯磨削粗糙度控制Ra0.5以下;辊面组织、硬度均匀,无明显色差。特别是对焊缝而言,不允许存在明显色差。补焊修补过的焊点也不能呈现明显色斑,更不允 许出现凹凸不平现象。电镀之前轴头等尺寸精度一般应加工到位,避免在电镀后再 进行

6、加工时损坏辊面。在电镀时一般采取镶套、涂保护漆、包覆等保 护措施进行必要的处理,避免损伤非电镀表面。整辊磨削后要及时擦净乳化液,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避免辊 面锈蚀(如果带着乳化液或水涂防锈油会使腐蚀加剧)。辊面、轴头应 用防锈纸、毛毯或纤维板妥善包装,并牢固装在专用包装箱内或辊架 上,防止运输过程中碰伤。运输、存储时还要防止雨淋或受潮锈蚀。此外,在毛化前一般必须要进行抛光处理:1 改善镀后结合强度2 去除所有能够导致镀铬后产生缺陷的质量缺陷如毛刺等3 消除或减轻磨削质量缺陷、辊面色差4 进一步提高表面粗糙度,获得所需要的毛化前表面粗糙度:辊 面成品粗糙度要求 Ra2.0 以上,辊面抛光粗糙度控制 Ra0.5 以下;辊 面成品粗糙度要求Ra2.0以下,辊面抛光粗糙度控制Ra0.2以下。一般电镀后只进行研磨削峰处理,而不再进行磨削等机加工。 毛化镀铬辊的制造看似简单,但要经过 50 多道工艺过程,任何一个 工艺环节控制不当、把关不严,都难以确保最终成品质量。另外由于镀铬产品的特殊性,其核心主要是内在质量(镀层硬度 结合强度等),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方法直接检测,因此电镀设备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等因素是决定其最终内在质量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