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庐山的云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84187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庐山的云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03庐山的云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3庐山的云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庐山的云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庐山的云雾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腾云驾雾、流连忘返、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造句。3、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4、 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背诵课文,仿写一处景物。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腾云驾雾、流连忘返、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检查预习情况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练习朗读学习生字:瀑爆暴 反返集体交流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情况。二、学

2、习课文,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1、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庐山的资料,可以是古诗、风景图片、古今文章等。2、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这段(2)“景色秀丽的庐山几分神秘的色彩。”这句话和题目有什么关联?如果是写庐山的瀑布,该怎么写?(3)联系生活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4)齐读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2.3段,思考:用笔圈出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并思考作者是怎么样围绕这两个特点写具体的?(2)第二自然段表达句式:这段话围绕()这个词,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读2.3两句话,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什么?自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有感情地

3、朗读这段话。(3)第三自然段表达句式:这段话围绕()这个词,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即()()()()。自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仿照句子想象说话: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4)教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4、练习背诵二三两段。5、看到这么美的云雾,我们真不想离开啊!齐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流连忘返”。造句:()的长城,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的(),( )。师:流连忘返这个词一般用来指对自然景色的舍不得。三、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课文。3、用“流连忘返”造句。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集体订正二、背诵课文,仿写景物1、指名读第二三两段。说说这两段的共同点:总分方式。2、练习背诵。讨论记忆方法:抓共同点,记住重点词语等。3、课内积累:赞美庐山的诗句。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4、仿写景物:给出中心句: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指导:重点该围绕哪个词语来写?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句式?(有的有的、那些就像等等)练习仿写,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笼罩山头 缠绕半山 弥漫山谷 遮挡山峰瞬息万变 刚刚转眼间 明明又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