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0564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教学语言是教学才能的血和肉。教学语言是教师思考性、艺术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良好,就会“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常常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高,就会“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往往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

2、觉追求。 教师的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点燃学生智慧之光的火种,是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凝练精当的讲析、恰到好处的点拨,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扬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思想、敲击学生的灵魂,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想遨游。在教师充满智慧的语言的推动下学生一定能够勇敢表达,积极思考,勤于锻炼,奋力前行,。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语言的运用。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说明,良好的教师口语是使人“继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标志。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

3、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技巧的人了。”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当代的一些优秀教师如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等,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追求语言的艺术,从而形成各具鲜明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他们在教学上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他们在讲究语言艺术方面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典范。“教学常用语”非常重要。教师习惯用语,是

4、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这个角色的常用语有哪些呢?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收集来的资料,希望给新上岗教师一点借鉴。 一:启发性常用语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启发性教学语时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便于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其常用语有:“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想探究什么问题?”“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解法)吗?

5、”“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谁还想来说一说?”“谁还能再举一些例?”“这是什么?”“为什么?”“问题在哪儿?”“怎么办?”- - - 以上这些启发性的用语,较具开放性,每个学生因为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基础、能力的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想到的知识多些,有的想到的内容少些,有的学生说的内容层次深些,有的可能肤浅些,启发性的用语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也有利于学生的回忆和建构。 二:赏识性常用语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老师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不要等他

6、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赏识他们。而是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应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应该用赏识性的评价。有很多带感情色彩的用语;如“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你头脑真灵活!”“你接受力真强!“你真有胆量,不简单!”“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真是巧思妙!”“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的设计(方案、方法、

7、观点、点子)太富有想象力,太具有创造性了。”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包括自己不喜欢的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都有了张扬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 三:激励性用语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如:“

8、不错,学习就得认真。”你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你再接再厉!”“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1”“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你是如此聪明,做的不理想也没关系,尽你的全力做!”“答题时,要先易后难,有时不会答,也是很正常的!” “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能战胜自我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管住自己,天下无人匹敌!”“一个人因为理想而完美,因为奋斗而精彩,因为成功而伟大!” 四:反思性常用语 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怎样运用反思性语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呢?“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

9、样?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研究,你有什么体会?”或“有什么启发?”“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概括出什么计算法则?”“推导出什么公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法?”“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包含着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寻找资料,看谁收获最多?” 这些反思的语言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提炼出学法,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全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认知能力。 任何教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常用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借鉴这些常用语时,应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对象、不同的风格,抓住时机去启发、去赏识、去激励、去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