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计算办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84360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消耗计算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消耗计算办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统计的主要任务是观察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的基本情况,反映其数量关系及其构成。化学工业是工业部门中能源消耗的大户之一,通过能源统计,可以对化工生产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观察化学工业的发展与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政府能源管理、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节约政策等提供依据。一、能源构成能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各种形式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属于自然资源的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石油、水等;属于物质资料的能源是经过加工、制造产生出各种形

2、式能量的物质产品,如焦炭、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电等。能源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多采用按能源的成因分类,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又称天然能源。一般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过开发但没有经过加工转换而直接使用的能源。如原煤、天然原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二次能源又称人工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生产出来的能源,如焦炭、洗煤、焦炉煤气、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电、蒸汽等。(一)当前列入统计中的能源有以下几种:(1)原煤:指经煤矿开采并除去矸石(50毫米以上)和杂物(黄铁矿)后,未经洗选加工的煤炭。原煤包括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不包括石煤、矸石煤、泥炭等低热值煤。(2)洗

3、精煤:指原煤经洗选、分等级加工处理,降低了灰分、硫分等一些杂质,适合某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包括冶炼用炼焦精煤和其他用炼焦精煤。(3)其他洗煤:指原煤洗选后,洗精煤以外的其他洗煤产品。包括洗混煤、洗中煤、洗块煤、洗末煤等。(4)型煤:指用烟煤、无烟煤、褐煤及其他各种煤炭制成的固体煤制品。(5)焦炭:指由炼焦洗精煤经高温干馏制得。包括机焦和土焦。(6)其他焦化产品:指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如煤焦油、精苯等。(7)焦炉煤气:指在炼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8)其他煤气:指除焦炉煤气以外的煤气。主要有发生炉煤气。(9)天然气:指以油、气田开采的一种可燃气体。(10)液化天然气:指对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

4、,由气态变成液态。(11)原油:指天然原油和人造原油。天然原油指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未经炼制加工的一种褐、黑色粘稠的可燃性矿物油,包括从天然气回收的凝析油。人造原油包括:用油母页岩经干馏后所得的原油和从干馏瓦斯中回收的轻质油和重质油;经过低温干馏或合成炼制的煤炼原油。(12)汽油:指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其他洗油。(13)煤油:指灯用煤气、喷气燃料油和其他煤油。(14)柴油:指轻柴油和重柴油。(15)燃料油:包括船用燃料油、重油和其他燃料油。不包括作为燃料油使用的原油和柴油等。(16)液化石油气:指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和氢气。(17)炼厂干气:指石油炼

5、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同液化石油气。(18)其他石油制品:主要有润滑油、石蜡、凡士林、石油沥青、石油芳烃、白油、溶剂油等。(19)热力:指可供热源的热水以及过热或饱和蒸汽。包括工业锅炉、热电站、企业自备电站生产的蒸汽和外购蒸汽。(20)电力:指火电、水电、核电及其他动力能发电。包括公共电厂、企业自备电站和余热发电生产的全部电量。(二)不列入企业统计中的能源(1)耗能工质 从能量利用角度观察,耗能工质可分两类:一类作为能量形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电石、乙炔等;另一类不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深井水和氧气等。但生产这些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物质就等于间接

6、地消耗能源。另一方面,这些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他能源的消耗,而这些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2)余热余气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可以回收的余热有六种。高温废气余热 如各种加热炉、窑炉排出的烟气热等;高温产品及高温热渣液的物理热。如炙热焦炭熄焦、金属轧制过程散发的热量;冷却介质余热 如电站冷却水等;废气废水余热 如工业锅炉排出的高温气体及各种高温炉体冷却水所带的物理热;化学反应余热 如合成氨生产中的交换气反应热乙烯裂解产物急冷降温放出的热量等;放散的可燃气体 如合成氨生产中的弛放气等。二、能源购进能源统计与原材料统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能源也是原材料的一

7、部分,都同样要作购入、消费和库存量的统计,一些规定也不尽相同。但是,为了加强能源统计工作,还应对能源统计的各部分作出系统的解释,特别是能源消费量等指标,由于原材料统计中的消费量指标不划分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也不对最终消费作进一步的划分,而这些对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研究能源构成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能源购进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外购的并用于企业消费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能源购进量的统计原则(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二是经过验收、检验;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

8、2)“谁购进,谁统计”。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购进的加工来料。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3)购进量中不包括: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期领用本期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二)购进量金额购进量金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金额。其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含增值税)计算

9、,统计原则、范围与购进量相同。统计购进量金额须注意以下几点:(1)价值量指标要与实物量指标相一致,即计算实物量的,亦计算价值量。(2)已验收入库尚未结算,购货发票未到,购进量以实际验收数量计算,购进金额以货物的上期平均价或合同价格乘购进量计算,待结算后再作调整。三、能源消费能源消费量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使用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一)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费。(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

10、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消费量也不计算。(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的消费不作能源消费统计。(5)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如炼焦厂用焦炭生产合成氨,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包括范围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艺用能、非生产用能;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要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1、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具体包括:(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

11、能源。(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别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3)用于生产维修、机电 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5)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2、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不包括:(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能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2)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3)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4)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5)自产自用的热力。在企业计量与测试装置不齐备时,企业能源消费量可用下式计算;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购入能源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外销能源量在企业计量与测试装置齐备时

12、,企业能源消费量可用下式计算;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式中,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对外供热、洗煤生产、炼焦生产、炼油生产、煤制品加工产出的能源。不包括水电、核电以及自产自用的热力。(三)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包括范围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是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用能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用能。辅助生产系统用能是指动力、供电、机修、供水、采暖、制冷、仪表以及厂内原料场等辅助设施用能,附属生产系统用能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

13、如车间浴室、开水房、保健站等消耗的能源。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具体包括:(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所使用的能源数量,如用于制造合成氨作为原料使用的无烟煤、焦炭和重(轻)油、天然气;作为动力使用的蒸汽、电力等。(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如洗涤用的汽油、柴油等。(3)在生产过程中不作为原料也不作为燃料使用的工艺用能,如通风设备用电和汽轮机用蒸汽等。(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5)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检修及大修过程中使用的能源。(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四)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包括范围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是指在

14、工业企业中,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如这些单位是独立核算单位,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具体包括:(1)本企业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2)非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3)企业所属的科研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等单位用能。若车队是独立核算单位,其用能不应统计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 中。(五)运输工具能源消费运输工具能源消费是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车辆所消费的成品油。但是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

15、包括在“车辆用油”中,它的消费应为交通运输业消费。(六)能源消费的两种形式能源消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直接消耗,又称终端消费;另一种是加工、转换消费,又称中间消费。(1)终端消费 是对中间消费而言。是指能源不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直接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活动的消费。(2)中间消费 是指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或车间)生产二次能源产品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其特点是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消费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仍是能源。四、能源加工、转换自然界的能源,除少部分直接利用外,大部分都要进行加工转换。能源加工、转换是指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投入加工转换装置,加工或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能源的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源加工,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如用蒸馏的方式将原油炼制成汽、煤、柴油、润滑油等石油制品;以焦化的方式将煤炭干馏成焦炭等。这些能源在加工前后均未发生质的变化。能源转换,是能量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变化,如将煤、天然气等能源经过能源转换装置和一定的工艺过程,转换为热力和电力。能源转换前后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能。(一) 能源加工、转换投入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