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598653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12硫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规范练第24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6河北唐山二模)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A.金B.硫C.铜D.铁答案:B解析: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黄,故选项B正确。2.(2016河北张家口四校联考)“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

2、宜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A.胆矾中加浓硫酸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D.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答案:C解析: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则飘尘为反应的催化剂。胆矾中加浓硫酸,浓硫酸起到吸水作用,使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固体,A项错误;浓硫酸与木炭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起到氧化剂的作用,B项错误;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与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相同,C项正确;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浓硫酸主要起到脱

3、水剂和氧化剂的作用,D项错误。3.(2016山东德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2、CO均可用浓硫酸干燥B.固态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能导电C.SO2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因此不能与酸溶液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H2、SO2、CO均不反应,这三种气体均可用浓硫酸干燥,A正确;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B错误;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C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D错误。4.(2016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H2S和SO2气体用化学方法鉴别,不能使用下列哪种试

4、剂()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CuSO4溶液D.滴有淀粉的碘水答案:B解析:品红溶液遇具有漂白性的SO2会褪色,而遇H2S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H2S和SO2都能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因此无法鉴别,B符合题意;CuSO4溶液与H2S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产生黑色沉淀,而CuSO4溶液与SO2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滴有淀粉的碘水呈蓝色,遇SO2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溶液褪色,遇H2S发生反应:I2+H2SS+2HI,溶液褪色并产生淡黄色沉淀,实验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5

5、.(2016山西忻州模拟)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入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导学号16980297答案:D解析: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A项正确;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三价铁的氧化

6、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前提下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迅速被氧化成铁离子,故硝酸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综上所述,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B项正确;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硫被氧化后产生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氧化亚铁离子时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C项正确;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故相当于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N2NO,则SO2与产生的NO气体体积比为32,D项错误。6.(2016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CO2和Na2O2

7、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足量硫单质与64 g铜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强氧化性又体现了脱水性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A.B.C.D.答案:B解析: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加入盐酸生成CO2,故正确;浓硫酸能干燥SO2气体,故错误;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故错误;硫的氧化性较弱,和铜反应生成Cu2S,64 g Cu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 mol,故错误;蔗糖炭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膨胀有

8、气泡,碳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正确;氢氧化铁胶体加热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生成Fe2O3,氯化铁溶液中存在FeCl3的水解:FeCl3+3H2OFe(OH)3+3HCl,加热促使平衡向右进行,氯化氢挥发,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灼烧得到Fe2O3,故正确。7.(2016东北师大附中二模)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SH2SO4途径:SSO2SO3H2SO4A.途径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产率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9、S,各转移6 mol电子D.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是因为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答案:A解析: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体现酸性,A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SO2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B正确;途径和都是由S单质来制备H2SO4,S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6价,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C正确;途径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且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

10、,所以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D正确。8.(2016湖南东部株洲二中、湘潭一中等六校联考)现有一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a 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 L,取其中25.00 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溶液V2 mL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 g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 g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

11、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定干燥管增重d g导学号16980298答案:D解析:混合物中的Na2SO3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消耗标准KMnO4溶液的量计算Na2SO3的物质的量,进而可求出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A正确;H2O2将Na2SO3氧化成Na2SO4,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称量其质量,得出Ba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再根据硫原子守恒,Na2SO3、Na2SO4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 mol,再结合混合物样品质量为a g,列出方程组,进而可求出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B正确;样品与足量

12、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了Na2SO3,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c g为BaSO4的质量,根据硫原子守恒可以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从而可求出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C正确;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Na2SO3转化为SO2气体,通过测定SO2的质量来计算Na2SO3的质量,从而求出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但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会引入氯化氢气体,所以SO2气体的量测量不准确,D错误。9.(2016福建福州模拟)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B.溶液

13、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答案:A解析:Fe2(SO4)3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反应生成H+,故溶液酸性BA,C项错误;溶液B中可能含有剩余的Fe3+,故A项正确;溶液B转化为溶液C的离子方程式:4H+4Fe2+O24Fe3+2H2O,B项错误;溶液C为硫酸铁和硫酸混合溶液,FeO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D项错误。10.(2016福建泉州五校联考)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

14、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加热、使用催化剂导学号16980299答案:D解析: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说明X为浓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H2SO4,则D为SO3,B为SO2。蔗糖变黑,主要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A项错误;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B项错误;C+2H2SO4(浓)CO2+2SO2+2H2O,C为CO2,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HCO3)2,没有沉淀产生,C

15、项错误;由SO2SO3需要催化剂和加热才能实现,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11.(2016河南南阳质检,节选)(6分)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时,两种吸收液的体积比V(Na2SO3)V(NaOH)=。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1)2CaCO3+2SO2+O22CaSO4+2CO2(2)12Ca2+OH-+HSCaSO3+H2O解析:(1)由题意知碳酸钙与二氧化硫及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