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58260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序列性设计实践研究的认识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摘 要:数形结合理念下的序列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背后折射出优秀的教学理念。通过数学结合的方式来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实现对于旧知识的解构,削减数学教学难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以下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一谈数形结合思想序列性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形结合 序列性教育设计是对于学生认知方式的一种革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下,序列性教学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数形结合思想中进行序列性教学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有更完全的

2、认识,注重将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构,从而根据常见的序列关系来完善自身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概念教学,提高学生抽象知识理解能力 概念性是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难点。它是由小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规律决定的,小学生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对于抽象概念知识的认识往往一知半解,即便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已经给他们讲述了概念的内容,学生却很难掌握得透彻,自然地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运用。鉴于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就常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序列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概念知识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归

3、纳,并且以图示方式建立概念知识的内部联系和逻辑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内化概念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课程中利用韦恩图帮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深化学生对三角形本质的理解。复习平面图形相关内容时,带着学生对不同图形进行比较、概括、分类,引导学生画图、识图、用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本质,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以序列性的教育内容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计算可以说贯穿小学数学整合教学过程,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良好的运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解决数学

4、问题的准确率。因此,数学教师非常重视计算板块内容的教学。结合这一内容以及小学生思维发展现状,我认为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序列性计算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推理运算过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计算知识,这远比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并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效率更高。又如例题:某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48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少3人。六年级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此题题干中“男生比女生少3人”这一已知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理解难度大,为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我们可采用数形结合思想下的序列性教学内容,将这一问题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5、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学生观察后就更容易发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反映两个量的变化和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比较判断,揭示了量的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序列性的知识内容解构;而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观察、分析,生成解题方案又充分体现了“形中有数”,真正借助了数形结合思想下的序列性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解决计算问题。 三、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复杂问题教学,将烦琐的问题简易化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教学内容的难度也逐渐加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抽象度越来越高,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很多学生经历中年级过渡也无法适应高年级知识难度变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数学思维发展不成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6、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序列性教学设计下的数形结合思想,自然也是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应该形成的一种思维。 以有关于“圆”的学习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跑道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跑道图,说一说跑道图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长方形、圆、直道和弯道),从直观形象的图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然后再出示正规赛道数据,提出问题:最内圈是400米,跑道一圈的长度怎么求呢?如何列算式?引导学生结合图形以及数据,建立数学知识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序列性教学设计过程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的问题以图形的方式形象化,让问题变得直观简

7、单,便于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提高学生解決问题的能力,讓学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搜集和分析数据,逐步形成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下的序列性教学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掌握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怨言,使之更符合小学生思维现状,更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实现化难为易的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多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序列性教学设计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识图、画图、用图,将图文信息与其他数字、文字、符号等信息相结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当然,上述关于数形结合思想下序列性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也仅为个人经验之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