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操作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8806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配中心操作规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配中心操作规程审核处方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调配质量。2 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 责任人:全体审方人员。4 程序: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 理性与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4.2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4.3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 药。4.4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4.5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4.6确认静脉用

2、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4.7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I或者特池不良反应自重要信息4.8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 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 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标签打印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医嘱审核质量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体人员。4程序: 4.1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

3、名、病区、床号、病 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 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4.2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由打印日期和序号组成。4.3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 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 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4.4输液标签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 4.4.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

4、 4.4.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等;4.4.3需要双份标签的药师应及时打印附属标签。4.4.4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贴签摆药与核对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贴签摆药与核对的正确性。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体人员。4程序: 4.1摆药前药师应当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 告知审方药师校对纠正。4.2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按其性质、不同用药时间,分批次将药品放置于不同颜色的容器

5、内;按病区、按药物性质不同放置于不同的混合调配区内。4.3摆药时需检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等是否符合标签内容,同时应当注意药品的 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签章。4.4摆药注意事项: 4.4.1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4.4.2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4.4.3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4.5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 4.5.1每日完成摆药后,应当及时对摆药准备室短缺的药品进行补充,并应当校对; 4.5.2补充的药品应当在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同时要核对药品的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严防错位,

6、如有尘埃,需擦拭清洁后方可上架;4.5.3补充药品时,应当注意药品有效期,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 4.5.4补充药品时应检查原有药品批号,如批号不同则待原批号用完后方可加入新批号药 品。4.5.5对氯化钾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应当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置。4.6摆药核对操作规程: 4.6.1将输液标签整齐地贴在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药名及规格覆盖; 4.6.2药师摆药应当双人核对,并在记录本上或标签上签名或盖签章; 4.6.3将摆有注射剂与贴有标签的输液袋(瓶)的容器通过传递窗送入洁净区操作间,按病区码放于药车上。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静脉用药混合调配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静

7、脉用药混合调配的正确性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操作人员。4程序: 4.1调配操作前准备: 4.1.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C26C、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4.1.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4.1.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 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4.1.4将已停医嘱或欠费医嘱药品按病区、病人,并核对标签号后挑出,如有任何已停医嘱未移除应移除相

8、同药品后方可进入调配操作流程。4.1.5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位置。数量、有4.1.6调配前的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4.2.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内侧;4.2.3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中央区域; 4.2.4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

9、滤器上;4.2.5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4.2.6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 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4.2.7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者盖签章,标注调配时间,并将调配好的成品输液和空西 林瓶、安瓿与备份输液标签及其他相关信息一并放入筐内,以供检查者核对;4.2.8通过传递窗将成品输液送至成品核对区,进入成品核对包装程序; 4.

10、2.9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4.3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本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4.4.1 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4.4.2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 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4.4.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 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按照相关的加药顺 序调配操作规程;4.4.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

11、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药师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 正,重新调配并记录;4.5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 4.5.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负压;4.5.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4.5.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4.5.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4.6.1配置皮试液

12、必须按照皮试液配置步骤逐步进行操作。4.6.2皮试液配置时必须两人在场,一人配置、一人核查,严防错配、漏配。配置完成后必须双人签名或盖章。4.6.3抽取后剩余皮试液放置于冰箱内备查 24小时。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的正确性。2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操作人员。4程序: 4.1调配前准备 4.1调配前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多次走动而增加污染机会。4.1.2用75%乙醇擦拭层流台表面及输液瓶。4.1.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 损。4.1.4准备完成后操作人

13、员穿上隔离衣,戴上无菌手套、口罩、帽子,开始配置。4.2 调配顺序4.2.1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溶液中,并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 过高。4.2.2将磷酸盐、胰岛素加入到其他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注意磷酸钠和葡萄糖酸钙不能加入到一瓶溶液中。4.2.3将水溶性维生素溶解到脂溶性维生素内,充分混匀后加入到脂肪乳剂中。4.2.4将其他成分加入到剩余的氨基酸或葡萄糖溶液中。4.2.5用与输液袋配套的三叉式输液管将氨基酸和葡萄糖冲入3L袋内,最后注入脂肪乳。4.2.6不间断的一次完成营养液的混合、充袋,并且不断翻动3L袋,使其充分混匀。4.2.7 充袋完毕后应尽量排出袋中空气,

14、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连接输液袋的管 口封闭。4.2.8 将配好的输液袋上标有病区、床号、姓名及药品的标签。4.2.9调配者签名后送成品区由药师检查核对。4.3注意事项:渗透压、4.3.1电解质和未经稀释的葡萄糖绝不可直接加入到脂肪乳剂中,电解质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均可降低脂肪颗粒表面的负电位而使排斥力减弱,导致脂肪颗 粒的聚集以至融合,影响脂肪乳的稳定性。4.3.2肠外营养液最终pH应控制在56之间,在此pH范围内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最大。每种协定TPN处方均应检测实际的pH,若pH 低于 5可用碳酸氢钠调整。4.3.3不宜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4.3.4注意

15、避光,配好的营养液应在24 h内使用,暂不用时于4C保存1目的:建立成品输液核对、包装与发放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成品输液核对、包装与发放的正确性。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体人员。4程序: 4.1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 4.1.1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4.1.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 4.1.3按输液标签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4.1.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 4.1.5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核对者应当签名或盖签章; 4.1.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4.1.7经核对合格的成品输液,用适宜的塑料袋包装,按病区分别整齐放置于有病区标记的容器内,送药时间及数量记录于送药登记本。在危害药品的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标记。4.1.8由工勤人员将核对好的药品逐一进行标签扫描核对,数据写入服务器,然后密封由工勤人员送至各病区。4.1.9将密闭容器加锁或加封条,钥匙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