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58066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亮亮是个聪慧漂亮的小男孩,今年5岁,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可亮亮的老师发现他在幼儿园很不合群,他很少参与小朋友的游戏,总是自己一个人玩。其实,像亮亮这样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他们在自己家里可能爱说爱笑,但在集体中,就明显表现出交往能力差,不习惯或不愿与人交往。其实交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根本要求,而幼儿的社会交往更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开展的需要,是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目前,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少幼儿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任性、自私、孤僻,不懂得分享与合作,不愿与他人交往。面对这样的幼儿,教师不

2、妨尝试下列的办法: 一、以身作那么,做个交往的模范喜欢模仿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是他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教师是幼儿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如果教师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幼儿耳濡目染,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教师的交往行为。相反如果教师个性孤僻、生活闭塞,甚至与本园教师都很少交流,幼儿也就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那么,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二、发明条件,提供交往的时机交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开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时机,儿童的交往概念就很难形成,交往能力也就

3、很难开展。教师应该为幼儿发明条件、提供各种时机,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感受交往的高兴。如可以让幼儿园内不同班级或不同年级的幼儿一起活动;可以带幼儿到社区去,让他们结识更多的人;可以让家长多带孩子去加入一些朋友聚会,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时机。三、及时强化,激励幼儿的交往行为幼儿都喜欢被褒扬。教师对于不合群的幼儿偶然表现出的良好交往行为要及时褒扬和激励,从而起到强化该行为的作用。如,原本不喜欢接受邀请的幼儿某次接受了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加入了他们的游戏,就要及时表示认可和肯定:如果是幼儿主动提出要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更要给予多多激励;同时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使他们能够很愉快地进行

4、游戏和活动,在无形之中强化幼儿的交往行为。总之,教师要不厌其烦地、热情地激励幼儿多加入集体活动。四、发展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教师“售货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在游戏中必然要和“病人“学生“顾客进行交往,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此外,通过角色扮演,不但强化了幼儿的交往意识,也会使其交往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五、教些办法,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不足生活经验,更不足交往经验,为了使幼儿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教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办法,如言行要有礼貌,幼儿只有讲礼貌才会受人欢迎,小朋友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要遵守一定的规那么,如在游戏中要遵守事先定好的规那么,否那么就容易发生矛盾,造成不友好的氛围;要主动帮忙别人,一个乐于助人的幼儿能获得同伴的喜爱,也能获得更多的朋友,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要使一个不合群的幼儿变得善于与他人交往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教师坚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引导和教育,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王颖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