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592375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AA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根本状况,农民需要或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活动?AA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0个,文化用房2357平方米。达标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4个乡镇,从业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3人、助工9人、高工1人、中级22人;本科1人、大专7个、中专12人、高中2人、初中1人。年全结构为:2530岁2人;36-40岁7人;41-45岁7人;46-50岁4人;51以上2人。各乡镇每年均开展各种大、中型群众性的节日文化活动,形成了大节日有大活动,小节日有小活动,日常活动经常化的文化活动模式。特别是百育、坡洪、洞靖、五村、巴别、玉凤等乡镇利用

2、传统歌圩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内容有:山歌对唱、文艺演出、壮话快板、篮球、拔河、抛绣球等。县文化馆、业余艺术团经常开展文艺下乡活动,极大地活泼了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现阶段的农民需要和喜欢如下的文化活动:1科技、图书下乡宣传活动。2文艺下乡演出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营销信息等。3辅导乡镇、村级文艺山歌队。二、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形式、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及开展趋势等。全县农民自办文化积极性极高,各乡镇都有自己的山歌、文艺队伍,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AA县农民自办文化较好的有百育镇百育村“荣耀艺术团,在2022年荣获“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荣耀称号。桂文发2022435号这是我县乃是百色市农民文艺

3、先进的代表。荣获全区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的个人:坡洪镇的马进友综合型;百育镇的农元大、韦金秀文艺活动型桂文发2022453号,他们取材于农村、立足于农村,创新、自编自演、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立足本乡镇、本县开展文艺演出,深受广阔干部群众喜爱。自办较好的文化站有:田州、百育、头塘、那坡、那满、五村等乡镇。资金来源:政府适当补助,队员自筹,企业、单位赞助;邀请演出方式: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三、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状况、存在问题?1政府农村文化效劳队伍建设情况。AA县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正常开展,后劲十足,成立山歌队、文艺队等,各乡镇积极性高。但是由于经费的问题,购置道具、服装等受到影响,更谈不上购置

4、交通工具。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得不够正常,时冷时热、时好时坏,只有赔本。现只有经济效益好的百育镇、头塘镇、那坡镇、五村乡开展得比较正常。2政府农村文化效劳队的建设情况为:以山歌文艺队形式成立。自己组建文艺队如百育镇、田州镇、五村乡、头塘镇那坡镇等其他乡镇有的以邀请形式组建。总之,政府农村文化效劳建设及效劳对象在农村主要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而形成的宣传发动重要工具。3存在问题:没有相应政策,经费严重缺乏。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中,政府应该做什么?为何建功立业产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开展?1、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中,作为政府应该做:1制定宽松的政策;2工作

5、上给予指导,经济上给予扶植;3政府出面协调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给予冠名、赞助等;4政府职能部门给予业务工作的辅导、培训。2、为了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开展,应当建立起:1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比率数的大制度,以红头文件形成制度延续下去,以保证经济的根本到位。2各乡镇文化站在工作中,应建立一支稳定的文艺队伍,才能保证 正常开展活动。 应增加文化站人员在编人员,落实编制、工资。五、现行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投入工程的效果和投入方式的评价。1投入工程的专项资金很少,效果不很大;2没有形成专款专用的财政预算内的比率;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文化根底设施陈旧且开展不平衡,经费投入缺乏。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阵

6、地建设总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各乡镇开展不平衡。目前,全县农村文化根底设施面积共2357平方米,而巴别、洞靖、坡洪三个乡镇面积加起来还缺乏300平方米。全县建有综合活动设施的乡镇有4个,建有健身点的乡镇1个。然而,由于领导认识不够到位,以及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乡镇原有文化设施移作他用或废弃情况严重,不少乡镇文化站站舍被挤占、挪用、变卖,许多站舍设施老化,功能得不到发挥。据调查,全县十个乡镇目前无一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开展水平。2、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受益面不广。目前,我县各乡镇的民间文化组织,如龙舟队、舞龙队、歌舞队、文艺队、太极拳队、长跑

7、健身队、气功健身队、腰鼓队、秧歌队、蓝球队、乒乓球队、垂钓队等还不时地活泼在广阔农村,已成为我区农村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只是看电视、搓麻将等,即使每逢春节、歌圩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元宵灯会等传统工程。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真正民族民间文化表演形式越来越少,群众受益面不大,教育启发不深。导致一些乡镇、村群众的文明程度弱化,赌博、迷信等现象较为普遍,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有上升趋势,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剧。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农村的村风民风、社会治安、农民素质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且不同程度地

8、显现出对经济开展的制掣作用。3、专业人才缺乏,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目前,我县十个乡镇文化站定编23名,然而,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有的一年到头不在文化站上班,“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文化站组织活动次数几乎为零,有的文化站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由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人才引进难,造成目前各乡镇既缺乏有专长的“文化人,又缺少“做文化的文化产业经营者。农村原有的文化人正在“老化,新时代的“乡土人才培育严重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无视了对民间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具有特色文化的人才

9、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村级组织的文艺骨干显得更为苍白无力。4、职能部门调研、指导工作不够深入及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丰富活泼我区群众文化生活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制订相关开展规划。然而,由于有关职能部门宣传不够到位,一些群众对“创文化名县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要做些什么,不甚了了。乡镇领导对此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没有抓住农民文化需求的兴奋点,造成规划滞后,城乡差距加大。一些地方“为文化而文化,只是在年节期间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多,群众参与率低,效果不佳,文化阵地的宣传、教

10、育、辅导、文艺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如每年各乡镇组织的歌圩节,展出时间仅是一到两天,但组织筹备至少花上几个月,且活动大多以行政组织为主,浪费大量人、财、物,基层反响强烈。另外,一些农村反映,近几年,县组织的的文艺下乡活动几乎很少,一年除了送上几部电影,农民看不到喜闻乐见、反映农村群众生活的文艺节目,基层呼声很大。5、由于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无法开展,使有的地方文化糟粕乘虚而入,思想文化阵地被封建迷信、宗教文化、赌博等对外乡故有的民族文化影响冲击力较大,使一些非常珍贵、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风、民俗正走向灭亡。6、“2131”工程设备缺乏,目前全县尚缺电影机4台,领导兼放映员、放映员兼会计出纳共4

11、人。影片老,知识量、信息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七、加强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改善、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既是统筹城乡文化开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文化开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开展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活泼我区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农村奔小康的环境气氛,全力打造“文化名县。1、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城乡统筹的总体目标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科学论证,抓好规划落实,切实做好“布洛陀文化这个大文章。建议根据形势开展的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实施细那么?,以保证我县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

12、健康稳步开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借助国家推行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将文化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并占有相当比重,明确各级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县与乡镇要签订文化工作责任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范围内进行考核。2、加大投入,努力实现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开展同步并进。文化设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窗口。县、乡镇两级要围绕建设“布洛陀文化的战略目标,把农村文化根底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区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发挥投资主渠道作用。彻底改变我县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简陋、缺乏、落后的现象。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经济实体及民间组

13、织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园区、特色集镇的开发和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文化中介组织,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加快我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步伐。3、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的文化需要主要是“求富、求知、求乐,首当其冲的是“求富。因此,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众科技致富效劳,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们的各项改革和调整也应围绕这些进行。首先要转变

14、文化工作仅仅依靠宣传文化部门来办的观念,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播送、政法等部门广泛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建成融宣传、科技、文化、教育、广电、咨询、效劳、实用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村宣传文化活动中心。第二,要改变文化活动单纯搞娱乐的做法,将知识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是和当前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农家课室、文艺进村、道德论坛、读书交流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牢牢地把农民吸引住,帮助和带着农民探索致富的途径。抓住了农民“求富这一兴奋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开展的“牛鼻子。第三,要发动

15、社会力量来办文化。把原来“政府办文化转变为政府管文化,政府引导文化。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借鉴先进县加强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4、积极扶植和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流传下来,生生不息,被当地群众所悦纳与保存,说明其生命力极强,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群众的审美习惯,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只不过我们在扶植、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剔除其糟粕,保存其精华,并注意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形式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用古老的传统文化这只酒瓶去盛装新时代醇香的美酒。目前我县10个歌

16、圩节,特别是敢壮山歌圩、桥业歌圩等特色文化,已初见规模,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对这些有文化特色的乡镇、村命名为诸如“山歌之乡“篮球之乡等,以奖励的形式鼓励各乡镇积极开展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以打造成我区农村群众文化的精品和特色。 5、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建议建立我县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为丰富活泼农村文化生活作出更大奉献。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并广泛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采取远程教育等现代化培训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引进农村文化事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