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6101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诗经两首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章节男子女子小结情感第1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许婚恋爱热情第2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迎娶女子;车载嫁妆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4)结婚幸福第3、4章第5章第6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7

2、)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婚变,沉痛怨恨决绝,(9)答案求婚占卜吉凶悲喜相思移情别恋清醒刚强2下列各句中,对氓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氓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无端遭弃的婚恋悲剧。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多年的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由美而衰。D“氓”恋爱时“信誓旦旦”,钱财已得便变心,“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答案D解析“变心”是因为女子色衰,以及“氓”品行不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是当时的婚俗。1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意象氓为什么三次写“桑”?为什么三次写“淇水”?我的答案:答案(1)从桑叶润泽到桑叶黄落,不仅隐喻了女子容颜的由盛到衰,也暗示了随着婚后时光的推移,婚姻生活的变故。没有永远“沃若”的桑叶,这就是现实的悲哀。桑葚是甜的,但如鸠般贪食则易沉醉而无益。爱情是美好的,但人若沉溺其中则易上当受骗。(2)淇水是一场婚姻的见证:谈婚论嫁时,淇水相送,何其缠绵;休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悲情满溢;归家静思时,淇水有岸,痛苦无边。淇水既实且虚,它是女子人生的欢乐与痛苦的交点,它目睹了她那段以欢乐始、以悲苦终的婚姻生活,却只能无言。2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氓这首诗里,女主人

4、公对那个男子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我的答案:答案“氓”,意为“民,百姓”,这里用来指那个男子。女主人公初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显得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想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愿望。“复关”,是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女子对男子的热切思念。“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婚姻关系已定,感情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士”也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符合身份

5、、讲究礼节,却也包含着嘲讽的意味。3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请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答案:答案(1)运用了“兴”的手法。由桑叶从润泽到枯黄的变化,引出主人公的容颜的变化和恋爱生活的变化,这种手法能引发读者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2)运用了“赋”的手法。进一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悔恨和辛酸。(3)运用了“比”的手法。淇水再宽它也有个岸,洼地再大它也有个边,女主人公已经认识到氓无法与自己相伴到老,想到氓连青梅竹马情、信誓旦旦意都不顾,自己还有什么可留

6、恋的,诗句加强了女主人公与氓决绝的态度。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女也不爽 爽:愉快B无与士耽 耽:耽误C将子无恕 将:愿,请D以我贿迁 贿:贿赂答案C解析A项,爽,过失,差错。B项,耽,沉溺。D项,贿,财物,指嫁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答案A解析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B项前句中“以”是连词,表目的;后句中“以”是介词,相当于“用”。C项前句中

7、的“其”是代词,代第三人称;后句中的“其”是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无义。D项前句中的“之”是代词,后句中的“之”是助词,的。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答案D解析D沃若,古今都是肥沃润泽的样子。A.至于,古义是到达的意思;今义是介词,表示另提一事。B.涕,古义是眼泪的意思;今义是鼻涕的意思。C.三岁,古义为多年;今义是表年龄。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答案A解析例句为宾语前

8、置句,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宾语前置句。二、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选自诗经郑风。喈喈(ji):鸡叫的声音。夷:平,指内心平静。胶胶:鸡叫声。瘳(chu):病愈,指心情好。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三章。第一章从感觉寒意写风雨;第二章从听觉和嗅觉来写风雨;第三章视觉、听觉一齐感受风雨之苦,渴盼之苦。B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C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

9、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D按古代计时制度,一夜分五更,鸡从半夜起叫头遍,那时是三更时分,鸡叫三遍应该是五更时分了。答案A解析A第二章中没有“嗅觉”。6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答:答案诗中变换使用了三个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由“夷”,内心平静,到“瘳”,心情马上好转,再到“喜”,惊喜若狂,表现了思妇见到丈夫后的复杂情感变化过程。解析这是一首情景描述诗,在一个风雨飘摇,天气很不好的日子里,一个人的心情自然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在这种日子里怀念亲人,心情很难好起来。但诗人没有描写不好的心情,而是通过她朝思暮想的丈夫突然的出现,描写了她惊喜的心情。透

10、过惊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平时相思的忧愁和痛苦。使人难过的天气没有变化,而她的心情却有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白话诗歌风吹雨打多凄凄,雄鸡啼叫声不息。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平静!风吹雨打多潇潇,雄鸡啼叫声不已。既已见到意中人,心病怎能不痊愈!风吹雨打天地昏,雄鸡啼叫声不止。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柏舟诗经邶风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

11、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汎(fn):同“泛”,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微:非,不是。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这两句是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据:依靠。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选:屈挠退让的意思。悄悄:苦愁状。觏(u):通“遘”,遭遇。闵(m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辟:通“擗”,捶胸。摽:捶,打。这两句是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这两句是说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污垢长在。7下列有关柏

12、舟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章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C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于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满腹辛酸,自悲身世。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达自己的忧愁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答案D解析D项,“只能一走了之”错。第五章中,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

13、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8这首诗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之忧。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解析所谓“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忧”是诗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总体分析即可。白话诗歌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慢慢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没有好酒喝,姑且散心去遨游。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