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60629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3v和4v,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3.5v;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C、再运动T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B间距离大0.5vT;D、再运动T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B间距离大vT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物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物块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C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2、D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3. 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是它们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0到t0时间内( )A平均速度vA=vB=vCB平均速率vAvCvBCC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A的速度一直比B、C大4、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个光滑的斜面体M,另有一个小物块m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在m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以下关于物块和斜面体构成的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F2F15、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对物块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

3、,且F1F2,当两物体相对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A、一定等于F1+F2 ; B、一定等于F1-F2 C、一定大于F2小于F1; D、以上说法都不对6.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Fv7.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下,从固定斜面的底端A

4、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上滑,经B点时速率为v,此时撤去F,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时速率也为v,斜面倾角为,A、B间距离为x,则( )A.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B.整个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C.上滑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D.从撤去F到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摩擦力做功为8、竖直固定的圆轨道,半径为R,内表面光滑,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现给小球水平初速度v0,同时另外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mg,若小球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则v0可能为( )A. B. C. D. 9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设有一个重物先后沿斜

5、槽从静止出发,从A滑到B和从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等于t1和t2,则t1和t2之比为()A21 B11C.1 D110、从倾角为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若把初速度变为2 v0,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QA.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B.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C. 夹角与原来相同D. PQ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3倍11、有三个斜面1、2、3,其中斜面1、2底边相同,斜面2、3高度相同。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它分别沿三个123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物体损失的机

6、械能E3E2E1B、三种情况下摩擦产热Q1=Q2v2=v3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太阳地球行星12、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 )A. B. C. D.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6分,15题6分,共16分)13、请读出下图: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14在做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1)如下图是某同学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1、2、3、4、5、6,测得x15.18cm,x24.40cm,x33.62cm,x42.7

7、8cm,x52.00cm,x61.22cm.根据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实验中另一同学得不出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作用力F成正比的正确图线,而是得出下列图线请分别说出得出图中A、B、C三种图的原因得到A图的原因_得到B图的原因_得到C图的原因_ 15、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牛(不计

8、转轴与砂轮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半径r的关系式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 。半径r/cm质量/m0角速度(rad/s)圈数转动动能/J4128413184143242216432244423281216121224161232三、计算说明题16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忽略碰撞时间)又上升到最高点,该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2)

9、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取g10 m/s2)ACB17、带有斜轨道(足够高)的滑块C静止在平台右边,质量为3m,其左端静止放置一质量为2m的小物块B,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速度v0和B发生弹性碰撞,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1)碰后瞬间B的速度;(2)B在C上上升的最大高度。18、在图示装置中,两个光滑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00。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绳与斜面平行,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600,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乙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在斜面上均恰好未

10、滑动。已知乙的质量为m=1Kg,取g=10m/s2,试求:(1)乙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悬绳的拉力大小?(2)甲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甲乙19、倾角为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动摩擦因数为=2tan,其余部分光滑,AB段长为2L,有N个相同的小木块(每个小木块视为质点)沿斜面靠在一起,但不粘接,总长为L,每一个小木块的质量均为m,将它们由静止释放,释放时下端距A为2L,求:(1)从第1个木块到第N个木块通过A点的过程中,第k个木块的最大速度?(2)木块在斜面上滑动的过程中,第k-1个木块和第k+1个木块对第k个木块做的总功?(3)第k个木块通过B点的速度?(题中1kN)1NAB高三物

11、理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ABCCDDBDBC13、100.2 3.207 14、(1)0.80 (2)平衡摩擦力时,轨道倾角过大 平衡摩擦力不够,或未平衡摩擦力 未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砂、桶总质量15、(1) (2)控制变量法16、解:(1)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由图知,下落时 a1=8m/s2 ,上升时a2=1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下落时mg-f=ma1 上升时 mg+f=ma2联立可解:f=4N17、解:(1)设碰后B的速度为VB,则 解得:(2)上升到最高时B、C的速度相同设为v,则 解得:18、(1)乙在最高点时,T1=mgcos乙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则m

12、v2=mgL(1-cos) T2-mg=mv2/L代入数据可解:T1=5N , T2=20N乙在最高点时对甲有 T1+f=Mgsin乙在最低点时对甲有 T2-f=Mgsin代入数据可解:M=2.5Kg , f=7.5N19、木块过A点的位移为x时,摩擦力为,故摩擦力正比于位移,可由平均力求摩擦力做功。(1)令有n个木块过A点速度最大vm,则解得 n=N/2,即一半木块过A点速度最大,又 可解 (2)全部木块刚过A点时速度为v,则 解得 而木块在斜面上滑动时,只有在通过A点的过程中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设所求功为W。对从开始到所有木块刚通过A点的过程,对第k个木块有 解得 (3)从所有木块刚过A点到第k个木块刚到B点,对第k个木块有代入 可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