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0526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一、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管理制度1、乡、村在网格化管理中建立信息台帐系统,实现乡、村网格数字化管理。2、信息台帐系统坚持以“一个网格一本台帐、一项工作一组数据”为原则,使网格内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3、信息台帐系统实行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相结合,电子版本作为数据更新库;纸质版本便于深入网格排查时随手携带。4、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分类管理,以工作性质为尺度区分为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_建设、行政执法、社情民意七大类共_项信息。5、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网格长应当做好信息台帐系统的管理,坚持做到有变化时即时充实更改,无变化时定期调整维护,使信息台

2、帐系统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二、社会管理网格化处置反馈机制制度1、排查收集的各类信息与问题,必须本着“务实、快速、高效”的原则给予处置。2、在处置责任上,涉及到驻乡单位之间,村民与驻乡单位之间、村民与村民之前的事务,原则上由网格责任领导牵头处理;涉及到职能部门的事务,原则上由乡职能部门牵头处理。3、在处置时效上,属村工作站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_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属乡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_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如特殊情况短期内难以解决,应当及时注明原因。4、在处置协调上,如问题超出村职责范围,应当在_个工作日内报送乡相关职能部门,并及时将处置进展情况给予反馈。5、在处置反馈上,所有问题处

3、置办理结果应当向群众公示。三、社会管理网格化例会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特制订工作例会制度。1、乡工作例会每月最后一天,在乡政府西二楼会议室召开(如遇双休日,顺延到星期一)。各村例会在每月_日召开,地点在村委会会议室。2、乡工作例会由各村网格长参加,乡网格负责人_召集,并请上级网格管理机构到会指导。各村例会由全体网格服务团队参加,村长负责召集。3、内容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干部反映强的热点难题。4、对例会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完善,更新,补充。5、例会全体网格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随意缺席,如确实有紧急情况,必须请假。6

4、、每月按时总结和部署“网格人管理、组团式服务”一阶段工作。四、社会管理网格化基层入户走访制度为了切实转变团队成员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工作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制度:1、全体网格成员必须对所负责的网格区了解民情,每月不得少于两天。2、每个网格成员下网格内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详细记载在专用笔记本上。3、每个网格成员进所负责网格区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要走家串户,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网格区的基本情况,探索适合网格内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4

5、、每个网格成员要认真学_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新农村经验、做法,引导他们勤劳致富,富而思进。5、每个网格成员在充分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进行反映,总结。五、社会管理网格化成员联系制度为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打造全新的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使网格化管理成员在服务中增强才干,党员群众在受服务和服务中得到实惠和互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现制订网格团队及其成员联系制度。1、及时_团队成员开展联系走访工作,每名团队成员每年需走访网格内服务对象_次以上,对特殊群体(如困难户、残疾人、归正人员、优抚家庭等

6、)要落实专人联系,了解实际情况,明确联系责任。2、建立每月工作例会制度,汇总网格团队成员收集的信息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必须每年上传_篇高质量的电子民情日记。3、网格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联系,每个团队成员每年参加工作例会不少于_次,并发表_篇“网格人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心得体会。4、及时提供网格内服务对象的动态化信息数据,信息由管理员更新,对一些隐密性的资料做好保密工作。5、着力化解基层矛盾,自学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力所能及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无法解决的要及时向乡反映,并进入网上服务办事流程,提交乡、区逐级解决。6、主动向所联系的群众发放联系卡(或

7、张贴公告牌),告知_和服务内容。7、积极参加网格化管理工作集中学习、业务培训和党员干部现代过程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六、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纪律制度网格化管理工作纪律,努力做到“六不准”、“六不让”。(一)六不准1、不准弄虚作假,欺骗_和群众,更不准虚报瞒报。2、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3、不准故意拖延办事时间,推诿扯皮,损害居民利益。4、不准泄露群众个人隐私和_,确保信息安全。5、不准参与_、迷信等违法乱纪活动。6、不准在群众中发表有损政府形象和不利于工作的言论,不搬弄是非。(二)六不让1、不让网格服务中心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2、不让应该反馈的意见或传递的信息在我手

8、中中断。3、不让正在办理的事在我这里积压。4、不让我负责的事因我而影响全局。5、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出现。6、不让居民反映的事情在我这里搁浅。七、社会管理网格化考核制度1、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对网格化管理运转情况实行督查考核,确保该管理模式做到有效、实效、高效。2、督查考核机构。乡负责全面督查考核村级网格运转情况,并统一安排,各村之间交叉考核。3、督查考核对象。各村网格长。4、督查考核内容。贯彻落实网格管理机构布置的各项工作,排查各类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的时效与实效情况等。5、督查考核周期。实行一季一排名,年度总评比,年度考核与乡年终考核一并实施。6、督查考核形式。采取听、看、

9、议相结合的方式。听,主要听取各村贯彻落实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推行网格化管理的情况汇报;看,主要查看网格化管理的“两率”,即排查率与处置率;以及各类台帐记录更新情况(包括信息台帐系统、工作日志等);议,召集村民代表、驻地单位代表,听取其对网格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以及对网格长的综合评价。7、督查考核纪律。督查考核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客观如实地反映网格化管理运转现状,确保考核结果的公信力。督查组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对外透露考核过程与结果;督查组必须严格遵守廉政要求,坚决杜绝在网格内吃、拿、卡、要;督查组成员必须实行回避原则,不参与对本人负责网格的督查。8、被督查的网格及责任人要主动

10、配合督查组工作,按规定要求如实提供相关情况;要高度重视督查组发现的问题,针对反馈意见并积极整改。八、社会管理网格化督查制度一、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制定本制度。二、工作督查是指对列入督查范围的事项,网格团队及相关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质量要求和服务效果效果,完成工作任务。三、督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四、列入督查范围的工作事项:1、网格服务团队对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2、网格服务团队对党员群众提出意见建议的反映情况;3、网格服务团队组成人员对上级交办工作的落实情况4、网格服务团队组成人员走访情况5、社区民情研判

11、会例会情况;6、网格民情日志的记录情况;7、系统平台的录入情况;8、上级部门转来的批示或督办事项;9、需要处理的其他事项。五、对工作完成不力的,将以一定形式进行处理。2022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制度(二)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现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如下:一、网格划分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大网格”_个,下辖“中网格”_个,“中网格”下辖“小网格”_个,形成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二、工作职责(一)以辖区群众为服务对象,划分区域,实现对辖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

12、服务,整合公共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二)规范业务流程和服务机制,夯实管理和服务队伍。明确三级网格化的责任主体,做好任务分工。三、工作方法(一)网格专职工作人员必须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走访前有日程安排,走访后有工作记录,及时收集、整理居民基础信息,准确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诉求,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二)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全方位服务,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由片区民警、村干部等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以解决群众需求的多样化。(三)采取分类分层解决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性问题,由网格办公室自行解决,区域性问题由村党委进行解决,全局性问题应及时上报办事处镇党委,进行解决。(四)网格专职工作人员施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五)制定工作站例会制度,梳理走访意见,汇报上月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案,分层分类提交班子会议。四、工作要求(一)以网格为依托,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准确搜集群众数据,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实现对网格的精细化服务。(二)引导建立完善的网格服务中心体系,满足网格群众的普遍需求。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