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615937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施工要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工程施工要点一、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经验,隧道施工采取的基本 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四句话十二 个字。具体说,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的坑 道符合成型的要求,因此,能采用机械开挖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 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炸,尽量采用大断 面开挖。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谊 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的 裸露风化时间等,此称“少扰动”。 “早喷护”是指:对开挖暴露面

2、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 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 形、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必 要时可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的现场监控量测, 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以规范的量测方 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对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的地质 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 势,以便根据建立的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的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的步骤及顺 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

3、以确保施工安全、坑道稳 定,支护衬砌结构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此称“勤量测”。“紧封闭”是指对易风化的自稳性较差的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 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混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 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 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二、隧道浅埋断和洞口段施工方法1、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 在浅埋和洞口加强地段,进行开挖施工和支护,应根据地质条件、地 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应速选择,并应考虑 施工效果及工程费用确定。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极短的围 岩中,若施工方法和支护

4、的方式和支护的方式不妥当,则极易发生冒 顶塌方或地表有害下沉当地有建筑物时会危及其安全。所以,应采用 先支护后开挖或分部开挖等措施,以防止开挖工作失稳或地表有害下 沉等。2、隧道浅埋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技术要求 隧道浅埋施工和支护应符合下列技术规定:(1)根据围岩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 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 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否则,对属于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全断面开挖,对 围岩的扰动很大,会导致周壁围岩出现松动,且支护结构难以及时施 作,增大坍塌的可能性。(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当采用符合式衬

5、砌时,应加强初期支护的锚喷混凝土。VI线浅埋以 上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锚喷支护及构件支撑的 施工应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有关要求。(3)锚喷支护及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 1.0 倍洞跨。(4)视地质条件,可配合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支护加固 等辅助施工措施,即浅埋地质条件很差时,应采用辅助施工方法。3、隧道浅埋段初期支护施工要点(1)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施工开挖后,应立即铺设小网孔的钢筋 网,并喷射3CM5CM厚的混凝土层。(2)安设锚杆及钢拱架,二次支护喷射混凝土应将钢拱架覆盖不小 于3CM的保护层;(3)落底、安设锚杆及下部

6、钢拱架,应同时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4)应进行仰拱封底,尽早形成封闭结构。4、控制隧道地表沉降技术措施(1)谊用单壁掘进机或风镐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当采取爆破 开挖时,应采用短进尺、弱爆破;(2)应加强对拱脚的处理,打设拱脚锚杆,提高拱脚处围岩的承载 力;3)应及时施作仰拱或临时仰拱;(4)若初期支护变形过大,又不宜加固时,可对洞周23CM围岩 进行系统注浆固结支护;(5)地质条件差或有涌水时,谊采用地表预注浆结合洞内环形注浆 固结;( 6)加强对地表下沉的量测及反馈,以指导施工,量测频率宜为深 埋段时的2倍。三、隧道洞口超前支护施工要求1、超前锚杆支护施工要点:( 1)超前锚杆支护,宜和

7、钢架支撑配合使用,并以钢架腹部穿过, 特殊情况下亦可以拱架底部或顶部传入;( 2)超前锚杆支护,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角宜为 5 10,长度为大于循环进尺,宜为3 5CM;(3)超前锚杆谊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要点:(1)超前小导管采用50无缝钢管制作,长度宜为3 5M。管壁每隔 10 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宜为6 8MM;( 2 )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向外以1 0 3 0 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 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小导管环向间 距宜为 2050CM;(3)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度为5 10CM混凝土或用模筑

8、混凝土封闭,并将检查注浆机具是否然完好, 备足注浆材料;(4)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快注浆进度,在小导管前安设分浆器一次可注入35CM根小导管,注浆压力应为0.5 l.Ompa,孔口设置 止浆塞。(5)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3、管棚钢架超前支护施工要求及要点(1)检查开挖的断面中线及高程,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工作面处应先设受力拱架,并在其上正确标明管棚位置;(2)钢架安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 2,中线及高程允许误差为5CM。在钢架上沿隧道开挖隧道开挖轮廓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越小越好。孔深不宜小于10CM,孔径比管棚钢管直径大约2030MM。钻

9、孔环向中心间距视管棚用途确定。钻孔顺序一般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3)在钻进时,若出现卡钻、坍孔时,应注浆后再钻,也可直接将管棚钢管钻入,开孔时应低速低压,待成孔后可加压到 1.01.2Mpa。将钢管打入管棚孔眼中。管棚外径为 89MM,长度宜为46M。接长管棚钢管时,接头应采用厚壁管箍,上满丝扌扣丝扣长度不小于15CM,以确保连接可靠,接头应再隧道 横断面上错开;(4)当需增加管棚钢架支护的钢度时,可在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管棚钢管内水泥砂浆应用牛角泵灌注,封堵塞应有进料孔和出气孔,在出气孔流将后,方可停止压注。四、新奥法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分类(一)隧道新奥法施工常用方法隧道工程采用新奥法施工常

10、用的施工方法,大致分为全断面法, 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如下图所示(图中 锚喷衬砌,复合式衬砌施作程序略)(二)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1、全断面法。常适用于IIIII级硬岩的石质隧道,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缺点是由于开挖面积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故此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与运输及支护能力。全面断面法施工开挖工作面大,钻爆破工效率较高,采用深眼爆 破可加快掘进速度,且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较少,有利于围岩 稳定。缺点石每次深孔爆破震动

11、较大,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 设计和严格的控制爆破作业。2、台阶法台阶法开挖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性,尤其石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则较为安全;台阶法开挖的缺点是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台阶开挖回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等;台阶法开挖宜采用轻型凿岩机打眼,而不宜采用大型凿岩台车。3、分部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可分为五种变化方案:台阶分部开挖法,上导下坑 法、上导坑超前开挖法、单(双)侧壁导坑法。是将隧道开挖断 面进行分部开挖逐部成型,并且将某部分超前开挖,故此可称为 导坑超前开挖法。 台阶分部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

12、坍塌的软弱围 岩地段。上部留核心土可以支挡开挖工作面,利用几十施作拱 部初期支护增强开挖工作的稳定,核心土及下部开挖在拱部初 期支护下进行,施工安全性较好。一般环形开挖进尺 0.51.0M 左右,不宜过长,上下台阶可用单臂掘进机开挖。台阶分部法的主要优点是:与微台阶法相比,台阶可以加长, 一般双车道隧道为 1 倍洞跨,单车道隧道为两倍洞跨;而较单 (双)侧壁导坑法的机械化程度高,机械化施工可以加快施工 速度。 上下导坑超前开挖法此法适用于可一V级围岩,在松软地层开挖坑道,一般宜采用上下坑 道超前开挖先拱后墙法。其基本要求是:一次开挖的范围宜小,而且 要及时支撑与支护,以保护围岩的稳定,所以一般

13、是要求先将上部断 面开挖好,随时衬砌拱圈,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0之后可进 行下部断面的开挖,在拱圈的保持下,开挖下部断面及修建边墙、仰 拱。 单侧壁导坑法围岩稳定较差,隧道跨度较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此法单侧壁坑道超前,中部和另一侧的断面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故兼有正台阶法和后述双侧壁导坑法的优点,且 洞跨可随机械设备等施工条件决定。 双侧壁导坑法 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 时采用。此法的优点是:施工安全可靠,但施工速度较慢,造价 较高。(3)分部开挖时应注意的事项: 因其工作面多,但作业面较小。相互干扰较大,应实行统一指挥,注意组织协调;

14、应尽量创造条件,减少分部次数,尽可能争取用大断面开挖; 因多次开挖对围岩的扰动较大,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故应特别注意加强对爆破开挖的设计与控制; 凡下部开挖均应注意上部支护或衬砌结构的扰动和破坏,尤其是边旁部开挖时必须采用两侧交错挖马口施作,避免上部断 面两侧拱脚同时悬空; 认真加固拱脚,如扩大拱脚,打拱脚锚杆。加强纵向连接等,使上部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完整体系;尽量单侧落底或双侧交错落底,落底长度视围岩状况而定。一般采用13M,并不得大于6M。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设计规定做好加固与支护; 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的移植, 当发现速率值增大时,应立即进行仰拱封

15、闭。五、隧道施工开挖方法(一)隧道开挖一般规定 按新奥法施工时,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址条件、机械 设备等条件,采用尽量少扰动围岩的开挖方法。1、隧道施工开挖方法开挖方法有: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 法等三种。(二) 钻爆法开挖设计 采用钻爆法开挖坑道时,为了减少超控和控制围岩的扰动,应综 合研究地址情况、开挖断面大小、开挖进尺快慢。爆破器材性能、 钻眼 机具和出渣能力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钻爆设计。2、爆破设计图爆破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 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有关的必要文字说明。3、开挖和爆破方法选用 根据隧道工程地址条件选用施工开挖方法爆破方法:对硬质 岩,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法;对软质岩, 宜采用预裂爆破法;对松软地层采用分部开挖时,宜采用预留 光面层光面爆破法。(三)光面爆破的技术要求1、应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围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3、周边眼宜采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为满足装药结构要求,可借助传爆线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4、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应使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