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9354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柳絮(x) 粼粼(lng) 瘫痪(tn) 树杈(ch)B. 堤岸(t)匿笑(n ) 憔悴(chu) 寒颤(zhn)C. 温馨(xn) 祷告(shu) 分歧(q) 瞬间(shn)D. 咱俩(li) 拆散(chi) 攥着(zun) 凝视(nng)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2分)A 分歧 铺垫 惭愧 各得其所 B 诀别 渔塘 应和 水波粼粼C 瘫痪 捶打 脸颊 翻来腹去 D 严历 挨凑 澄清 形影不离 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2分)A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

2、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B嶙峋:形容人瘦削。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C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卖弄:摆弄。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写出下列病句的修改意见(2分)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仿写(4分)例句: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让人。童年是,让人。 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诗文原句填空。(6分)(1)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

3、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当别人因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解时,你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请用论语中的话来回答,?(论语十二章),志在千里。我寄愁心与明月,。 班里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生活处处有语文。林西聚丰堂眼镜店的广告语为“目明尔来”,它仿自于(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大家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谈谈你的观点。(2分)依照示例,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2分)示例:(阅览室内)严禁大声喧哗。改为:喧闹在这里停止,思想在这里升华。原句:(公园里)严谨踩踏草坪,违者罚款10元。改为:,。 名著导读。(2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第

4、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 文学常识填空:(3分)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论语( ) 不愠( ) 三省( ) 曲肱而枕之( )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6分)(1)吾日三省吾身(三省: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5)人不堪其忧 (堪: )(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 )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理解运用(3分)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

5、,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分)(二)记叙文阅读(20分)阅读【语段一】,完成15-18题。(11分)走是灯笼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的那次经历。离开姑妈家的时候还是响晴毒日的,走了不到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开始还不觉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路边全是庄稼地,没有人家,连一棵树都没有,避雨,是妄想。脚下的土路变成了泥路,每向前迈一步都得做出一个奋力拔腿的姿势。虽然是夏天

6、,雨水浇在身上还是凉凉的,接着就是从心里往外冷。天变暗了,路上没有行人也许有行人看不见,脸上流着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脚下的一小片地方。还有六七华里的路程。当时的我还只是个身小力薄、刚满13岁的孩子!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妈家,但想到经过努力才换来的行程再用同样的努力倒回去,我实在不甘心。我想停下来。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爷爷说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记不清爷爷是不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果等,所面临的就是窟窿我将坠入困苦的深渊!“等是窟窿”这句及时得来的警语,在我的几乎空白的大脑里竟成了唯一的意念。它警示我,无论多么艰难,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记不清摔

7、了多少跤,也记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等是窟窿”这句话,已经和这个情景凝为一体,成为一条活生生的哲理融进我的生命。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顾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是的,当年在雨中的“走”是灯笼,后来所有的决不消沉的“走”也是灯笼。文中说“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有哪些严重的情况?请简要回答。(3分)“我又冷又怕”的时候,有过哪些想法?(2分)怎样理解“等是窟窿”这句话?(3分)“走是灯笼”一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

8、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3分5分)阅读【语段二】,完成19-22题。(12分)提醒夜黑如墨。没有一丝光亮照给我哪怕是一条崎岖的路。我孤独的心单调地跳着。自怨自艾命运不济,抱膝而坐任凭泪水潸然。一个木棍的敲地声音靠近我,木棍后引着一位佝偻着脊背的盲人。“前面可能没有路!”我的提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虚弱。“往前走走就知道了!”盲人没有停下,越过我而去了。木棍敲地的声音一点点弱下去,直至消失。那工作者的声音却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响。“往前走走就知道了!” 我想提醒别人,反而被提醒了。从此,我的面前不论摆着什么困境,我都这样做了。而且送给别人的提醒也成了“往前走走就知道了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首段“夜黑

9、如墨”的理解。(3分)答: 联系上下文,第(2)段“没有一丝光亮给我哪怕是一条崎岖的路”一句中的“光亮”可理解为:(2分)21.请谈谈“木棍后引着一位佝偻着脊背的盲人”中的“引”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22本文的主旨句是:(2分)它揭示了一个道理:(2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题目:我从中学到了语文 要求:1、请写记叙文。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和抄袭。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4、不少于600字。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 A B 414略阅读(一)15. 无处避雨;路难走;天气冷;天变暗;路程远;年纪小。16. 想回姑妈家,但不甘心;想停下来,但忽然想起爷爷

10、的话。17. 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否则将坠入困苦的深渊。18. 比喻。灯笼是希望,走是努力奋斗。当人陷入困境时,只有不停地努力奋斗下去,才会有希望。(二)19、“夜黑如墨”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黑夜的浓深。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处境的艰难,并营造出一种令人忐忑不安的氛围,烘托出“我”的孤苦无助。20、希望21、“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盲人勇敢前行的样子。突出了盲人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并没有退缩,而是毫不畏惧的向前的精神。22、主旨:从此,我的面前不论摆着什么苦境,我都这样做了。而且送给别人的提醒也成了“往前走走就知道了!”道理:遇到任何困难,不要灰心丧气,前方的路是未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往前走走”,也许你就会看到前面的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