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复习与测试134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8188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章复习与测试13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章复习与测试13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章复习与测试13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章复习与测试13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章复习与测试1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章复习与测试1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纸质壁分离和复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理解渗透系统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难点1、理解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2、理解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三、教学方法及教具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归纳法。四、教学过程导课:通过检查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掌握学生预习情况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的扩散过程。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体系以及两者之间的_组成。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_

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4.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水,发生_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水,发生_现象。教授新课:考点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突破要点一: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分析突破要点二:渗透作用发生的现象分析1.该装置中哪些物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2.水分子的移动呈现出从 到 。3.两种溶液存在浓度差,该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还是质量浓度?4.液面上升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液面上升速度会如何变化?5.h与什么因素有关?6.液面静止时浓度差为0吗?总结提升:1.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双向扩散),大分

3、子则不能通过。2.浓度差:渗透系统的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3.水分子移动方向:物质的量浓度高到物质的量浓度低。4.浓度差越大,液面上升越快。 5.浓度差越大,h越大。6.液面静止不是两侧浓度相等,而是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合作讨论,完成习题1.某小组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渗透实验,A为清水,B、C为蔗糖溶液,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乙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甲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乙中B的浓度仍大于C的浓度D.图乙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等于B中的水分子扩散到A中的速度2.(2018南通模拟)将水和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分别置于下图所示的

4、渗透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侧液面下降,乙侧液面上升B.水分子只能从甲侧进入乙侧C.淀粉分子可以从乙侧扩散到甲侧D.液面静止时,甲、乙两侧的浓度相等3.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图B中的、相当于图A中的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D.图B中的与图A中的通透性不同考点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成熟的植物细胞的_相当于一

5、层半透膜。_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壁的伸缩性。2.实验步骤:3.质壁分离的表现:(1)宏观:坚挺萎蔫。(2)微观。液泡:_。细胞液:颜色_、浓度_、吸水力_。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总结提升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生物膜的这一特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2.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区别:a.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磷脂和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细

6、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合作讨论,完成习题(2014全国卷)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五、教学反思本节关于渗透作用微观水平上的理解很是困难,在学习时一定注意从宏观现象开始,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运用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完成习题环节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更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形成学习与交流的合作技能。 习题选取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