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579745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师学针灸初识针灸浅谈学习针灸疗法的几点体会巷道卫生院中医馆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 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 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 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 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 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习它,但 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我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 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

2、经中记载 “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 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 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 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 点针灸疗法的体会。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 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 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 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 的

3、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 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 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 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 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 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 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 得更好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 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

4、,若需针刺, 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 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 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 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 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 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 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1. 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 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

5、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 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 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 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 面有很大的启示。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 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 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 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 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 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

6、见,取穴的先后 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2. 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 /news/92b0b298022d7718.html 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 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 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近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 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 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 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

7、变的咳嗽取 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近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 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3. 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 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 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4. 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 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 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 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平、大三 类,即轻补、大补、平补、轻泻、大泻、平泻、平补平泻等七法。对 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平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总结出一点体会与心得,与各位 同仁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请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