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59125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内容摘要】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看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主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设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最后笔者对应遵循的原则作出了总结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反思。【关 键 词】思维品质 求异 主体一、引言毋庸置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使用外国语对话和交流已经成为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是时代赋予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阅读文章是学生接触英语最主要的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另外,从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来看,推理判断题所占的比例和权重最大,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尤为重要。课文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它要求教师必须以课文为载体,通过挖掘文章的内涵,逐步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思维品质的内涵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1)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能深入思考问题,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概括归类,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而且能较全面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3)独创性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独创性源于个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

4、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4)批判性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5)敏捷性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学生智力的敏锐程度。有了思维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三、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一个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人,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因此,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多种方案、多种途径去探索,去选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再单一。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和服从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符合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如果教师只是采取注入式方法教学课文,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发展智力。因此,要

6、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英语教师就必须开拓教学思路,多样化、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基于此,笔者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四、具体策略(一)投石激澜,启导思维的深刻性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表层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去积极思考,研读文章中的字、词、句,挖掘文章的隐含意义,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Module 1 Unit 1 Annes Diary 为例,文章讲述了二战时期身为犹太人的安妮由于害怕被纳粹分子杀害而躲在

7、阁楼里的故事。这篇日记处处流露着安妮内心深处的恐惧以及对外面世界和自由生活的渴望。读者可以从她日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丰富情感。因此,笔者就围绕情感这一主线,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回答下面的问题:What feelings did she set down in her diary?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ell us her feelings with supporting sentences.学生马上投入到寻找信息句的活动中。S1: From the sentence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8、 with nature.” I can infer that Anne is eager to be outdoor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freedom.S2: The sentence “But as the moon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open a window.” implies that Anne was full of fear.S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entence “ Sadly, I am able to look at nature through

9、 dirty curtains hanging before very dusty window.”that she felt sad ,depressed and helpless.通过认真阅读这些句子,学生慢慢地感觉自己走进了安妮的心灵深处,感受到她的无奈和对法西斯的憎恨,对文章主题有了进一步理解。又如,在教学Module 7 Unit 2 Robots的阅读课Satisfaction Guaranteed时,笔者认为文章篇幅很长,把握故事人物间的深层关系和Claire的情绪变化成了文章的阅读难点。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呢?在学生快速阅读完这篇文章,并找出

10、所有故事人物及其关系后,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What was Claire s reaction at her first sight of Tony in para2? 2.What change happened to Claires attitude towards Tony according to para3 and para4?3.Can you infer Claires attitude towards Tony from para5 and para6? 4.We learn from para7 and para8 that a small accident happ

11、ened while the house was being decorated. How well can you read Claires inner mind? Describe it.5.Do you know why Tony opened the curtain? And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satisfaction guaranteed?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清晰地看到Claire的情感变化过程: refusal-acceptance-trust-satisfaction-love-grief.笔者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一个难

12、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组易于理解的小问题,逐步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四个品质。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深入挖掘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落脚点,及时引出探究性问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抛砖引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的特点是一个问题可以多开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从同一个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

13、的正确途径。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悬念,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或变换角度设疑,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Module 1 Unit 5 EliasStory 时,笔者根据标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According to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alked about?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experience/life/job/education/family等等。同样,因为课文第五段的中心是说明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因此笔者就出了一个填空题:The fifth

14、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_ situation of black people.学生再读这个段落后,给出了以下几个答案:bad/ terrible /awful/unpleasant/horrible/unfair 。笔者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对他们的活跃思维大加赞赏。 又如,在学生完成Module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ComprehendingExercise 3的联系后,笔者补充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will the world look like without festivals?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看法:

15、S1: We will live in a world without love and care, and faiths.S2: We will have little happiness and reunion with our family members. Everyone will be busy with their work.S3: We may forget our root , because festivals lik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National Day are parts of the symbols of Chinese

16、 history.S4: Without festivals ,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ould be affected.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百花齐放,逐步培养他们灵活性的思维品质。(三)寻找切口,培育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按照不同寻常的思路展开思维,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因此,新颖是思维独创性的本质属性。思维独创性要求个体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独到或奇特的见解。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