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09034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早在五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用义素分析来研究不同文化社团的亲属词语关系,后来,语言学家也把义素分析运用到语言学中来。美国学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的理论。他们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的最小的语义 元素叫做“语义原子”(sematic atom),就是我们所说的“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黄伯荣现代汉语)。最近几年,在我国义素分析蓬勃兴起,语言学界发表了不少关于义素分析的文章,但研究的范围比较窄,只局限于少数的语义单位如亲属称呼、颜色词等。义素分析的运用范围谈得更少,几乎没

2、有一篇涉及中学语文教学。本文试图结合语境,谈谈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了分析方便,在这里,把义素分为“理性义素”和“附加义素”两类。“理性义素”就是指于概念有关的义素,通常指字典或词典里可以查到的义素。“附加义素”是指在理性义素之外的,我们能体会到的或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义素。 一、义素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本)编排的文学作品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这是由于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决定的。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

3、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而“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强大作用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实现。义素分析可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张志公先生曾指出:“由于历史的和其它种种原因,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很不科学或不够科学的做法,存在着因此而造成的不应有的浪费。”“要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逐步做到教学比较的科学化一些,先决的是要有科学的态度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以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总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同义词来比较、判断、缺乏客观的标准,科学性不强。义素分析可以深入到词义内部,把词义分为具体的一个个义素。看各个义素与语境是否吻合,然后,再确定用词是

4、否准确。如:“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朱自清绿)这里“镶”“带”用得非常准确。镶:(理性义素)把东西嵌进去或在外围加边。(新华字典)(附加义素)精致带:(理性义素)用皮、布或纱线等物做成的长条(新华字典)(附加义素)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用来“镶”的东西往往是比较“精致”的,结合语境,作者把梅雨瀑挂在山崖上的那种黑白分明、赏心悦目的精致的美感充分的体现出来。“带”写出了梅雨瀑狭窄、飘逸的形象。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段写得

5、非常优美。它同动词地巧妙使用分不开,我们来分析这几个动词:泻:液体,很快,流(新华字典)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上(现代汉语词典)洗:用水,去掉污垢(新华字典)笼:遮盖,罩住(新华字典)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动词“泻”包含义素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动词“浮”包含义素停留,写出了月光弥漫不散,轻柔飘渺的特点。动词“洗”包含义素水污垢,写出了月光润泽、柔和、洁净的美感。动词“笼”包含义素 遮盖,写出了月光下的花和叶子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的朦胧美。义素分析可以帮助分析作者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王希杰先生曾提出:“进一步发掘义素分析法的潜力,可以从广度和深度方面着手。所谓从广度方面发掘义素分析法的潜力,我们以

6、为是把义素分析法运用到语法学、修辞学等领域之中去,所谓向深度方面去发掘义素分析法的潜力,我们以为是改变义素分析法只局限于少数有限的语义单位,如亲属称呼、颜色词语等的初级阶段,应立即全面地运用于一种语言的各种各样的语义单位,不要回避矛盾难点。”(义素组合论)这里,我想尝试一下利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修辞手法。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本体是“出水很高的叶子”,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本体和喻体的中心词分别是“叶子”和“裙”。我们进行义素分析:叶子:(理性义素)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附加义素)下垂舒展自然裙:(理

7、性义素)一种围在下身的服装(附加义素)下垂舒展自然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叶子”和“裙”的理性义素不同,可见它们不是同类的,而它们的附加义素相同,可见它们有相似点。这正符合比喻句对本体、喻体的要求。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又如:“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朱自清绿)招引:(理性义素)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特点吸引(现代汉语词典)(附加义素)动作发出者人招引的动作发出者是人,而句中的动作发出者是“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显然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怎么会是“歌声似的”呢?结合语境,我们

8、可以得知:“清香”和“歌声”有共同的附加义素,就是断断续续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此句本体、喻体,又有相似点,似乎是比喻。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得知:清香:嗅觉听觉歌声:嗅觉听觉“清香”与“歌声”在“感觉器官”这一语义场中包含的义素刚好相反,此句是感觉的挪位,修辞手法应归“通感”。二、义素分析可以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难点。首先,中学语文课文里有些篇目,由于创作年代的久远,时代背景的局限,作者语言风格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某些词语、句子较难理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词难句,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解决的途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师。义素分析法至少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例1:“一个

9、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我自然也是如此。”(巴金灯)这句话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进行义素分析米:(理性义素)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壳它的上位词是“粮食”,再往上推,其上上位词是“物质”。该语义场的层次如图所示:物质粮食 衣物 米 面粉 把“米”进行义素分析,推断它的上位词,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是借代,这句话的含义: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物质)活着,还要依赖希望(精神)。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例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 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鲁迅拿来主义)抛来:(附加义素)目的施舍强制抛给:(附加义素)目的施舍强制

10、“抛给”我们的东西,是有目的的,不管我们需要不需要,强制我们接受,还要摆出一副施舍的面孔。“抛给”二字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其次,义素分析可用于同义词辨析。同义词的辨析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义词是同义义场中的一类词,它们有相同的义素,也有不同义素,辨析同义词就是要找出这些不同的义素。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151页有这么一道题:从“精细”、 “细微”、“细致”、“细密”这组同义的形容词中,挑选最恰当的分别填入下列语句的空格内,每个词只能选填一次。填完后,再同课文

11、对照,看看有无不同,体会作者选用同义词的精当。1、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 全都在_上显能耐。2、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3、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_4、(掐丝)这是一种非常_的工作。这组同义词,相同的义素是细即横剖面小,区别性义素是:“细密”(质地)仔密,”这是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的特点,因为“细密”所以要“费大工夫”。故1 题应选“细密”。“细致”的区别性义素是精致,2题写图案画的特点, 对细小的地方都花工夫,画得精致。故选“细致”。“细微”的区别性义素是微小,3 题因为“小块面积小”所以热胀冷缩的变化也微小。故选“细微”。“精细”的区别性义素是精致细小, 4题应用“精细”来说明“掐丝”是一道很精致的工序,要做得很细心。此外,一字多音,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另一个难点,义素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读清字音。一般来说,学生一旦掌握了词的理性义素,就能区分多音词的读音。例1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 不想取得。”(鲁迅拿来主义)这里“给”是读还是读,结合义素分析,给:(理性义素)交付送与 (新华字典)给:(理性义素)供应。(新华字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