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面试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0666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面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面试问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常见高层建筑类型框架结构:多梁柱组成,空间灵活,但抗风、抗震能力弱,多用于公共建筑,且 大多为多层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并不常见。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筋混泥土剪力墙结构是指用钢筋混泥土墙板来承受竖向荷载 和水平荷载的空间结构,墙体亦同时作为维护和分隔构件,由于墙板街面惯性矩比较 大,整体性能好,因此剪力墙体系的侧向刚度很大,能够承受相当大的水平荷载,剪 力墙结构体系抗侧力能力强,变形小,抗震能力好。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是一种在框架结构中适当位置布置适当的剪力墙 形成的结构体系,各种框架和各片剪力墙是抗侧力构件,在竖向荷载下两者承担各自 传递范围内的楼面荷载。筒体结构:所谓的筒体结

2、构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作竖向承重结构的高城屋结构 体系,筒体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筒体在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 似于刚性的箱型截面的悬臂梁,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采用 这种体系的建筑,其平面最好是正方形或是接近正方形。2 .反应谱横纵轴分别是,如何使用反应谱法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 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量(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 自振周期T之间的关系曲线。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 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地 震反应谱,以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Sa (速度、位移的最大值)作

3、为纵坐标,以体系自振周期T为横坐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 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规准反应谱(或称为标准反应谱)就是将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分别除以对应地震 动的最大值,使纵坐标谱值无量纲化,它反映了单质点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反应对 地震动峰值的放大情况。反应谱与规准反应谱只是在纵轴上的数值不同而曲线的形状 是相似的。将反应谱规准化是为了消除地震动强度对反应谱纵轴坐标值的影响,是用 于比较不同地震波频谱特性的工具。3 .简述弹性力学中平面压力问题,平面压变问题以及两者的区别平面应力:长、宽尺寸远大于厚度沿板边受有平行板面的面力,且沿厚度均布 , 体力平行于板面且不沿厚度变化,在平板的

4、前后表面上平面应变:很长的柱体,在柱面上承受平行于横截面并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 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横截面并且不沿长度变化区别和联系:它们的平衡方程及几何方程都一样,只是物理方程不同,在物理方 程中只需将平面应力中的E换成E/ (1-v) v换成v/ (1-v),就可以得到平面应变问 题解答4 .抗震原理,结构概念设计(这个就稍微总结了下,具体的小点好多。)结构抗 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 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要点:(1)选择抗震有礼地段;(2)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 地和地基;(3)有利的房屋抗震体系;(4)合

5、理的抗震结构布置;(5)合理的结构 材料;(6)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7)控制结构变形(8)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9)减轻房屋自重;(10)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5 .施工中桩有哪几种类型接受力情况分类:摩擦桩(荷载绝大部分由桩周土的摩擦力承担,而桩端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桩)基桩端承摩擦桩(荷载主要由桩身摩擦力承担的桩)端承桩(荷载绝大部分由桩尖支承力来承担,而桩侧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摩 擦端承桩(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的桩)按施工方法分类:机械成孔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基桩预 制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桩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其他化学材料搅拌桩按桩的外型尺寸分类:长桩基桩短桩中长桩变

6、截面桩 按沉桩方法预制桩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振动沉入桩、旋入桩等。6 .钢结构中螺栓强度相关知识(太多了)7 .底部剪力法原理底部剪力法(拟静力法)(EquivalentBaseShearMethod)根据地震反应谱理论, 以工程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与等效单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相等,来确定结构总地震 作用的方法。一种用静力学方法近似解决动力学问题的简易方法,它发展较早,迄今仍然被广 泛使用。其基本思想是在静力计算的基础上,将地震作用简化为一个惯性力系附加在 研究对象上,其核心是设计地震加速度的确定问题。该方法能在有限程度上反映荷载 的动力特性,但不能反映各种材料自身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物之间的

7、动力响应,更不 能反映结构物之间的动力耦合关系。但是,拟静力法的优点也 很突出,它物理概念清晰,与全面考虑结构物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相比,计 算方法较为简单,计算工作量很小、参数易于确定,并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易于 设计工程师所接受。但是,应该严格限定拟静力法的使用范围:它不能用于地震时土 体刚度有明显降低或者产生液化的场合,而且只适用于设计加速度较小、动力相互作 用不甚突出的结构抗震设计。8 .混凝土开裂过程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 I 阶段荷载较小,梁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随着荷载增加,弯矩加大,拉 区边缘纤维混凝土表现出一定塑性性质。第II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cr,

8、梁出现裂缝,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拉 力由纵向受拉钢筋承担,随着弯矩的增加,受压区混凝土也表现出塑性性质,当梁处 于第R阶段末Ra时,受拉钢筋开始屈服。第田阶段钢筋屈服后,梁的刚度迅速下降,挠度急剧增大,中和轴不断上升,受 压区高度不断减小,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也迅速增长,塑性特征表现得更为充 分,受压区压应力图形更为丰满。弯矩再增大直至峰值,达到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极限 值Mu,此时,边缘纤维压应变到达(或接近)混凝土受弯时的极限压应变,标志着截 面已开始破坏,称为第三阶段末。第I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第 n 阶段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依据。第 m

9、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依据。9 .圣维南原则圣维南原理是弹性力学的基础性原理,是法国力学家圣维南于1855年提出 的。其内容是:分布于弹性体上一小块面积(或体积)内的荷载所引起的物体中的应 力,在离荷载作用区稍远的地方,基本上只同荷载的合力和合力矩有关;荷载的具体 分布只影响荷载作用区附近的应力分布。还有一种等价的提法:如果作用在弹性体某 一小块面积(或体积)上的荷载的合力和合力矩都等于零,则在远离荷载作用区的地 方,应力就小得几乎等于零。不少学者研究过圣维南原理的正确性,结果发现,它在 大部分实际问题中成立。因此,圣维南原理中“原理”二字,只是一种习惯提法。在弹性

10、力学的边值问题中,严格地说在面力给定的边界条件及位移给定的边界条 件应该是逐点满足的,但在数学上要给出完全满足边界条件的解答是非常困难的。另 一方面,工程中人们往往只知道作用于物体表面某一部分区域上的合力和合力矩,并 不知道面力的具体分布形式。因此,在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一些边界条件可 以通过某种等效形式提出。这种等效将出带来数学上的某种近似,但人们在长期的实 践中发现这种近似带来的误差是局部的,这是法国科学家 圣维南首先提出的。10 .箍筋的作用“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 工作,止匕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构件(梁或者柱)内各种钢筋构成钢

11、筋骨 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 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凝土 使其共同工作,止匕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构件(梁或者柱)内各种钢筋构 成钢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 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11 .剪切破坏的三种情况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13)时,或箍筋配置不足时出现。此破坏系由梁中主 拉应力所致,其特点是斜裂缝一出现梁即破坏,破坏呈明显脆性,类似于正截面承载 力中的少筋破坏。斜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l1)时,或箍筋配置过多时易出现。此破坏系由

12、梁中 主压应力所致,类似于正截面承载力中的超筋破坏,表现为混凝土压碎,也呈明显脆 性,但不如斜拉破坏明显。剪压破坏:当剪跨比一般(l13)时,箍筋配置适中时出现。此破坏系由梁中剪 压区压应力和剪应力联合作用所致,类似于正截面承载力中的适筋破坏,也属脆性破 坏,但脆性不如前两种破坏明显。12 .单向板双向板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在板的受力和传力过程中,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的比值大小,决定了板的 受力情况。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3.0时,宜按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

13、 布置足够数量的分布钢筋,以承担长跨方向的弯矩。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另外两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四边支撑的板按双向板计算。13 .塑形较线的画法将板上连续出现的塑性较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连线称为塑性银线,也称为屈服 线。正弯矩引起正塑性银线,负弯矩引起负塑性较线。塑性较线的基本性能与塑性较 相同。从钢筋屈服到混凝土被压碎,截面不断绕中和轴转动,类似于一个14 塑形较线将板上连续出现的塑性较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连线称为塑性银线,也称为屈服线。 正弯矩引起正塑性银线,负弯矩引起负塑性较线。塑性较线的基本性能与塑性较相同。从钢筋屈服到混凝土被压碎,截面不

14、断绕中和轴转动,类似于一个较。由于此校 是在截面发生明显的塑性形变后形成的,故称其为塑性较。15 框架结构的几种常见破坏形式(有些分成了具体的建筑框架结构破坏,没太分清)(1)弯曲破坏当hwj/lo稍小,框架梁、柱配筋较少而砌体强度较高时,易发生这种破坏。此时梁的 纵向钢筋先屈服,在跨中形成一个塑性较(拉弯较)。此后,按第二批塑性较位置的不 同,可能出现两种弯曲破坏机构:其一为框架梁端部负弯矩使梁两端上部纵筋屈服, 又增加了两个拉弯较,形成框架梁弯曲破坏机构;具二如单跨底层框支柱上端截面外 侧纵筋屈服,增加了两处压弯较,形成框架梁一柱弯曲破坏机构。(2)剪切破坏当框架梁、柱配筋较多承载力较强而

15、墙砌体强度较低时,在一般的高跨比情况下,靠 近支座的墙体会出现斜裂缝而发生剪切破坏。根据破坏成因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当墙梁的高跨比较小,墙体的主拉应力超过墙体复合抗拉强度时,墙体会沿灰缝 发生阶梯形斜向裂缝;倾角一般V450,是为斜拉破坏;当墙梁的高跨比较大,主压应 力易超过砌体的复合抗压强度,在墙体上形成斜裂缝,裂缝的倾角一般为550-600,成 为斜压破坏,若斜压裂缝延伸人框架的梁柱节点,则产生劈裂破坏。(3)弯剪破坏 当框架梁与墙砌体强弱相当,即梁受弯承载力和墙体受剪承载力接近时,梁跨中竖向 裂缝开展后纵筋屈服,同时墙体斜裂缝开展导致斜压破坏,终于梁端上部钢筋或柱顶 截面外侧钢筋屈服,

16、框支墙梁发生弯剪破坏。弯剪破坏其实是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两 者间的界限破坏。(4)局压破坏当墙体高跨比较大,支座上方应力较集中时,会发生支座上方墙体的局部受压破坏或 框架梁柱节点区的局压破坏。16 剪跨比剪跨比指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 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 (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以入=a/h0表示。 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 重要参数。17 轴压比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18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 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