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7964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简要:摘 要: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有害气体,同时还能释放大量新鲜氧气,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和控制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温室效应,维持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摘 要: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有害气体,同时还能释放大量新鲜氧气,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和控制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温室效应,维持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生态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森林开展建设过程中,也受到很多灾害影响。特别是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性极大,甚至会给森林造成消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分析森林火灾的危害性,采取

2、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下文结合实践,对森林火灾为害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森林火灾;危害性;防治对策可以发表林业方面论文的期刊森林火災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性巨大,同时还具有突发性特点,防治难度较大。森林火灾防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密切相关,同时还事关国家森林资源平安及生态环境平安。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森林资源的防治工作,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给森林资源带来的危害,推动森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开展。下文主要对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一、森林火灾危害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带来的直接危害便是,造成大量的林木被烧毁,降低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

3、。同时还会烧死烧伤森林中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且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使森林中原来的生境发生改变,导致森林动植物资源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态环境。发生森林火灾后,会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常会给森林造成消灭性的伤害,恢复起来难度极大,而且逐渐被灌木所取代,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还会使林地变为荒草地或者裸地。森林火灾的发生能够加重水土流失,影响下游水质,进而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森林火灾的发生减弱了雨水冲刷地面的过程当中树木枝叶具有的缓冲能力,同时还减弱了地面枯枝落叶海绵层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林木根部固定土壤的作用,雨水冲刷的很多泥沙进入到下游河流当中,不断沉积,加剧河

4、道淤积发生,改变河流湖泊水体养分,对水生动、植物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森林火灾发生后,在燃烧过程当中会形成很多烟雾,烟雾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所组成,同时,其中还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微粒物质等,这些对空气的污染性极大,而且这些污染物质含量超标,会对人类健康以及动物生存造成很大影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平安。森林火灾常常引发人员伤亡,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是非常惊人的。森林火灾还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如分布在林区的输电线路、工厂、铁路、房屋、桥梁以及畜牧养殖场和粮食等会受到巨大威胁,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对社会经济工作秩序造成很大影响。森林火灾

5、发生之后,林区原来的生产生活秩序会被打乱,同时,还需要组织扑火人员深入火灾现场,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正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引发社会不稳定,还加剧资源浪费。二、森林火灾预防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应当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将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充分做好,同时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扑救。特别是预防森林火灾,是降低和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在防治森林火灾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火灾发生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引发的巨大损失。所以,要将预防森林火灾作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控制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性,保证森林资源健康

6、开展。三、森林火灾预防根本原理温度、氧气、可燃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条件,从理论上讲,森林火灾属于一种燃烧现象,而这种燃烧现象是一种失去控制的现象,火源、可燃物、助燃物是森林火灾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而且这些要素之间互相依存与作用,倘假设其中的一个条件缺失,就不会形成燃烧现象,森林火灾也不会发生。根据这一原理,可利用一些有效措施,来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控制。四、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可燃物。森林当中存在大量的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会掉落很多枝、叶、皮、果,另外,森林中腐殖质泥炭等有机物含量较高,这些都可能成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燃物,从而为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物质

7、根底,与此同时,森林火灾的发生、开展和这些物质根底的性质、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控制森林可燃物,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机率,吴可采取有效措施,对森林中的植物进行定期修剪,并将各类枯枝败叶定期去除,对林地间采伐剩余物通过人工手段科学控制,有方案地进行烧除,将草甸沟塘中的火灾隐患有效去除,利用难以燃烧的树种构筑防火林带,或者设置防火道路、防火沟以及防火线等,控制森林燃烧性。火源。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而引发森林火灾的火主要包括自然火源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火源,如雷击天气是引起自燃火源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包括滚石火花、火山爆发以及森林可燃物自燃等。对于雷击因素造成的火源,可

8、以加强雷电监测。人为因素造成了火源相比照较复杂,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当中引发的火源导致森林火灾发生,占森林火灾发生率的99%以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这一类森林火灾,可利用法治和谐和行政措施,强化火源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发现火源时及时进行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扑救,防止形成较大的森林火灾,引发严重损失。气象条件。森林中的可燃物一直处于富氧状态,因此森林人烧过程当中,不会受到氧气因素的制约。森林可燃物的燃烧以及森林火灾的蔓延和天气、气候有着密切联系,如可燃物在高温条件下,到达所需热量时,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极大。可燃物在枯燥大风条件下会迅速脱水,增加火灾发生机率,而且大风条

9、件下也能够向火场进行氧气补充,导致森林火灾进一步开展与蔓延。因此,为了控制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应当加强气候条件预报预测工作,并通过人力,物力投入加强防范,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五、结束语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极强的工作,对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影响极大,关乎每一个人,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森林火灾防灾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加强林区干部群众森林火灾防火知识宣传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为因素导致失火应当承当一定的责任,并加大纵火者惩罚力度,提高人民群众森林防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全民防火的气氛,降低与控制森林火灾发生机率,推动林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开展。参考文献:1刘开,刘横许,尹东东.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手段J.养殖技术参谋,2022,11(02):111-113.2贺名里,董冯军,韩严彬.西山国有林场森林火灾研究与预防手段J.森林防火,2022,09(03):55-57.3李静芸,吕授告,罗祥盛.河南省森林火灾特点与预防方法J.森林防火,2022,05(04):79-81.4刘海骞.浅谈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22,38(20):172.5靳勇,舒泽彬.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及防火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2(16):152-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