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0497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职业教育教学法设计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成型122班学号:20120310219姓名: 胡德明成绩: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任务名称: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头脑风暴法的学习后,学生要能够阐述头脑风暴法及其活动 规则,并能够解释头脑风暴法的原理、原则和实施步骤,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 工作中、生活中熟练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学生能根据头脑风暴法的活动规则组织好“头脑风暴”活动,能动用“头 脑风暴”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素质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头脑

2、风暴”活动,感受“头脑风暴”法的活动氛围和 实效,培养学生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2问题(任务)描述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 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 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奥斯本(AF奥斯本)借用并转意为 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奥斯本创立了头脑风暴法;并将头脑风暴法 定义为一群人为了试图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聚在一起畅所欲言,集广大智慧,这样的一种会谈 技术。即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与会者就某一个问题或主题,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创造 性地解决问题

3、的过程。而现在则成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 想。和俗语中的“诸葛亮会”类似,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能够在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 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在教学领域中使用头脑风暴法的越来越 广泛,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日益为我们教师和学生接受。图一联想反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头脑风暴法,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联想反应、讨论热情、竞争意识和 变现欲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能力提供无限可能性(如图一所示)。首先联想 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前提。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同学提出的每一个新观念,都可能引发他人的联 想,继而你会产生新的观念

4、,形成一连串连锁反 应,最后形成自己的新的观念群,为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次,集体讨论问 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条件下,最能激发人的参与 热情。每个人都自由发言、相互感染、相互影响, 就最可能让学生突破固有的观念束缚,最大限度 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再次,前面提到, 集体讨论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因为心理 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 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 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最后学生有个人自由发言的欲望,尤其在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 的前提下,这更能使人人畅所欲言,大胆提出大量的新观念。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

5、,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 设想,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的设想都提出来了为止。3. 基本知识(1)头脑风暴法的定义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 F 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和俗语中的“诸葛亮会”类似,教师建议集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图二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获得大量建议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 见,是一种能够在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 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 训练的一种好办法,头脑风暴法已被广 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职教实践中,可通过“头

6、脑风暴” 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 议(总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 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 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图 二所示)。(2)头脑风暴法的机理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 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 有以下几点: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 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 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 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 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

7、, 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 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 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 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 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 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头脑风暴法之父1888. 5.241966.5.4AF 奥斯本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 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 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 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 每

8、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3)头脑风暴法的特点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其特点可分为以下几小点:1)消除了过去妨碍自由联想的戒律。2)让过去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参加献计献策会议的成员,站在共同目标的同一立场 上提出设想。3)在开会时有轻松愉快的气氛。4)把他人的设想加以综合和修正,形成敢于打破清规戒律的局面,因此通过综合进行 设想就变得轻而易举了。5)如能理解“头脑风暴法”规则,则技术上实现起来就不会感到太难。6)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4)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过程

9、头脑风暴法一般按3个步骤实施:1)起始阶段:教师解释方法,说明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并引导学 生进入论题。2)意见产生阶段:学生即兴表达各自想法和建议。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想法立刻发表意 见,也应阻止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意见立刻发表评论。3)总结评价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条意见的可能性,并对其进行总 结和归纳。经验表明,有头脑风暴法产生的建议约有5%10%是可行的。当学生人数多于6人时可 把建议集合分成几部分进行分组讨论。(5)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形式采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时,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创造新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不需要 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

10、对某一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 或是提出批评。应该鼓励同学提出一些似乎很唐突的想法,因为这极有可能引出智慧的火花。 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头脑风暴法教学应放在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时间很短。可将其插入任何一个 教学单元或工作中。但是,对各种意见的评价和整理需花费较多的时间。采用头脑风暴教学 法的注意事项见下表。时间约515分钟小组人数512人(课堂教学也可以以班为单位)结果保证设主持人1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做评论。设记录员12人 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评价分析建议的可行性,引出进一步的设想(6)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技巧1)自由联想,建

11、立自由思考气氛。参加者不应该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 让思维自由驰驰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 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2)延迟评判。头脑风暴,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做出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某 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一切评价和判断都要 延迟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总之,“想法千差万别”,对各种不同想法,无须进行任何 解释,更不能断言一个想法是否对实际有意义。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评判约束与会者的 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谈的有利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先开发设想,避免把应该在 后阶段做的工作提前

12、进行,影响创造性设想的大量产生。3)禁止批评。绝对禁止批评是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参加头脑风暴的 每个人都不得对别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因为批评对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同 时,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在禁止之列。有些人习惯于用一些自谦之词,这些自我批评性质的 说法同样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自由畅想。4)追求数量。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 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 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 的创造性设想可能就越多。4. 研讨内容(1)

13、教学重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活动规则方法,理解头脑风 暴法的原理、原则?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 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其实许多问题并不是随着闪现在头脑中的第一个念头而自动解决的。为了寻求最佳解决 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最好的行动方法之一就是头脑风暴法。头脑 风暴法是定义一个问题、概念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任何事情的行动,它从不忽视来自任何微弱 声音中的建议。所有的主意都将被记录下来并,仅当头脑风暴结束以后才予以评价。学生掌握这种创方法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在活动中体会这种“头脑风暴法”,

14、而无 需教师讲述过多的原理和理论。所以这堂课的关键就是组织好活动,让活动真正产生“头脑 风暴法”应有的效果。进而在活动中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活动规则方法,理解头脑风暴法的原 理、原则。(2)教学难点:如何才能组织好“头脑风暴”活动,怎样才能使课堂活动产生较好的实 际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关键在营造气氛,这也是头脑风暴法的精髓所在,头脑风暴法就是要营造一些自由畅想 的氛围,大家相互影响,强化信息刺激,从而促使思维者展开想像,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 内产生大量设想,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构思方案打下基础。为了营造气氛,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把学生的课桌,由传统的的秧田型改成了马蹄型,因为马

15、蹄型是目前普通认可的最 具向心力的小组讨论格局;2)在课堂上要大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老师对学生,学生相互之间也要使用激励3)在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下巧功夫。(3)对于是先讲理论再进行活动,还是先进行活动,再讲理论呢?我开始的想法是先活动再讲理论,因为有了实践经验再讲理论就更能理解了。但这样又 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先不讲学生怎样活动?学生能自己把握那些活动规则吗?于是,经过反 复思考选择了先简单介绍活动规则,然后进行活动,最后对针活动情况讲一下头脑风暴法的 原理并进一步体会活动规则。5. 训练1)名称:头脑风暴法的认知和训练2)训练任务描述螺纹这节内容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机械制图第 七章“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法”的第一节。本节主要学习螺纹的形成过程和组成螺纹的五要素。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螺纹这类零件,为后面学习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方法起铺垫作用。但 我们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活动形式进行对螺纹这节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 参与、体会这种方法的乐趣与好处,进而更好的学习螺纹的形成过程和组成螺纹的五要素。 同时将头脑风暴法植入学生的脑海中,达到双重的学习效果。但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会头脑 风暴教学法。训练前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螺纹加工车间亲自观看螺纹成型加工的全过程,之后将加工好 的螺纹传递于每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