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6087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谭雄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将来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命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将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形下,择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甚至许多高校均有专门的择业指引方案.本文通过对择业观结识的描述,调查分析了现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对择业问题如何在当下解决提出了积极的方案.核心词: 择业观择业现状; 影响因素 ;措施 ;结语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Tan XiongWe School of econo

2、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s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College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s and decides the fate of the motherl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However, 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3、is very grim situation,Employment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ve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pecialized career guidance schem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areer awareness descrip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4、 sit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how to solve the current positive solution.Key words: View of employment employment status; Influence factors; measures; Conclusion引言由于大学扩招,门槛不高,大学生不象过去佼佼者那样飘飘然,加上就业压力、竞争压力过大,目前不少大学生的功利色彩特别明显。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笔者觉得,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的是拟定她此后人生的历程中能否得到快

5、乐和满足,如果一味追求高薪美差,那无异于本末倒置。如果单位里来了位大学生,她来工作除了生存需要,还能将快乐和幸福感染其她人,我想无论到了哪里,周边的人都会欢迎她、接受她。 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第二点见解,是要在思想里实际某些。曾看到过这样一种报导,一位大学毕业生被简介去了一家公司,但回来后却垂头丧气的,她说那家厂太偏了,干上几年人就变儍了,一种月工资才一千多一点。同她这样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她们绝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众心捧月似的长大,挫折教育受得少。看到这我们不禁反问:一是你的心理预期这样高,将来在你心目中不算好的单位里工作,你带着坏情绪工作,能干得好吗?二是大都市诚然好,开销也大,而偏僻地方

6、含金量高,你能攒一笔积蓄下来;如果你觉得流动性不强,你还能少受干扰看多看点书,通过不断提高变化命运。三是公司起初不理解你的能力,如果此后工作中你能力突出,觉得你应拿更多的薪水报酬,你不就具有跟老板提规定的资本吗? 第三点见解,大学生切忌存有“骑驴找马”的想法。大学生在社会上是特殊群体,年青有朝气,敢于创新,但不等于要社会对你“虚席以待”。正常的人才流动是必要的、容许的,但没有一家单位乐意自己的员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也是不少单位不肯录取高学历人才的因素。其实,大学生择业,出发点是生存,没有最基本的这一点,个人的发展和成就感都是空中楼阁。1 总之,大学的教育背景仅仅为个人适应社会提供了技能和知

7、识上的训练,为此后的继续再教育、工作中提高和完善作了有益的铺垫。大学生要以此为起点,把思想、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认认真真工作,老诚实实做人,我想这样的择业心态会更加理性、更受社会欢迎。 1大学生的择业观 择业观,一般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见解。择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多种方面均有直接的影响。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对的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增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老式文化的影响,对自主择业始终难以适应。尚有某些大学生受社会腐败现象及国外不健康文化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有

8、、不肯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目前择业上产生了某些不良倾向:(1)、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度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服、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室1998年调查,大学生在择业时一方面考虑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53.7%),出国深造(32%)。她们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爱好和关注的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

9、值取向由本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2)、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规定把个人爱好爱好放在 首位。她们把与否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特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规定,不肯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记录,43.9%的毕业生表达,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她们可以放弃户口;33.1%的毕业生表达,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她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3)、靠不合法的社会关系择业心态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某些人把择业但愿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调查,时至今日,仍有7.3%的高校毕

10、业生觉得,“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改善,以上这些不良倾向正在进一步得到改善.3现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一).西部创业,放眼长远 近年来,沿海高校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热情逐渐高涨,这固然与大都市就业压力增大有关,但重要因素是国家开发大西北政策指引和投资力度增长,使西部的吸引力明显增长,一方面为广大学生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待遇条件逐渐与东部接轨,许多名牌大学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和新疆塔里木油田签了约,准备到那里当一名技术人员,做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本行,她们觉得,做出这个选择并非抱负主义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决定.由于她们都曾到人才市场看过行情,她

11、们觉得目前名牌大学毕业生要在沿海发达都市找份工作不算很难,但很也许要被迫放弃自己的专业和抱负.尽管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但那里有广阔的事业天地等待开拓,与其在大都市做一份自己不开心的工作,还不如到西部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使得边疆和偏远公司的实力和地位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塔里木油田就提出,本科生实习期年薪3万4万,次年不少于5万,并提供40平方米的住房.这样的待遇再加上广阔的塔里木盆地和美丽的新疆风光,更增添了人们的向往,有专家觉得到西部创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1)好的方面1.自主择业意识。由本来的国家硬性分派向“双向选择”的转

12、变,国家所给的“铁饭碗”已经打破,所谓的“铁饭碗”已不复存在。要想拥有自己的满意岗位只能由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这样,也就给了大学毕业生一种机会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而不再是过去的“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你搬”的主体性意识的缺失。这种自主择业就体目前“我满意岗位,我选择你;岗位满意我,你选择我。”在这样的双向选择下,互动互利,进而形成满意的双边合同,有助于人才资源的恰当分派和运用,固然,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2.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本来的大学毕业生主线不紧张就业问题,“毕业就等于永远就业。”主线就不需要和少之又少的大学毕业生相竞争,尽管“我”自身素质也许低,但是,这主线不影响就业。有这样的状况

13、,主线没有人去竞争保送研究生研究生,而是需要鼓励保送,由于都懂得就业是100%的事情,因此,权衡两者,就业的是绝对性的居多。因此,对于那时的大学毕业生,竞争意识很弱甚至没有,更不谈危机意识了。回过头来看如今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毕业生群体日益增多,我们大多自我定位、自我盼望值过高。为了要找到一种满意的“精英”岗位,压力是很大的。“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这样的现实就规定我们必须要竞争,规定我们也必须有危机意识。 有竞争才有发展,因此,竞争和危机意识带来的是全体大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素质以适应这种竞争。固然,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因此而带动。 3.自我推销意识。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必须要学会自我推销。“精

14、英岗位”不会积极找到我们,只有我们积极去找“精英”岗位,我们不能过于谦虚而不懂得体现自我,我们必须呈现自己,寻找每一种机会推销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干在竞争日益剧烈的目前拥有立足之地。 4.务实意识。竞争的后果带来的是我们必须是努力提高自我素质,而不能尽做表面功夫。实际的能力(工作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等)是我们要在竞争中处在不败之地的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需要有外交能力,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能说出来;需要有推销的能力,就可以有较强的交谈说服能力综上所述,表面的功夫已不再能应付对于岗位的严格规定。只有踏踏实实,上好基本课、打好基本功,这样就使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务实意识。 5.创业意识。本来的单纯的国家安排就业忽视了大学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