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9420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秋霞北师大培训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培训心得和感悟在北师大培训了一个星期,虽然不是每个专家的每个观点都深深打动我,但我觉得还是有许多的收获和感悟,有的为我指点迷津,有的让我茅塞顿开,有点对我受益终生,我吸取精华,结合我校和我面对的实际,从育人和教法两个方面阐述我的收获和感悟。一、育人要抓住人的本质。(1)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过度的溺爱和优越的条件使他们中的一些变得懒散、自我、脸皮厚、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这样的学生缺乏被需要的感觉,缺乏担当的勇气。我们也有很多学生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出外打工,缺乏父母之爱,同时因为父母的亏欠心理,他们的物质生活却可能很丰富,他们需要被关注,需要温暖的话语,正确的引

2、导。我们知道教育不是学校一方面的事,家长和社会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除了做好教师能做的,还应争取社会家庭的积极因素,让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学习。我们要多观察、多倾听,走进学生的心里,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帮助学生减少障碍,获得发展。同时,学生的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因此我认为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研究怎样因材施教,怎样对症下药。韩玲教授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爱迟到、迟到成了习惯的孩子,老师批评他,家长训斥他,大家想方设法都没能改变他。可是这个新班主任在他的第一次迟到就将他改变了。这位班主任在门

3、口等到这个迟到的孩子,当孩子嬉皮笑脸地习惯性地向老师认错时,老师对他说:“孩子,你说过你不会迟到的,可是你迟迟不来,我心里很挂念你呀,路上车这么多,我真担心你磕着碰着。”这孩子再也不迟到了,因为他知道老师心里关心他,他不能再让老师挂念了。我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现实中我们碰到过很多类似的孩子。我们眼中脸皮厚的孩子,心地是多么善良和纯真,他们需要什么?难道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吗?如果我们愿意在每个问题学生的身上都花点心思,研究他,并真正的影响他,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可以少生气。我用韩玲教授的话说是:“先跟后带”。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智力不

4、是问题,问题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撬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2)课堂安全、尊重、均衡。 孩子需要怎样的课堂?孩子需要尊重的、包容的、安全的、悦纳的、均衡的课堂。课堂安全,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仅以为是在课堂上不要与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或是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培训我懂得了,安全,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我们的课堂,是否不会伤害到学生的心灵,或者说我们在课堂上是否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学生心灵的安全比身体的安全更重要。孩子是形形色色的,他们有共性,更有个性,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按一个模子去发展,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我们不能要求西红柿

5、的苗子结出苹果来。课堂尊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之前我对尊重的理解仍然是不全面的。尊重,不仅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如果学生上课不发言,我们总以为是不敢或是没有认真听讲所以不会,这是不尊重;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强行灌输,也是不尊重;或者,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的预期之外我们追求标准答案泯灭孩子的创造力,就是不尊重。学困生基础较差,认知水平不够,我们就应该实事求是,解决一两个学生的实际困难,如果不帮助他们,他们就会离集体越来越远,在课堂上就会坐不住,难熬,无事就会生非,学困生没有得到发展还影响了课堂和其他学生,因此,真正关注学困生,帮助他

6、们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同时,特长生往往容易接受知识,让他安安静静地一遍又一遍地听他早就会了懂了的知识显然是无聊的,久之也可能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要让他们有事可做同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孩子需要均衡的课堂。抛开分数,我们的孩子真的有那么差吗?如果我们只盯住分数,就忽略了角落里的脆弱心灵。谁最需要我们,是学困生,他们需要尊重、悦纳、爱和肯定表扬。现实中,他们因为分数,掩盖了他们身上其他光芒,教师看不到这些光芒,学生自己就更看不到。我们都知道,60分的学生和80分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差别,是我们的评价使他们天差地别。即便掐死西红柿的苗子它也结不出苹果来,因为它就不是那个

7、料。我们尽量改变能改变的,接纳和包容不能改变的,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学生。现在的学生自杀的或暴力的或忧郁的案例很多,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康的、开朗的、善良的虽然成绩不好的学生。同时健康、开朗的孩子才能学得更好。二、教法 这次培训中,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种好的教法,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以下教法。(1)尝试教学。原型来自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我看到这种教法的时候,我眼睛一亮,茅塞顿开。过去我总是用一种模式上课,很少变化。有一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特别是思维活跃,他们中有一些很好学,往往在上课前就会解一些基础题,而另一些是学困生或是

8、不预习的但基础和头脑都不错的学生,这样导致我上新课时会的同学很快做出答案而其他同学还在云里雾里,如果继续讲,学优生听得没了兴趣,如果不讲,学困生又没得到发展,为了照顾学困生,我一般会继续讲完,这时候学优生往往没精打采,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了,这种情绪又影响到了学困生。我一直疑惑该怎样上课才能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看到这种学法后,我构思这个班的课以后这样设计;将学生按一个学优生带一个学困生进行分组,课前布置预习,并要求完成课后练习。课堂上首先出一组基础题让学生做,首先是独立思考,有困难的本组学优生辅导学困生,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根据情况进行讲解,这就是第一步,先学后教。这样做一方面激励了学优生,学

9、优生在辅导学困生时不但会觉得不无聊很乐意很有成就感很有动力而且在他传授给学困生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鞭策了学困生必须进行预习,否则就不能完成练习,同时,同伴间的交流效果会比教师的直接教更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也要参与,这就改变了被动听课的局面;再一方面,这种做法让老师的“教”更有针对性,更接近“精讲”。第二步是当堂训练,我们以前总是上完课布置作业给学生课后做,但学生的作业总是不太满意,不是没有去做,就是上课没有懂不会做。当堂练习把练习提前到了课堂,在课堂上做不仅避免了一些学生偷懒不做,而且可以达到当堂巩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作业上的错误可以在课堂上暴露,及时

10、纠正。(2)作业。课堂练习时,允许学优生讨论,教师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每个同学都有收获。课外可尽量布置分层作业,并进行分层评价。每天坚持对五个不同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不仅评学生作业的对错,还可以评作业的态度以及上课的表现,甚至可以说说题外话,总之,让学生觉得你关注到了他,被关注的感觉会使学生幸福,使他更乐意学习。(3)预设与生成。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认真备课程,认真备学情,进行恰当的预设,还要把握课堂上的生成。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课堂甚至变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堂的灵魂。遇上学生上课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设法进行恰当的生成。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很会把握机会进行生成,而不是一味追求顺溜。我们的学生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解开疑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堂看似顺溜的课。当学生的问题提不到我们预设的恰当的高度时,教师要巧设问题进行引领,问题不宜多、杂,要简、明、重点突出。 以上就是我的培训心得和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