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58671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张村驿镇九年制学校 孔明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 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传统的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讲,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 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 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 中,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2、,助长了学 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也就是做到,在 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 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 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 善于从不同角度来 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 德标准,“八荣八耻”的判断准则,随时注

3、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规 范自身言行,并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各种社会现象。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 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 学生们只是为了分数而学,为了考而学。老师常常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的情绪也因此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不利 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 所以,提高学生学习政 治的兴趣当务之急。在上每堂课时拿10分钟给学生。首先,把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先通读一遍。 其次,我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在黑板上出示给学生。第三,

4、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又在重看一遍刚才读过的内容,看否能解决或者理解这些问题,并标上记号。 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明确了自己的重难点,听课就具针对 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方式,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1)仔细地看。老师讲课时,学生要集中注意力,眼睛看老师,不低头纳闷,不左顾右 盼;老师写时,眼睛看黑板,对知识要点、图形符号形成正确的第一印象;读题、 读课文时,眼睛看课本,看清题干,看清文意。只有看清楚,看准确,才能有的 放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2)认真地听。首先是认真听老师讲,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问题,要求学生思

5、考、分析、解答什 么,也就是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学生要特别注意老师在课的开头点列出了 怎样的教学主题,在课的结尾小结出了哪些知识要点。 其次,要认真听其他同学 的答问、讲演,听师生对答问者的评析,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3)好好地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 个问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先思考后解答,坚决克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听课弊病,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学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老师没 有做出答案之前,自己先做判断、下结论,然后再看与老师分析是否一致,仔细 思考对错的原因,听老师解疑的步骤与方法。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中,具注意力、

6、思维、情感、意志方能交织在一起,这时教师略加点拨、指导,学生便能意开辞 达,迸发出心灵智慧的火花。(4)及时地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 要培养学生及时、准确记写课堂学习笔记的好习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包含着 基础知识的巩固、重点难点的突破、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体会等重要内容。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让学生写在各自专用的学科笔记上, 这样既有利 于学生课外复习,又利于他们完善知识系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 是喜欢学的意思。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并且,心理学认为: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

7、倾向。兴趣能直接转化 为学习动力,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 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一、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万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 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 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得针对 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 警句、新闻资讯、时

8、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只有生动有趣,和课堂内容关系密切,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 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例 如在讲“主观符合客观”这一框题时,根据“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讲述一个“画家画 牛”的典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描述的是“古时候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两牛相 斗图,甚为得意。他给朝廷的一些官员看,他们也都称赞不已;可是当他把此画 给一位农民看时,这位农民却哈哈大笑,他说两牛相斗,为了用力击倒对方, 它的尾巴永远是夹着的,绝不会高高翘起来画家听了之后脸红耳赤,不敢出声。 那么画家为什么会闹出这样一个笑话呢?这

9、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所以说,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 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拓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 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 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对 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 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 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

10、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 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 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又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 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 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 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兴趣。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11、践能力,因而在教学工 作中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要由在台上唱“独 角戏”的演员转为“导演”安排、布局整台“戏”教师又好比打仗中的指导员,随时 都要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因为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可能会在学习当中出 现意想不到的创新想法,如果教师拘泥于标准答案,这样就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学 习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专业知识要过硬以外,还要具有 丰富的课外知识及文化修养。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如果政治教师具有很广的知 识面,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那么,政治课也会变的更具有吸引力,就会培养出 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能改变以往课堂被动的、单向灌输的

12、封闭的教学模式,使之向主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这当然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为了适应形 势发展的需要,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才能将政治课讲深、讲透,才能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四、结合思想品德课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 小事上。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时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比如课堂上学生的坐姿、站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手势、眼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 吃相等,这都是我们在养成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开始可能有点“累”,

13、但用 不了多久,就习惯了,就会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2、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某一件事 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 形成。所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难靠自身来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这就需要外界 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一件事强化 它,促使形成一个习惯。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时, 我利用早自习“清晨三个一”这个固定的时间让学生积累一首古诗、一句格言、一句歇后语。刚 开始不是供稿人忘记抄写,就是有逃写的,甚至还需要老师抽查才能完成,在坚 持了一段时间后,早自习“清晨三个一”时的语言积累习惯已经形成,甚至在早自 习还没有开始时,“清晨三个一”已经完成,

14、可见习惯的重要性。3、家校配合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单靠我们一方面的努力有时很 难达到事半功倍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家校的配合来共同完成。 例如:在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时,我就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每天除了在学校给学生朗读 优秀文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并让家长签字来完成。 久而 久之,很多同学已经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并从中受益匪浅。班上几位写作水平 较高的学生无不受益于有良好的阅读习惯。4、定目标,强化习惯 目标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也不同。开学初我便让每 一位同学订出本学期你将让什么样的优秀行为成为习惯并统计下来,张贴到墙 上,并利用适当的时间不断强化,过一段时间便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本学期已 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学期结束时我又让学生订出假期的习惯 目标并请家长配合来养成。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 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 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