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生命的痛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9831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顿生命的痛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顿生命的痛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顿生命的痛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顿生命的痛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顿生命的痛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顿生命的痛感王崧舟1994年初冬,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上虞举行年会,我应邀在会上执教公开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堂课的准备时间不算长。那时我正全力以赴忙于省立项课题电化教学和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结题工作,况且通知我上公开课也不过是在一个星期之前。我熬了一个通宵,完成了教学设计。熬通宵倒不是因为时间局促,而是设计灵感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无法截流,仿佛那堂课早已存在,我要做的不过是如实记录并如实演绎而已。但记录不是记忆,之后的几天时间,我备课更多地是记忆那个神来之案,走路背、骑车背、吃饭背、睡前背,总之,凡是能挤出来的时间统统用于背教案,一直背到滚瓜烂熟、了然于心。其间偶有恶心的感觉,晚上也常有噩梦

2、来袭,但创作的激情和执教的压力显然遮蔽了身体的不适。公开课上得出奇的好,全场200多位参会代表听得鸦雀无声。时任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的周一贯先生当着众人的面,用“炉火纯青、浑然一体”夸赞这堂课。而我,课后几近虚脱。当晚,我便呕吐不止,浑身犹如针刺一般。举手抬脚间,沉沉如灌了铅。整个人仿佛一叶苇草在海中漂荡。第二天,我便住进了医院,然后就是昏睡迷糊,直到两天后才清醒过来。医院一住就是三个月。来探望我的人都不敢相信,怎么昨天还在舞台上意气风发、激情澎湃的人,转眼就变得这般憔悴和孱弱,连我自己也毫无心理准备。起先,我极度恐惧,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身体的极度虚弱却无法源源不断地向极度恐惧提供活

3、动的能量。于是,整个人又跌入了万念俱灰的深谷,“世界黯淡下去,众神逃遁,大地解体”(海德格尔语)。我躺在病床上,看窗帘慢慢拉下来,房间升起黑暗的浓雾,将我包围,只有一丝微弱的呼吸尚可证明自己还在尘世间活着,其余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存在着却没有了世界”(余德慧语)。那阵子,什么课题、什么公开课、什么学生家长同事学校、什么父母兄弟恋人朋友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过去繁花绿叶,万般想法纷飞,突然间这些东西都破碎了,不愿意再去想了,甚至连“不愿意再去想了”的念头都接近破碎了。活着,再无奢求,如此而已。以后,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的病情开始稳定,恶心消失了,体能增强了,下床活动时,人也精神了许多,我终

4、究没有跌落到生命的底部,世界又向我敞开了它的万丈红尘。犹记除夕之夜,偌大一幢住院楼,上下两层四五十个病房,只我一人独自呆着。南面的天空在焰火的升腾中烧成一片绯红,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密集而响亮的鞭炮声,世界是如此闹猛、如此繁华,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世界。北面则是一湾黑黝黝的龙山,斑驳的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依稀中,还能望见星星点点的坟包。我靠在床上,无思无想地看着这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那一夜,我梦见自己全身长着鲤鱼一样的鳞片,却不能像鲤鱼一样翕张呼吸。有菩萨显身,暗示我将鳞片拔去。我问,痛吗?菩萨微笑。我低头看时,身上的鳞片早已全部消失,那个沉重的肉身也不复存在。“我”已无处可找,但我(不知是哪个“我

5、”)分明体验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我真真切切地化作了山河大地、清风朗月,我栖身在世界的每一处风景,我却不再拥有“我的世界”。在梦中,一股巨大而温柔的慈悲直抵我的灵魂。醒来已是农历1995年的正月初一。世界很美,活着真好。我突然对自己的疾病充满深深的感恩。这场大病,以直刺骨髓的痛感将活着的意义之问抛向了毫无防备的我。这不是一个用头脑来思辨的问题,这是一个只能用置身“实感”的生命去探寻的问题。在没有苦难当头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易如反掌,却毫无意义。唯有大难突降的生死关头,活着的意义才能被彻底擦亮。感谢这场大病,正是“苦难使得意识回归到它本身。一个不曾认识痛苦的人或许能够知道他做什么想什么,但是并

6、不是真正知道他所做的所想的。他思想,但是他不认为他在思想,而他的思想就好像根本不属于他所有。甚至他也不确切的拥有自己。因为惟有痛苦、惟有渴望不死的激情的渴望,才能使人类的精神成为它自己的主宰。”(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一个星期后,我就出院了。从此,我的生命踏上了修行之路。梦毕竟只是梦,梦中的体验也许算是一种开悟,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无常才是生命的究竟。这样,对世事的认真中就会含着根本的不认真。即便如自己最为切近的肉身,我知道,执着于健康也是一种不健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不停地在“入世”和“出世”的两端游走,保持一种双重的存在。入世为“心”,出世为“灵”,既不走纯“心”,也不走纯“灵”,也就是说,对生命的观照保持两种态度:一是承认生命根本上的断裂,一是活在暂时构筑的世界里。不久,因为机缘巧合,我开始习禅。再往后,我接触南怀瑾、接触净空老和尚、接触克里希那穆提、接触海灵格、接触张德芬、接触欧林、接触奇迹课程、接触与神对话、接触西藏生死书这样,我的心便慢慢安顿下来。因为,我“知道你自己就是光。甚至大过,呼吸。甚至大过,整体。甚至比拥抱你的宁静,更静。”(埃姆克莱尔诗句)现在想来,大病一场也许是我生命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事件。我不敢说这场大病让我“蒙尘尽除、灵魂净生”,但至少,我已照见自己的灵魂,并踏上了安顿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