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58672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整合研究”实验研究方案襄樊九中课题组一、课题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构建中学政治“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 1、主体性教育理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2、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3、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趋势和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类在21世纪初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来临意味着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知识创新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信息化时代知识创新需要依靠具备探求态度和具有批判、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仅仅沿用原来“知识性教学”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

3、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教育正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教学”已成为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各学科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新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为中学政治课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带来了契机。因此,构建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都是十分必要的。2、 本课题在国内研

4、究的现状与趋势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研究性学习、信息化教学、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方面,我国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2001年4月,教育部又颁发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对推进“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2).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我国教育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很快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具体的实践操作正在

5、进行着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正在进一步的深化。 (3).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割裂进行的,而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运用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要求下中学政治教学的发展,有必要构建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在信息化条件下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中学政治教学进行整合,构建中学政治“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有着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在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

6、理论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方式手段的发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需要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上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学实效,真正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构建“信息化主体研究型”中学政治教学模式,有利于从理论上指导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在信息化时代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在信息化条件下,中学教育的发展必须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日益完善教学设备、学校制度、人力资源等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手段,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资源在很

7、多中小学中没有合理利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模式的缺乏,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转变,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先进的教学设施放置一边而不利用。这不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评价标准转变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信息化主体研究型”中学政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整合教学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实效。 (三)有利于信息化时代下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已经来临的背景下,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社会对人才评价的标准和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中学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构

8、建“信息化主体研究型”中学政治教学模式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学的要求,也是中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实现自身发展的要求。 (四)是中学政治课真正实施“发展性”教育,提高教学实效的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课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之失去了本身应该具有的丰富色彩,使学生感觉枯燥和乏味,变成了纯粹的记忆和生搬硬套。而本课题的研究,意图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使中学思想政治课还其本来面目,真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从而通过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自身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三、课题研究内容 确定构建中学政治“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教研课

9、题,我们的目的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中学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方面能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的自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构建完整的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意识,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论体系(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指导中学政治教学实践。解决信息课教学和基础课教学割裂进行、学生丧失学习政治课积极性的问题,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手段提高中学政治教学实效,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

10、践能力。四、课题研究思路 (一)研究假设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建构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自变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技术,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通过新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积极性),那么就可能提高教学实效-因变量(学生发展目标,教学目标)。所以课题研究要在“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真实数据,构建“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模式,最终在实践中检验研究目标和完善研究成果。(二)指导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

11、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2、主体性教育理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3、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认为,充分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手段,

12、把黑板、教科书的知识信息形声化、电子化、数字化,把教学资料变成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编辑制作,使记载的教育内容图文并茂,情、声、色、意通过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可使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可视形象的电子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习效率更高。(三)课题和子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自变量 (1)课题研究总目标:课题研究要在“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实验操作,掌握真实数据,构建“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总体上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果。 (2)子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构建中学政治“信息化主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在内容和框架

13、体系上设计为总分式,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中学政治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研究目标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提高中学政治教学实效,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和中学政治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果。 子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研究”。研究目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的操作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子课题“信息化条件下中学德育教育新途径的探索与研究”。研究目标在信息化时代探索中学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策略,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新的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加强德

14、育教育研究,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2、学生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因变量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学习“主体”,通过研究目标确定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在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解决中学政治教学实践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次、基本课程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被割裂进行,信息课教

15、学和基础课教学割裂进行、学生丧失学习政治课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等问题。(四)因变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学生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因变量)的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生是否具有对现成材料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3、学生是否具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意识。4、学生是否具有对现成材料和观点的发展意识、发展能力。学生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因变量)的评价方法:1、分析综合能力检测: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检测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创新发展能力检测

16、:通过设定“发展性”测验考试,检测课题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对现成材料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意识和能力。3、自学能力检测:通过特定教材内容的自学和学习效果检测,考察课题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4、学习主体意识、学习心理检测: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检测学生自身在学习中地位、学习中自信程度、学习中自我评价、学习中自我调节能力、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对学习本身和学习效果考查方式认识评价等方面的心理状态变化。(五)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1)自变量的操纵与控制对自变量(课题所研究的教学模式)的操纵和控制:课题实验班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对比班保持课题实验前教学方式不变。以检测信息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取得实验数据。 课题实验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比班不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